勒温的场论与大学生的“浅阅读”

2011-03-18 14:04
图书馆学刊 2011年2期
关键词:书评图书馆大学生

李 静

(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02)

1 大学生偏爱“浅阅读””

近日,华中师大图书馆发布的2009年读者阅读调查报告显示,多媒体阅读深受大学生读者欢迎。统计显示,2009年,华中师大多媒体阅览室共接待学生近25万人次,有近60%的学生在线观看英文原版电影,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学习英语。无独有偶,华中科大武昌分校、中南民大工商学院等高校也曾对书籍借阅情况作过排行,金庸的长篇武侠小说《鹿鼎记》和网络文学书籍,分别成为借阅量最大的书籍,大学生“浅阅读”现象突出。

对此,一些长期关注大学生阅读问题的专家表示忧虑,他们指出:如今的大学生偏爱从网上即时获得自己所需的资讯,却不再习惯“读破万卷书”,夯实自身的知识结构与“智识”积淀。大学生阅读正在呈现出比较严重的“网络化、功利化、肤浅化”倾向。

2 从勒温的场论看大学生“浅阅读”

2.1 勒温的场论

库尔特·勒温(KurtLewin,1890~1947),德国心理学家,场论的创始人,传播学研究中守门理论的创立者,社会心理学的先驱,以研究人类动机和团体动力学而著名。他根据人的行为与人的需要,环境之间的联系提出了行为场的理论。他认为人是一个场(field),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一种心理场或生活空间里发生的。生活空间(lifespace,简称Lsp)包括个人及其心理环境。一个人的行为(B)取决于个人(P)和他的环境(E)的相互作用,勒温的基本公式就是:B=f(P.E)=f(Lsp),也就是说,行为取决于个体的生活空间(Lsp),简而言之,人的行为动向及行为方式,就是个人的需要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2 影响大学生“浅阅读”的个人因素分析

2.2.1 目的性因素

根据行为场理论,读者阅读行为是由其现在的需求决定的。他们的阅读需求越明确,其阅读行为越强烈,相反,阅读需求越模糊,其阅读行为越随意。从中学应试教育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大学生,有近50%的学生阅读目的模糊。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面对大学图书馆浩瀚的藏书不知从哪类书读起,不知怎样才能选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调查显示,大学生阅读的知识面不够宽,休闲、娱乐类居多;读书没有系统性,完全凭主观意向,良莠不分;什么时髦读什么,什么畅销读什么,什么有利于就业就学什么。由此可见,目的或需求不明确导致了大学生以局限性、盲目性、急功近利性为特征的“浅阅读”行为的发生。

2.2.2 能力因素

能力因素主要是指阅读能力,包括知识水平、阅读习惯、心理差异等。我国的大学生都是高考指挥棒下的产物,绝大部分中学生都没有时间和精力阅读课外书籍,也就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阅读的能力没有得到训练。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骏认为,学生从小学到高中,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进大学,“所以阅读对他们而言多半是无乐趣的,阅读与他们自身没有关系。在这样的心态下,还有什么阅读质量可言?”阅读是一种提升自我修养的学习,然而可悲的是,它没有成为当代学生的生活内容。不少进入大学的学生并没有从中学以考试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中走出来。他们把读书当成是专业学习之外的事情,缺乏按照社会需求和个人兴趣系统进行知识配置的意识。

2.3 影响大学生“浅阅读”的环境因素分析

2.3.1 宏观环境

社会宏观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信息量的飞速增长和传播媒体的丰富多样。大学生缺乏对信息控制和鉴别的能力,面对爆炸式的信息扩张他们需要以“浅阅读”的方式来接受、处理海量信息。二是对图书内容方面的“流行”倾向。大学生不爱阅读自己的专业书籍却热衷休闲报刊读物的浅阅读现象,其实主要还是受到整个社会阅读风气的影响。三是就业压力。就业压力的增加,社会竞争的激烈,无疑成了大学生阅读的隐形“杀手”。面对无时不在的竞争,猛啃实用性强的书本快速充电自然成为大学生一种本能的选择。“英语四、六级证书,电脑二、三级证书,雅思、托福考试,还有英语中高级口译证书……”一位大二女学生无奈地向笔者展示自己的“课外读物”,“为了拿到一张证书,牺牲平时阅读的时间是在所难免的。”四是伪书泛滥。有专家指出,当下中国出版业空前繁荣,各种畅销书如过江之鲫,但绝大多数图书内容空洞,对大学生的“营养价值有限”。历史书、经典书籍版本多,质量参差不齐。畅销书如管理类书籍等,一经出现,跟风之作纷纷涌入市场,有些甚至是胡编乱造的“假书”。

2.3.2 微观环境

所谓微观环境,是指直接影响读者行为的各类因素。一是图书馆的物质条件。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往往根据学校资金情况对图书馆的资金投入进行阶段性的大增或锐减。购书经费充足情况下会突击采购娱乐时尚类及应试类图书迎合学生口味;经费紧张时就缩减采购,致使部分专业书刊更新滞后。二是馆风建设。馆风是图书馆内一个小的社会风尚,主要通过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来。由于馆员数量不足及服务质量不高等原因致使图书馆工作重点依旧停留在传统的采编、流通和阅览等常规项目上,而对读者阅读心理、阅读需求、阅读引导等深层次的服务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读者个性心理。主要指馆舍的设备条件、服务仪器等因素所具的美学、心理学效应,都将成为刺激读者行为的重要因素。在开架书库阅览室等重要读者活动地带,色彩、布局、光线等馆内环境,馆员服务态度等都对读者的阅读行为产生一定影响。

3 图书馆应对大学生“浅阅读”的措施

3.1 严把文献资源建设质量关

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无论是那些纸质图书,还是电子网络信息资源,图书馆都应严格过滤,确保将那些优秀、先进的文化及时快捷地传播给大学生。特别是在当前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大潮中,优秀的纸质图书文献资源建设不可忽略。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于海曾多次强调:“阅读纸质书,你需要有耐心,要从头到尾地读,不断地深入思考和逻辑性论证。而现在大学生更习惯于被动地被信息喂饱,需要网络提供的海量信息。”于海教授认为,大学生应该在饱览纸质书的基础上,辅以网络阅读。在文献资源建设中,应辩证参考畅销书排行榜,它的存在,源于我们越来越重视资讯发达、信息透明的时代精神,更源于国内出版业正在以滚雪球的速度走向市场,出版了大量的图书。于海教授指出:“在今天的社会中,青年人教育不再是像以前一样的挖掘式,而是扩散式,虽然接触的信息面很广,但暴露出一个缺陷——深度不够。很多大学生缺乏耐心,缺乏理性的思考。”现在书市上出现的畅销书也是为了迎合目前读者追求轻松愉悦的阅读品位,缺乏深度,而网络就是把这种心理做到了“极致化”。因此,在文献资源建设当中,不但要做到文献类型多样化,更要严把文献资源内容质量关。

3.2 加强书目推荐和书评工作,提高导读水平

导读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一项核心内容。传统的导读有一般的书目推荐或新书推荐等。俄国目录学家鲁巴金曾说过,挑选图书供自己和他人阅读,这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纵观图书馆的推荐书目,通常是直接选用某领域专家学者的经验集成,并且一旦采纳后,就很少更新。目前,一些图书馆的推荐书目仍沿用几十年前的,尽管经典,但缺乏新意,其实推荐书目这项工作是可以针对不同的阅读群体、阅读目的、阅读潮流等来细化和组织更新的。此外,书评在导读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报刊杂志的书评与推荐有逐利的本能驱动,难免有夸大其词和吹捧之嫌,可能会误导读者。图书馆作为社会知识交流的一个实体,除了可以充分利用和筛选报刊书店及互联网上现有的书评外,还可以组织图书馆员进行书评,如可以介绍图书馆藏结构或某一类书的概况和分布,也可以介绍重点的单本图书,以推荐引导性为主。同时,还可以由图书馆组织读者进行书评,如举办某一专题的书评征集或书评比赛,这些活动都能有效地促进读者的阅读兴趣。总而言之,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把媒体书评、馆员书评和读者书评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书评体系,从而提供给读者更多、更全面、更客观的评价和推荐。

3.3 大力提倡“交叉阅读”,营造深阅读的文化氛围

图书馆对社会各种风潮固无投鞭断流的能力,但至少可以不随波逐流。努力培养和创造整个社会的文明环境,建立宜于读书学习的良好风尚,是图书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有专家认为“文理分科也是客观上造成大学生阅读现状的原因之一。”温家宝总理在北大图书馆和学生交流的一段话也很值得回味:在回答学生提出的如何理解钱学森关于中国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时,温总理就提出“学文科的要懂一些理工知识,学理工的要学一点文史知识”。同时,湖北大学读书俱乐部给大学生借阅提供了参考书目:理科生请阅读《红楼梦》、《张爱玲全集》、《货币战争》,文科生请参考阅读《时间简史》、《物种起源》……这一活动通过校园读书卡片展示的方式,号召大学生抵制“浅阅读”。所以图书馆大力倡导“交叉阅读”,也应顺势而生。

阅读虽说是一种主观活动,但客观环境对人们阅读心理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图书馆有责任通过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来吸引读者。首先在环境布置和资源配置上,要呈现出温馨的阅读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读者利用图书馆做深层次的阅读和体验。其次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开展读者协会,打造品牌文化讲座等来引导读者。独立阅读孤立思考已经不是现代社会典型和唯一的阅读形式。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背景下,读者更愿意在民主的氛围中交流阅读心得、讨论观点、相互启发、分享阅读体验,从而获得知识和满足。因此,图书馆组建读者协会和开展各种层次的读书会十分必要,可以针对某一主题或阅读对象举行专题讲座,由此促进读者阅读层次、阅读品位、阅读技能的提高,使其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同时图书馆还可以打造属于自己品牌的文化讲座,通过专家名人讲座,让读者更亲近书籍和阅读,认识到文化的魅力,体味出读书的乐趣。

[1]朱玲.大学生偏爱“浅阅读”,图书馆《鹿鼎记》借阅量最大[N].楚天都市报,2010-05-04.

[2]曾雪莲.论浅阅读时代图书馆的应对策略[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7):86-89.

[3]董一凡.对近两年图书馆界关于“浅阅读”问题研究的述评[J].图书馆论坛,2009(3):11-13,27.

[4]李劲.论浅阅读时代图书馆对大众阅读的深度引导[J].图书馆学研究,2008(4):79-81.

[5]蔡红,唐秀瑜.浅阅读时代图书馆的深度选择[J].图书馆,2007(3):41-43.

[6]袁曦临.青少年浅阅读与图书馆的导读教育[J].中国图书评论,2008(8):94-97.

[7]董一凡.图书馆如何积极应对“浅阅读”读者群体[J].新世纪图书馆,2009(2):24-26.

猜你喜欢
书评图书馆大学生
书评
书评
书评
《重读〈石头记〉》书评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图书馆
大学生之歌
去图书馆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