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新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思路

2011-03-20 20:28靳海莹
文教资料 2011年30期
关键词:教案设计兴趣小组语文课堂

靳海莹

(沛县魏庙中学,江苏 沛县 221600)

1.引言

语文,不仅可以让人学识丰富,而且可以改变人的精神,涤荡人的灵魂,塑造人的修养,所以语文给人精神上的震撼是其他科目所无法比拟的。很多时候,我们会感觉心浮气躁,这时一篇优美的散文,瞬间就可以让我们心如止水;有很多时候,我们会感觉情绪低落,这时一篇慷慨激昂的篇章,很快可以让我们重拾信心。语文带给我们的东西,是一生都受用不尽的,尤其是那些对于生命的感悟,对于生活的思索。正因为此,语文成了各个阶段学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科目,尤其是初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与价值观迅速形成的时期,求知欲强,对外界的环境也非常渴望,而语文中很多寓意深刻的篇章都可以对学生的求知欲起到很大的满足,而且语文中特有的情感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调查发现,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与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并没有向我们预想的那么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应试教育思想横行,很多学校把学生的成绩与教师的发展联系起来,于是成绩提高成了教师唯一的目标;而学生的成绩又和升学联系在一起,于是成绩提高又成了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急切追求的事情。多方面的原因使得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效率非常低,很多学生都是被迫走进课堂,整个课堂毫无生机可言,因此,创新初中语文的教学设计思路迫在眉睫[1]。

2.创新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的主要思路

2.1 创新课堂组织与设计方式,提倡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课堂是最主要的教学场所,是目前阶段教与学最为集中呈现的地方,因此课堂组织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的提高。传统的教学,都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一块黑板,而且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只能是处于被支配和被管理的地位。一般来讲,学生是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完全服从教师。而伴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变,学生的思路也在改变,他们渴望自主,以及丰富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其实,课堂组织形式怎样才算有效?没有一个固定答案,是不是只有课堂安安静静,学生规规矩矩地听课才算有效?未必。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是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迅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组织形式,就是有效的。比如把班内的学生按照智力程度、学习爱好、性格差异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也可以按照兴趣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兴趣小组,如写作兴趣小组、语法兴趣小组、古文兴趣小组、诗歌兴趣小组等。让同学们定期自己组织课堂,每小组组织一次,这样每个同学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而且初中学生又处于一个非常渴望被关注的年龄段,因此,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潜力一下子都会被发掘出来,课堂效率也会随之提高[1,2]。

2.2 创新教案设计方式与思路,推动学生参与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是教学开展的基础,主要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不管什么类型的教案,针对的无一例外的都是学生,因此要得到学生的认可,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很乐意学习,这是教案设计的难点所在。以往我们的教案都是按照大纲设计的,基本上是固定的模式,而且是自己设计,有的教师还不愿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教案。其实,教案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让教和学的过程更加有效地进行。因此,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教案的设计,让学生提出他们公认的最喜欢的案例,或者最喜欢的学习方式,然后整理和加精。这就好比教师提供毛坯房,学生们选择房子里面贴什么颜色的壁纸,当然什么颜色的壁纸都不影响居住功能,但是面对大家都喜欢的颜色必然会心情愉悦。因为与学生年龄差距比较大,教师难以了解学生们真正的心理,所以由学生民主推荐一些素材,对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是非常有效的。

2.3 创新师生角色关系,促进课堂资源优化整合。

可能很多人会说,课堂角色有什么好探讨的,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是课堂的受众,这是毋庸置疑的。的确,传统教学都是这样,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就是权威,学生不能或者很少提出疑问,甚至很多低年级的学生把教师的话当成了一种“权威”,常说:“我们老师说……”但新时期的语文课堂不应该延续这种传统的方式,需要在角色上有所转变。以课堂提问为例,教师提问学生,当然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学生的其他方面都无法考核。如果尝试转变学生与老师的身份,让学生提问老师的话,效果就不同了[3]。第一,学生提问老师,学生会产生自豪感和满足感;第二,学生提问老师,为了把问题设计得精巧,必然会花很大的工夫去思考、设计,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讲无疑是一种巨大的促进。再以学生提问学生为例,不同的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不同,一部分学生对某部分知识的掌握水平不逊色于教师。但在以往教学中,基本上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教和学的关系,这样一方面可整合教学资源,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延长课堂学习时间。

2.4 创新课堂管理方式,推动有效学习的形成。

课堂管理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这里所探讨的问题是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地管理课堂学习的过程,进而使学生们有效地学习。在以往的课堂管理中,教师一般都采取统一的管理模式,即不论学习成绩好坏,都一视同仁,这也是为了“彰显公平”。其实,在这种貌似公平的课堂管理模式下,潜藏的却是不公平。学生学习的目的不同,再加上学生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潜力取向、智力因素等方面的不同,因此采用同样的管理方式必然是不科学的。所以,我们应该创新课堂管理方式,首先针对学生们进行梳理分类或者分层,如果条件允许就可以开展分类教学,如果条件不允许就可以开展分层教学。总之,目的是让每一类或者每个层次的学生所接受到的是最适合他未来发展的教育,而不是一种为了达到某种考试水平而开展的统一式的教育。其次,教育宗旨应该转变为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自信心,获得属于自己的最大限度的成功。换言之,就是课堂管理形式应该是在保证集体获得进步的同时,兼顾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求得个体与集体的共同发展。

3.结语

创新,永远是初中语文教学经久不衰的话题,也是促进教学改革的一个法宝。但创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改革也需要过程,创新是一种有基础的探索式改革。我们必须有足够的经验与实践,在实践中反复摸索和整理、总结和提炼,最终才能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思路。而且,我们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在初中语文教学的道路上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1]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设计[EB].

[2]赵玲.论在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3]胡泽宇.以问题为载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现代交际,2011,(2):93.

猜你喜欢
教案设计兴趣小组语文课堂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设计
《妈妈的节日》教案设计
新形势下,如何有效进行小学美术兴趣小组的教学
小学生作曲兴趣小组的探索与实践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从教案设计的“三点”看教学流程的“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