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主义政治品质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2011-03-20 13:12
文教资料 2011年1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

陈 龙

(新疆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品质的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定义。

“政治”这个概念最早源于希腊语的polis一词,最初的含义是古代城邦,即城市国家。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现代政治学的研究领域已十分广泛,涵盖经济、法律、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因此,政治的含义由于所处视角的不同因而有了不同的定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根源是经济,实质是阶级关系,核心是政治权力,它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我们可以对政治的概念作如下界定: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利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品质的特征。

1.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革命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革命科学,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得到验证的科学真理。它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阐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命运,为人类解放的方向和道路提供了解释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和方法,“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最正确、最革命的科学思想的结晶”。[1]

2.阶级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理论学说,而且是指导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理论武器,这也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具有彻底的阶级性与实践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在指导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实现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又在这种实践的过程中使自身不断经受检验、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品质在中国的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品质的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成果,是一套全面而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整个理论的各个组成部分,当然也包括其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品质的诠释。

毛泽东思想确立了中国政治发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原则,提出并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和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思想。毛泽东同志曾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2]正因如此,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人,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经济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的艰难任务。同时,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对人民内部要民主,对反动派要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政治的学说。

(二)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品质的发展。

邓小平理论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精髓,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指出:“思想路线不是小问题,这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正确的政治路线能不能贯彻执行,关键是思想路线对不对头。”[3]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品质的发展有以下几点贡献。

第一,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指出中国的政治问题首先是要解决经济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邓小平敏锐地观察到中国的贫穷落后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为此,他提出:“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4]

第二,把民主政治同社会稳定紧密相连。邓小平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而要完成这个政治任务就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最为关键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发展民主;二是保持稳定。邓小平曾明确指出:“民主是我们的目标,但国家必须保持稳定。”[5]换言之,发展民主是目标,保持稳定是前提,二者密不可分。

第三,把改革开放置于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之下。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他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总是从战略的高度、从政治角度来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他认为改革开放要以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主权为前提,离开了这个前提一切都无从谈起。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品质的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总体上反映了政党建设在政治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成为决定社会主义政治,以及社会主义命运的历史重心。也正是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品质有了新的发展。

“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所体现的政治品质,反映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在把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政治上的关注点和重心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分析人类社会的一对最基本的范畴,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从来不会就生产力谈生产力,或者就生产关系谈生产关系,而是将它们放在生产方式的统一体中进行分析,而生产方式又进一步地在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中进行考察,这样宏大的视角就是政治的视角,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品质。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体现的政治品质,揭示了在当代社会的进程中,文化的思想引导和智力支持已经成为现代化健康发展的生命线这样一个重要特征,紧扣了精神文化生产的水平越来越主宰着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历史命题。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化或者说精神文明建设已愈益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体现的政治品质,反映了在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人民利益的整合已经成为无产阶级执政党空前的政治使命,而利益整合最根本的机制就是民主和法治,民主和法治的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人民利益的实现水平。江泽民同志所阐述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不仅体现了对无产阶级政党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继承,它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尤其是社会群体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的理论创新。

(四)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品质的发展。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总结自身实践经验教训与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正确分析当代中国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在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政治的科学内涵后又一次旗帜鲜明地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政治品质,适时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对于科学发展观当中“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2004年3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作了深刻阐述。他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显然,这里讲的以人为本主要是指发展目的问题。这就是说,我们的发展不是为发展而发展,而是为了富裕人民、造福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发展。这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品质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是相一致的。首先,它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它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主体,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最后,它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主体,最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为本”,蕴涵着丰富的人本关怀,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充分揭示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品质的时代价值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实践性的政治品质建设和谐社会。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现在中国正处于向建设更高标准的小康社会迈进,社会发展总体较好。但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抓紧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应该毫不松懈地、稳定有序地民主改革和法制建设,这既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又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时,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品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实践精神,解决好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性与革命性的政治品质加强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动力。2006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振兴中华的力量源泉。但在实际操作中,中国的改革创新依然存在着技术创新能力还不强、人才建设面临挑战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发扬先锋模仿作用,带领广大劳动人民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3.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5.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1.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4.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85.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