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平定高煦之乱原因探析

2011-03-19 15:16李庆勇
关键词:乐安

李庆勇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

明宣宗平定高煦之乱原因探析

李庆勇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

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其叔父汉王朱高煦仿效朱棣的靖难之役发动叛乱,但很快就被平定。明宣宗平定高煦之乱的原因可以总结为:明朝中央实力的加强和藩王力量的削弱;明宣宗治国经验丰富、知人善任;朱高煦有勇无谋、失道寡助;明宣宗应敌策略得当。

明宣宗;朱高煦;高煦之乱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死,子朱高炽立,是为明仁宗,年号洪熙。次年,明仁宗死,子朱瞻基立,是为明宣宗,年号宣德。明宣宗叔父汉王朱高煦仿效朱棣的靖难之役发起叛乱企图重演靖难故事,夺取皇帝宝座,但很快就被平定,历史上称这次叛乱为“高煦之乱”。

朱高煦,明成祖的次子,封汉王,藩乐安。他在靖难之役中立功颇多,自以为能继承皇位,但事未如愿,故心存不满,久存谋逆之心。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初一,朱高煦在乐安起兵谋反,设立五军,任命属官。明宣宗得知朱高煦造反,最初打算派阳武侯薛禄领兵讨伐,后来在杨荣等人的劝说下御驾亲征,于八月二十日到达乐安,驻扎在乐安城北,包围四门,发神机铳,逼迫朱高煦投降。神威天降,叛军立刻失去斗志,城中将士多欲将朱高煦执献给明宣宗。朱高煦惊恐万分,于当晚秘密派人到明宣宗行营,禀告愿意出城投降,得到明宣宗答允。八月二十一日,朱高煦出城认罪归降,高煦之乱结束。

明宣宗轻而易举、干净利索地平定了高煦之乱,保住了自己的江山,并由此把明朝推向一个兴盛繁荣的时期。对于这次平叛成功的原因,史学界却未曾有专门的研究。本文试着对此作出系统分析,并就教于方家。

一、明朝中央实力的加强和藩王力量的削弱

(一)中央实力的加强

明太祖即位后,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废丞相、设六部;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在司法方面建立都察院、刑部和大理寺三大系统;在军事方面建立卫所制度,设立五军都督府,这些措施使明代的皇权空前强化。明成祖在位 22年,继承太祖基业,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上调整中央行政机构,设立内阁;经济上加强农业生产,加大海外贸易;军事上则训练军队,加强边防。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做出重大举措,将都城由南京迁到北京,并采取措施加强北京的地位,一方面大规模地向北京移民屯田,加强它的经济力量;另一方面征调军队布置在它的周围,加强它的军事力量,这些措施使中央实力更加强大。明仁宗即位后,力图有所作为,虽然鸿图未展而早逝,但其统治期间仍延续了永乐时期的强盛。经过洪武、永乐两朝的经略,明王朝政治高度集权,经济大有发展,军事力量强大,进入强盛时期。故明宣宗即位后,中央政府实力已经相当强大。

北京有利的地理位置也使中央占据“地利”之便:“燕城为元旧都,形势可以制虏,……虽殽函之固莫能及矣。”[1]北京是几代王朝的立都之地,而且自古就为兵家必争之地,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北京。前有历代王朝的沉淀,后有明朝初期的经营,作为都城的北京为明宣宗朝廷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二)藩王力量的削弱

明成祖即位后,沿袭了建文帝的削藩政策,藩王或被削掉护卫,或被废为庶人,或被迁出军事要塞,力量大大削弱。宣德初期,经过建文帝、明成祖两次大规模的削藩,藩王难以形成威胁中央皇权的势力,其威胁朝廷的局面不复存在,这创造了一个相对缓和的内部政治局面,也为明宣宗平定叛乱减少了不少的压力和阻力。明成祖在位时就对朱高煦进行了制裁,朱高煦的实力已相对削弱。他只有少量护卫,封地只限于王府城内,花销也由朝廷拨给,地方民政又不归其管辖。他无军队作保障,无财政作支撑,无地方作基地,所以他并无对抗朝廷的实力,他的反叛成了不自量力之举。而且,乐安仅一小城之地,经营时间短,朱高煦自永乐十五年(1417年)徙封乐安,到永乐二十四年(1426年)起兵夺位,其间才不过十年时间,十年经营,怎能够与当年朱棣经营北京近三十年相比?又怎能够与举全国之力而经营的国都相比?“洪武时,外防切,故雄燕北平。永乐末年,内防急,遂狭汉乐安。”[2]1260“地不过乐安,煦非有吴楚七国之强也。”[3]240乐安基础弱、实力小,难成气候。“高煦失败得这样快,主要原因是双方力量太悬殊,以乐安一小城,何能抗拒京师劲旅?”[4]如此自不量力就起兵夺位,谈何容易?

二、明宣宗治国经验丰富、知人善任

(一)治国经验丰富

明宣宗久经磨练、广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所以能够做到遇事不惊、遇险不乱、应变从容和处理得当。明宣宗的治国经验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自身才学的积累;二是元老重臣的辅助;三是明成祖的细心培养。明宣宗朱瞻基还在武英殿读书期间,就阅读了大量传统的文化典籍,对五经治世之道、治乱兴亡之要十分留意,掌握了比较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政治思想,从而培养了自己的政治能力。他在接受教育时,得到了不少元老重臣的辅导,如姚广孝、蹇义、夏原吉和胡广等。这些元老重臣有着丰富的政治知识和从政经验,他从中获益匪浅,不但学到了知识,还培植了自己的政治势力。朱瞻基自幼机敏,深为明成祖所属望。朱瞻基出生前夕,“成祖梦太祖授以大圭曰:‘传之子孙,永世其昌。’既弥月,成祖见之曰:‘儿英气溢面,符吾梦矣。’”[5]115明成祖对这个应梦而生的皇孙十分钟爱,“尝命学士胡广等即军中为太孙讲论经史,”[5]115让他增广见闻、练达政务,将来不负嗣统之责;明成祖也常常把他带在身边,“巡幸征讨皆从。”[5]115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巡幸北京,带朱瞻基同行,“令观农具及田家衣食,作《务本训》授之。”[5]115永乐八年(1410年),明成祖亲征蒙古,命夏原吉辅佐朱瞻基,“留守北京”[5]115,处理日常事务。永乐十二年(1414年),明成祖再次带领朱瞻基随自己亲征蒙古,让其接受战场训练。洪熙时期,朱瞻基还作为皇太子出守南京。经过锻炼,明宣宗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和应变之略,为他后来平定叛乱打下了基础。当明仁宗去世时,朱高煦准备在半路上劫杀从南京赶往北京奔丧的朱瞻基;但朱瞻基料事如神、先发制人,仅仅用二十多天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到了北京,朱高煦的部队竟然没有及时地赶上他。“高煦谋伏兵邀于道,仓促不果。”[5]3618可以说,早期积累的经验使朱瞻基成功躲过了这次劫杀。朱高煦叛乱后,明宣宗御驾亲征。众人对朱高煦的动向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朱高煦必经济南,有人认为朱高煦必经南京。明宣宗都不以为然,提出独到精辟的见解:“济南虽近,未易攻,闻大军至,亦不暇攻。护卫军家乐安,必内顾,不肯径趋南京。高煦外夸诈,内实怯,临事狐疑不能断。今敢反着,轻朕年少新立,众心未附,不能亲征耳,今闻朕行,已胆落,敢出战乎?至即擒矣。”[5]3619他分析合情合理,料敌测势都很深刻,后来事情发展果如他所说的那样。大军接近乐安时,文武群臣都请慎重,以防埋伏,明宣宗却命火速兼行,他分析说:“兵贵神速,我抵城下营,彼阱中虎,爪牙安施?大军至,乌合之众方汹汹,何暇设伏?”[3]238乃兼行,于夜晚来到乐安城下,乐安遂不攻自破。

明宣宗在“参加的对内对外战事中从未败阵”[6]。“帝知兵,能不穷远,工词章,意不忘咨儆。文武为宪,古以嘉良臣,而帝德兼之,诚有度越百王者矣。”[2]109明宣宗才略兼备、见多识广,故能战胜朱高煦。

(二)知人善任

明宣宗重用人才,特别是倚重老臣,使他们各得其所、各尽所能、紧密配合和通力合作,形成一个稳固高效的统治核心和智囊集团。这一智囊集团主要成员有六人:杨士奇、杨荣、杨傅、夏原吉、张辅和蹇义,其中“三杨”是内阁成员。明宣宗之所以被称为一代英主,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信任和重用这六位人才。六人各有所长、优势互补,不论是在平定高煦之乱中,还是在名播后世的“仁宣之治”中,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原吉与义皆起家太祖时,义秉铨政,原吉管度支,皆二十七年,明位先于三杨。仁宣之世,外兼台省,内参馆阁,与三杨同心辅政。义善谋,荣善断,而原吉与士奇尤持大体,有古大臣风烈。”[5]4155“三杨作相,夏蹇同朝,所称舟楫之才,股肱之用者。”[3]256“三杨与蹇夏都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较强的处理问题能力和较高的政治威望,他们互相协作、相互配合,对宣宗时期的国事处理和政治稳定作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7]

应当指出:明宣宗的政治智囊集团与明太祖、明成祖的有所不同,其组成人员“绝大部分是当年太子高炽的东宫官属,太孙瞻基的辅导教师。这些人与高炽、瞻基父子甚至有着一种患难与共的关系”[8]。这种关系促使这个集团亲密无间、利益与共,使他们能够很好的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正是在这些忠心耿耿的大臣的辅佐下,明宣宗才从容不迫、轻而易举地平定了高煦之乱;也正因任用了这些优秀的人才,明宣宗才顺利地实现了“仁宣之治”。可以说,知人善任,是明宣宗平定叛乱并把明朝推向兴盛期的一大原因。

三、朱高煦有勇无谋、失道寡助

(一)有勇无谋

明宣宗的竞争对手是朱高煦:一个有勇无谋的悍将。“汉王高煦,成祖第二子,性凶悍。”[5]3616“有膂力,善骑射。”[9]12朱高煦骁勇善战,跟着朱棣起兵靖难,“靖难时屡有战功,江上之急,庶人战尤力。”[9]12他屡立战功,几次助朱棣扭危为安,“白沟河之战,成祖几为瞿能所及,高煦师精骑数千,直前决战,斩能父子于阵。及成祖东昌之役,张玉战死,成祖只身走,适高煦引师至,击退南军。”[5]3616“成祖屡濒与危而转败为功者,高煦力为多。成祖以为类己,高煦亦以此自负,恃功骄恣,多不法。” 朱高煦因为得到朱棣的器重和宠爱,狂妄自负、目中无人,常常把自己比作唐太宗:“我英武,岂不类秦王世民乎?”[3]234朱高煦滞留南京时,私募兵士,纵使劫掠,兵马指挥徐野驴惩治不法之徒,“高煦怒,手铁瓜挝杀野驴,众莫敢言。”[5]3617朱高煦十分得意,不免得意忘形,“逐僭用乘舆器物,”[5]3617结果差点被废为庶人,“囚系西华门数日,行诛之”[2]1258,幸亏皇太子求情,才得以幸免。朱高煦的狂妄还表现在公然违背明成祖的旨意,拒绝就藩。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立朱高炽为太子,封朱高煦为汉王,藩国云南,但朱高煦不肯就藩,仍留南京;永乐十三年(1415年),朱高煦改封青州,仍拒不就藩,受到明成祖斥责;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强令其就藩,朱高煦才遵行。朱高煦的不善谋略、任意而行可见一斑。朱高煦横行无忌,为众人所不齿;违背上意,为明成祖所厌弃,如此心无城府之人势必难成大事。“煦者,桀骜不臣,非有深图远算,特以成祖喜其猛鸷。”[3]240“煦残无谋,不能用人,寡助,徒一往为伸足之计,即汉无能为也。”[2]1260他在战场上可能是一个拼死作战的能手,但在权利斗争中却是一个拙夫。最终,朱高煦被禁之时脚绊明宣宗,招来杀身之祸:“一日,上过视庶人,庶人犯上,覆之铜缸,焚死。”[9]13

朱高煦不但有勇无谋,而且关键时刻也胆怯,没有拼死决战、视死如归的决心。明宣宗围攻乐安之际,“高煦大惧,狼狈失据,密遣人出诣御幄,陈奏愿假今夕诀妻子,明旦躬赴军门归罪。”[10]439在强大的压力下,朱高煦妥协了,投降了明宣宗。在这一点上,朱高煦的护卫指挥王斌要比他强多了。生死关头、决战之际,王斌劝道:“殿下初举事,斌等奉王为东宫,今尔军对垒,斌等请决一成败,愿一战而死。”[10]440“就死,辱也。等死,不如战。”[2]1259由此可见,朱高煦之勇也是有时间、有条件的,当年之勇,此时已经全无。朱高煦既无智又胆怯,注定难成气候。

(二)失道寡助

朱高煦人心未附、民心不归、内不服亲、外不服众。在内部,有他的儿子朱瞻圻与他作对,“瞻圻怨父杀其母,屡发父过恶。”[5]3617在外部,朝中无内应、地方无援兵,在反叛一开始他就陷于孤立之中。虽然永乐初期,淇国公丘福、驸马王宁等人与朱高煦关系密切,在朱棣面前时时称朱高煦功高,二人“皆善高煦,时时称二殿下”[3]234,丘福甚至“数劝立为太子”[5]4088;但支持者只是少数,“人不过王斌、朱烜,非有贯高、伍被之佐也。”[3]240真正拥戴朱高煦的大臣特别是重臣为数不多,如金忠、解缙、黄淮和尹昌隆等人就站在明宣宗一边。魏国公徐辉祖就曾向明宣宗“密奏高煦悍无赖,必负陛下”[2]1257。朱高煦曾命亲信枚青潜入京师约英国公张辅为内应,而张辅反将枚青执送朝廷;朱高煦约山东都指挥使靳荣共同起事,结果为山东布政使和按察使阻止而未能使靳荣发兵相应;朱高煦想拉拢乐安御史李浚,而李浚却跑到京城向明宣宗汇报;朱高煦起兵后,一些护卫军官逃离乐安,归到明宣宗军中,倒戈相向。朱高煦依靠的多是乌合之众,兵士也是鱼龙混杂。他甚至砸开州县监狱,放出里面关押的死囚罪犯,“破狱出死囚,厚结之”[2]1258,给这些人优厚待遇,训练他们习武打仗。与此同时,招募无赖子弟和逃亡人员编入军队,“集旁近无赖子弟及捕逃,赐银带,并队甲,以数十人潜察中朝动静。”[2]1258朱高煦的护卫军素质低下、管教不严,经常四出劫掠、骚扰百姓,“教护卫官军强取官民商贾财货。”[11]519“纵卫士于京城内外切掠,肢解无罪人投宗江。”[3]235“纵护卫军为盗及民田地,强取马牛,境里骚然。”[11]520百姓常常被其惊扰、四下逃窜。流氓军队和霸道行为不能服众、大失民心。结果,朱高煦的支持者很少,很多人心向朝廷,人心向背决定了朱高煦必然失败的下场。

四、明宣宗应敌策略得当

(一)刚柔并用

明宣宗对付朱高煦的措施得当,采用了刚柔并济的策略,有时针锋相对,有时恩宠有加。大致来说,即位前,明宣宗采取的是迎头痛击的态度;即位后,明宣宗采取的是安抚的策略。明宣宗还是皇太孙的时候,面对朱高煦咄咄逼人、锋芒毕露的气势,就不甘示弱、针锋相对,态度颇为强硬。朱棣在位时,曾命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和皇太孙朱瞻基同谒孝陵,“仁宗体肥重,且足疾,两中使掖之行,恒失足。高煦从后言曰:‘前人蹉跌,后人知警。’时宣宗为皇太孙,在后应声曰:‘更有后人知警也。’高煦回顾失色。”[5]3616-3617朱高煦本以为皇太子朱高炽不足为虑,却没有想到皇太孙朱瞻基甚为扎手,至此对朱瞻基不敢小窥。朱瞻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让朱高煦忌惮三分,大大打击了朱高煦傲慢的气焰,使其不得不重新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明宣宗即位后,仍用其父羁縻之策,表面上厚给赏赐、有求必应,实际上是按兵不动、静观其变,让朱高煦自我暴露,陷于受道义的谴责之中。朱高煦为了探查动静,不断提出一些过分要求,企图试试新天子的分量,明宣宗一一满足了朱高煦的要求,“凡有求请,皆曲徇其意。”[5]3618朱高煦逐渐以为新天子并不是那么的聪明和可怕,“益自肆。”[5]3618其实明宣宗对朱高煦的意图心知肚明,只不过他在遇到问题时能够非常镇静、不露声色。朱高煦反叛后,明宣宗仍派中官侯泰带着御书前往安抚,晓以大义,在表面上做得仁至义尽,为自己赢得了舆论支持。最后,明宣宗将乐安包围得水泄不通,诸将请攻战,明宣宗不许,“王师发神枪铳箭,声震如雷,”[5]3619“又以敕系矢射城中谕祸福,”[5]117于是“城中人多欲执献高煦”[5]3619。朱高煦在强大攻势下出城投降,明宣宗“几乎是兵不血刃地平定了高煦的叛乱,一下子削除了大明帝国多年对内部的隐患,前后事情处理得干净利落。”[12]。明宣宗安抚的策略,实际上是以退为进、欲擒故纵。这种刚柔并用的策略使自己在对敌斗争中灵活自如、游刃有余。

(二)御驾亲征

朱高煦起兵后,明宣宗本想令武臣征讨,杨荣认为不可,言:“彼谓陛下新立,必不自行,今出不意,以天威临之,事无不济。”[5]4140-4141夏原吉也以李景隆叛投朱棣为例进言:“独不见李景隆已事耶?”[5]4154并且说:“往事可鉴,不可失也,臣见煦命将而色变,退语臣等而泣,知其无能为也。且兵贵神速,宜卷甲韬戈以往,一鼓而平之,所谓先声有夺人之心也。若命将出师,恐不及。”[3]237明宣宗在二人的建议下御驾亲征,“六军气盛,龙旗钲鼓,千里不绝。”[3]238这就在声势上一下子压倒了叛军,以前同朱高煦一同起兵的几路兵马也因此都按兵不动。明宣宗亲征后,朱高煦果然害怕起来,他原来以为朝廷会派薛禄来,“攘臂大喜,以为易取。”[5]3619“及闻亲征,始惧。”[5]3619可见其对明宣宗颇有顾忌,明宣宗亲征起到了积极效果。明宣宗亲征也让朱高煦的军心动摇,有些人甚至偷偷地跑到明宣宗军中,详实以告,军心不稳让朱高煦一开始就陷入被动的境地。明宣宗很快包围乐安城,朱高煦见大势已去,只得弃城投降。“亲征平叛,表现了明宣宗以前事为鉴,果断应变的能力。”[13]前事指靖难之役,建文帝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没能够御驾亲征,结果诸将畏于朱棣威势,屡战不利,终至失败。明宣宗从中汲取教训,亲临前线,既使朱高煦因顾虑而举棋不定,又使叛军害怕而军心不稳,同时还避免了将臣首鼠两端,可谓一举多得、恰到好处,最终赢得胜利。朱高煦叛时,明宣宗龙位已稳,讨伐叛逆,名正言顺;御驾亲征,又天下归心,故能够轻松平定叛乱。

综上所述,明宣宗在这场权利角逐中占尽了天时、地利与人和。他既有强大的中央实力做后盾,又有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做基地,还得到重臣能将及广大士兵的拥戴,再加上他本人的才能和对手的无能,故而能轻而易举地平定高煦之乱,避免了当年靖难故事的重演,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以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迎接大明王朝兴盛期的到来。

[1] [明]王锜.寓圃杂记[M].北京: 中华书局, 1984: 1.

[2] [清]查继佐.罪惟录[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6.

[3]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C] // 《中国野史集成》编委会: 中国野史集成: 第13册.成都: 巴蜀书社, 1993.

[4] 王其榘.明朝内阁制度史[M].北京: 中华书局, 1989: 103.

[5] [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 中华书局, 1974.

[6] 赵中男.论朱瞻基的历史地位[J].求索, 2004, (11): 227-231.

[7] 毛佩琦, 张自成.中国明代政治史[C] // 张岱年, 季羡林.中国全史.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70.

[8] 赵中男.明宣宗的政治核心集团及形成[J].北方论从, 1996, (1): 12-16.

[9] [明]郑晓.今言[M].北京: 中华书局, 1984.

[10] [明]尹守衡.明史窃[C] // 《中国野史集成》编委会: 中国野史集成: 第12册.成都: 巴蜀书社, 1993.

[11] [明]杨士奇.明宣宗实录[M].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62.

[12] 赵中男.略论高煦之叛: 明代第二次争夺皇位的斗争[J].安徽史学, 1988, (1) :1-5.

[13] 王天有, 许大龄.明朝十六帝[M].北京: 紫禁城出版社, 1991: 103.

Analysis of Reasons for Pacifying the Rebellion of Gaoxu by Xuanzong of the Ming Dynasty

LI Qingyong
(College of Social Development,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China 453007)

After Xuanzong (Zhu Zhanji) of the Ming Dynasty inherited the throne, his uncle Zhu Gaoxu launched rebellion, which imitated Zhu Di’s Jingnan Battle.However, the rebellion was quickly put down.The reasons for pacifying the rebellion of Gaoxu by Xuanzong could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Ming Dynasty’s central government’s power and the weakening of the power of seigniors;Xuanzong had rich experience in governing the country and the insight of knowing one’s subordinates well enough to assign them jobs commensurate with their abilities; Zhu Gaoxu had valor but was short of strategies and lacked popular support for being unjust; Xuanzong used appropriate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the rebellion.

Xuanzong of the Ming Dynasty; Zhu Gaoxu; Rebellion of Gaoxu

K248.1

A

1674-3555(2011)01-0099-06

10.3875/j.issn.1674-3555.2011.01.014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编辑:朱青海)

2010-06-07

李庆勇(1979- ),男,山东兖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历史文献学

猜你喜欢
乐安
泰国曼谷/曼谷奈乐安缦将于2023年隆重开幕
江西省乐安老年大学校歌
跨国情侣的诗和远方
她不是差生
跨国情侣的诗和远方:从京城精英到云南“山民”
跨国情侣的诗和远方:从京城精英到云南“山民”
跨国情侣的诗和远方:从京城精英到云南“山民”
诗二首
民族英雄赵一曼之歌
来自银时空的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