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时的心理干预研究

2011-03-19 11:16周华娟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支持系统心理特征放射治疗

周华娟

(浙江省肿瘤医院 物理室,浙江 杭州 310022)

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时的心理干预研究

周华娟

(浙江省肿瘤医院 物理室,浙江 杭州 310022)

肿瘤患者;心理特征;干预措施;比较分析

癌症不同于一般的病疼,其不仅仅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巨大威胁,对患者自身及家庭的心理也造成巨大的压力,这种精神上的压力直接影响着疾病的治疗。因此,作为一个临床的医护人员,在治疗癌症的同时,探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时的不良心理特征,并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将大大有益于患者治疗后的病情稳定。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160例,其中男118例,女62例,年龄在35岁至60岁之间。鼻咽癌43例,直肠癌26例,子宫颈癌35例,食管癌24例,肺癌18例,其他14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0人。两组均给予常规放射治疗,一组在放射治疗前和放射治疗过程中实施心理干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不实施心理干预。

1.2 调查统计分析方法 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以及与正在放射治疗的患者聊天等方式开展调查,其中问卷调查的维度主要包括在肿瘤放射治疗时表现出的心理情绪(多选)、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对于放射治疗的效果的了解情况、支撑治疗的家庭经济压力情况、对社会支持的需要程度、最希望得到医院或医务人员的帮助有哪些、对完成整个放射治疗的信心、感觉家人对自己的关爱和理解程度、今后生活的态度等。

观察指标2项,分别为没有按计划完成整个放射治疗的患者数量和出现放射反应时依赖药物时间不小于10 d的患者数量。同时,引入WHO规定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对照。完全缓解(CR):所有病灶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可测病灶长径总和缩小30.0%以上;稳定(SP):可测病灶长径总和有缩小但未达PR或有增加但未达PR;进展(PD):可测病灶长径总和增加20%以上或出现新病灶。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1.3 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时不良心理特征分析

1.3.1 过分焦虑、恐惧心理:患者一旦被确诊为癌症,由于对癌症知识的不了解或错误的理解,或者对治疗方法和效果的不了解,又或者家庭、经济等压力,患者往往表现出焦虑、恐惧的心理[1]。这种心理表现最为普通,97.5%的被调查患者都存在这种心理特征。

1.3.2 绝望、悲观的消极心理:部分患者由于病情比较严重,又或者难以忍受疼痛的折磨,或者在放射治疗的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特别严重等原因,认为治愈的概率很小,生命即将结束而产生绝望、悲观的消极心理。

1.3.3 自卑、猜疑、否定的心理:一部分患者被确诊后,就会产生自卑的心理,老觉得自己是患者,片面的否定自己,事事被动,行为也变得幼稚[2]。另外,疑心加重,甚至认为别人低声说话就是在讨论他的病情。有些患者得知自己有癌症时,表现得很震惊,不承认自己患了癌症,认为是医生的误诊。甚至到处求医复查以期待推翻诊断,也不愿意接受正常的治疗。

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时表现出来的还有依赖性增强、感到迷茫无助等不良心理特征,这种心理压力将直接影响治疗。因此,针对这种不良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干预,对增强肿瘤患者的放射反应的耐受性是非常有帮助的。

1.4 针对不良心理特征的干预措施

1.4.1 加强肿瘤知识普及,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对患者来说,肿瘤治疗也是一场特殊的“战役”。因此,在患者中,加强肿瘤知识的普及,可以大大提高患者治愈肿瘤的自信心。首先,要让患者了解现代医学发展的今天,癌症已不再是不治之症,很多过去无法根治的肿瘤也有更好的治疗手段,也是可以治愈的;肿瘤放射治疗不但能精确地破坏癌细胞,而且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和其功能。其次,让患者熟悉放疗环境,了解放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者实地观摩放疗过程,使患者对整个放射治疗有正确的认识,预先就有心理准备,进而缓解患者恐惧、焦虑的心理[3]。

1.4.2 重视患者家人的指导,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作为肿瘤放射治疗的医务工作者,在治疗过程中要重视与患者、患者家属的交流沟通。一方面给予患者多方面的关心爱护,鼓励患者倾述自己的感受,发现问题并及时有针对性地疏导。也可以通过交谈,介绍以往成功治愈的病例,增强其治疗信心。另一方面,要重视对患者家属和亲戚朋友的指导,传授与肿瘤患者相处的方式方法、注意事项以及简单的心理调试方法,让患者能始终处在一个愉快、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对患者的治疗是十分有利的。

1.4.3 构建可操作性强的社会支持和干预系统:肿瘤患者的心理干预,需要一个强大的、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社会支持系统来完成。

这个社会支持系统的构成不仅包括医院、医护人员、患者家人和亲戚朋友,还应包括社区、志愿者以及一些社会支持服务机构[4]。为保证肿瘤患者基本的生存条件以及维持最佳的心理及身体健康状态,社会支持系统的不同成员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患者家属和亲戚朋友是社会支持系统中最突出的角色,是提供患者情感支持、帮助患者排解各种心理痛苦、给予患者倾诉的机会、鼓励患者完成放射治疗的主要支持力量。医院和医务人员则侧重于帮助患者解决身心痛苦,提供健康指导和咨询,进行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另外,像癌症康复组织等类似的社会支持服务机构则主要是负责调动患者和社会各种力量,为患者提供交流机会,采取多种形式提供精神和物质支持。

2 结果

根据统计,未按计划完成整个放射治疗的患者数量,干预组5例,占6.3%;对照组15例,占1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现放射反应时依赖药物时间不小于10 d的患者数量,干预组7例,占8.8%;对照组21例,占2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对于放射反应的耐受性更好。所有患者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左右复查CT。对照组CR 31.3%(25/80),PR 35.0%(28/80),SD 25.0%(20/80),PD 8.8%(7/80),其中CR+PR为66.3%(53/80);干预组CR 47.5%(38/80),PR 37.5%(30/80),SD 10.0%(8/80),PD 5.0%(4/80),其中CR+PR为85.0%(68/80)。显然,干预组治疗后的近期疗效更好。

3 讨论

心理干预是在心理学原理和相关理论指导下有计划、 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 个性特征或行为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5]。通过两组的对照结果分析,显然心理干预可以缓解肿瘤放射治疗患者焦虑、恐惧、绝望、悲观、自卑、猜疑、否定等消极的不良心态,减少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的一些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应对放射不良反应的耐受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干预在肿瘤放射治疗时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肿瘤患者不同心理状态的变化,直接影响疾病的转归,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正确把握患者不同心理变化特点,准确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是十分重要的。对增强患者治愈的信心,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使之乐于接受治疗,进而提高肿瘤放射的治疗效果有比较显著的作用,值得推广。

[1] 刘岩朝,娄妍,张梅梅,等. 浅谈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2008,3 (34) :185-186.

[2] 邓明杰. 心理护理对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的重要作用[J]. 中外医疗,2009, (13):126.

[3] 何佩仪,冯惠霞,卢儒彪,等. 心理干预对肿瘤放射治疗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2004,3(6) :18-20.

[4] 王卓. 浅谈肿瘤患者心理护理及社会支持系统[J]. 吉林医学,2010, 31(2) :266-266.

[5] 王建平,林文娟,崔俊南. 心理干预在放疗患者中的应用[J]. 应用心理学,2001,7(3):13-17.

R730.55

B

1000-2138(2011)06-0577-02

2011-06-30

周华娟(1982-),女,浙江绍兴人,技师。

吴健敏)

·综 述·

猜你喜欢
支持系统心理特征放射治疗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对2~3岁听障儿童干预后的影响
“长征”五号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短期快速恢复实践
谈谈“如意提梁”创意色彩与文化心理特征
有这13个心理特征的人,可能有潜在家暴倾向
农村中小学生书法前期心理特征及其应对策略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医疗纠纷不同阶段患方主要心理特征及应对策略
上海:精心构建医改社会支持系统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