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视唱练耳能力培养初探

2011-03-20 20:28肖素芬
文教资料 2011年30期
关键词:五线谱音高音准

肖素芬

(四川教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管建华教授提出:“音乐艺术教育对发展人的直觉、灵感、健康的情感、文化修养、性情人格、思想行为、民族意识、世界意识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音乐在人的整体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价值。”①彰显了音乐艺术教育在儿童个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音乐艺术教育作为学前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施音乐艺术教育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出了较高的音乐素养要求。音乐素养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素养之一,包括视唱练耳能力、演唱能力、演奏能力、歌曲创作能力等,视唱练耳能力是基础。

学生视唱练耳能力的培养通过《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来实现,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肩负着对学生进行识(谱:简谱、五线谱)、唱(名曲)、听(节奏、旋律、音高等)、演(儿童歌曲)方面的视唱练耳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语言要素,具备较强的音准和节奏感,对音乐的表现力、鉴赏力和创造力等任务。该课程也是使学生获得唱(歌)、弹(琴)、跳(舞)能力的基础学科,其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声乐、钢琴、舞蹈等技能课程的学习效果。因此,加强《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改革,对学生视唱练耳能力的培养有其重要性。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视唱练耳能力的基本内涵

对学生进行视唱练耳能力培养首先应清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视唱练耳能力的基本内涵。

(一)视唱能力。

1.简谱视唱能力。

现行幼儿园教材中大多使用简谱或五线谱,或是五线谱与简谱结合使用。简谱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简谱是中华民族运用广泛的一种音乐记谱方法,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从我做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所以一定的简谱视唱能力是每一个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的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的必要能力素质。

2.五线谱视唱能力。

五线谱作为国际通用的音乐记谱方法,其作用和用途就不用赘述了,五线谱还是学生学习钢琴、声乐必需的工具,只有熟练掌握了五线谱的记谱规律,达到熟练的识谱视唱,才能准确、有效地学习钢琴、声乐等其他技能与知识,因此五线谱识谱能力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视唱练耳能力的一个方面。

3.儿歌的视唱能力。

儿歌具有简短、朗朗上口、音准节奏不复杂等特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容易掌握。由于儿歌的听众是幼儿,受幼儿生理发展特点的制约,需要演唱儿歌时具有较强的表演能力和表现力,才能吸引幼儿的兴趣,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因此有表现力的演唱儿歌的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视唱练耳能力之一。

(二)良好的音乐听辨能力。

1.敏锐的节奏听辨能力。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与灵魂,一段音乐可以没有音高,却不能没有节奏,所以没有了节奏也就没有了音乐的存在。抓住了音乐的节奏,就感知了音乐的灵魂。只有理解了音乐的内在的灵魂,才能利用音乐的感染力对幼儿进行音乐的净化、音乐的熏陶、音乐的洗礼。因此具有灵敏的对节奏的感知能力是一个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节奏的听辨包括对节拍的准确把握,对典型节奏的感知与表现,对速度、强弱的准确把握,等等。

2.准确的音高听辨能力。

音高的听辨包括对单音、双音、和弦和调式、织体、音乐风格等的听辨。提高学生音高听辨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准确的内心音高感。

(三)丰富形象的表演唱能力。

丰富形象的表演唱能力即能够体会歌曲的情绪,感受歌曲的气氛,在唱好音准节奏的基础上,把握歌曲的特点,结合歌曲的内容,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夸张形象的面部表情,配以适当的舞蹈韵律动作自信大胆地演唱儿歌,以此来感染幼儿、引导幼儿的一种能力。这是幼儿教师必备的一种能力。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视唱练耳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搭好阶梯、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音准能力。

1.抓住音准训练的拐棍——视唱各调式音阶,找准乐音之间的音高距离,形成有效的固定音高感。

(1)练唱音阶时要与歌曲演唱的发声方式结合起来。在模唱音阶的过程中,要求运用科学的发声方式,从口型到呼吸再到发声位置,从单个音符的重复演唱与上行、下行音阶的演唱都要求注意演唱方法的准确运用。目的是使学生在训练音乐听觉的基础上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便于以后在视唱作品中达到音准与声音的“和谐”。

(2)借助柯达伊教学法中的“柯尔文手势”,把音高感与空间感结合起来,训练学生的音准。把手势与音的高低紧密结合起来,形象直观地把音阶再现出来,把音高感与空间感结合起来;训练时可以先从五声调式音阶再到七声调式音阶的顺序进行无伴奏手势音准的练习,还可以运用手势结合进行转调音阶练习。

2.搭好音准训练的支架——视唱调式和弦的连接练习。

和弦作为音乐的主要支架,能够彰显调式的风格,并能够稳固各音中间的音高距离。以大调式中正三和弦连接练习为例,大调正三和弦由Ⅰ、Ⅳ、Ⅴ级和弦构成,且均为大三和弦,和弦的色彩比较明亮,构成和弦的和弦音之间距离也大都是由三度构成,便于学生掌握和记忆音高。我们可以通过多次的练习,在学生的脑子里形成固定的音高距离感,让学生掌握调式主要音级的音高。在演唱由和弦主要音组成的旋律就容易得多,也便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借助音准训练的动力——背唱音乐名曲主题旋律。

(1)名曲的主题一般是旋律优美,节奏典型,音乐风格明显,便于记忆的旋律片段,能够打动听者内心引起共鸣。让学生记忆这些名曲片段,可以培养对视唱的兴趣,主动学习有关的视唱知识,提高视唱练耳能力。

(2)以《拜厄钢琴基础教程》中的练习曲视唱培养学生对五线谱敏锐的反应能力 (训练时要注意一般是根据曲谱进行低八度的练习)。《拜厄钢琴基础教程》练习曲,最开始可能只有三个音,逐渐增加到四个音、五个音……只有四分音符、二分音符,逐渐增加到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逐渐增加乐音和节奏难度,便于学生熟悉五线谱中各线间位置的唱名与音高,找到最简单的节奏感,学生在识谱时就会容易得多。

(二)“多通道”参与,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能力。

1.语言节奏入手。

(1)字母节奏:运用柯达依的字母节奏教学方式通过特定的字母代表特定的节奏,引导学生记忆相应的节奏型,强化学生的节奏感。

一方面,科学调度现有蓄水工程,在确保防洪安全前提下,对汛限水位、进入后汛期时间和区域进行科学调度,拦蓄洪水,特别是抓住洪水“尾巴”,尽可能多蓄水,确保汛后用水。另一方面,积极规划和兴建一批新的调蓄工程,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通过必要的工程调配手段,使部分地区和江西省主汛期富余的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转移到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地区和时段,促进水资源的时空均衡。正在推进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及赣抚连通工程,就是典型的生态工程和水资源配置工程。

(2)语言节奏:通过语言的方式表达与学习各种节奏型,并运用语气与嗓音的发声方式来表现音乐中的长短、强弱、音色的性质。其中语言的选择多运用幼儿比较感兴趣的动物名称、动物叫声、交通工具、颜色、语气词等。

(3)节奏、节拍、读谱综合练习。从语言节奏入手,融入简谱,加入挥拍。进行综合音乐训练,让学生快速读谱与准确歌唱。

2.身体节奏导趣。

(1)遵循划拍—击拍—挥拍的步骤,将动作与视唱结合,强化学生对节拍的感受。

(2)借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声势动作,让学生用肢体的律动表现与感受音乐中节奏、乐句、强弱、旋律进行方向等,提高节奏感受和表现能力。

(3)运用声势节奏作为固定伴奏音型为儿歌与乐曲伴奏,增强趣味性。

3.节奏乐器演奏强化。

“演奏节奏乐器时,必须按照音乐的节拍、节奏、旋律、速度的要求,打出不同的强弱和节奏型,在各种乐器轮流打击时还必须做到衔接自然”,使学生对音乐的节拍、节奏及整个音乐的起伏流动有更加直观、深刻、切身的感受。同时在演奏乐器的过程中还要提高学生对音色的辨别能力,以及对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的敏感性,等等,从而获得利用声音手段表现事物、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与途径。

(三)书面符号转化为音响符号的最佳途径——简线并重,识记同步。

1.五线谱教学采用无谱号教学,让学生熟悉固定调音高位置,同时掌握首调的识谱方式,快速识谱。

3.音乐听记与识谱教学、节奏教学同步进行。听记选择五线谱与简谱同步进行。

(四)检验视唱练耳能力训练的试金石——看谱唱词练习。

未来的幼儿教师必定会接触和掌握很多在学校没有学习过的幼儿歌曲,需要学生掌握识谱演唱幼儿歌曲的基本方法,具备看谱唱词的能力,所以在学生具备了简谱视唱、五线谱视唱的音准、节奏能力后,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看谱唱词的练习。看谱唱词练习要注意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的基本步骤。

1.看谱唱词内容的选择。

首先,做好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在幼儿园、小学低段演唱过哪些儿歌,然后进行排序,选出大多数学生熟悉、喜欢的歌曲进行练习。如《小星星》、《上学歌》、《苹果》等,这些歌曲他们在幼儿园期间都学习过,能够做到耳熟能详,不存在音准问题,就可以关注歌词的演唱和歌曲的情绪风格等。

其次,选用优秀幼儿园教材歌曲。这些歌曲在幼儿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可以与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演唱这些儿歌,积累丰富的教学资源,做到最快、最近的学以致用。

2.看谱唱词练习的基本步骤。

(1)让学生欣赏歌曲的音乐,教师范唱,获得对歌曲的整体感受,体会歌曲的情绪,营造歌唱气氛。

(2)让学生跟钢琴视唱歌曲的歌谱,熟悉歌曲的旋律,把握歌曲音准节奏,教师纠错。

(3)带词视唱,在唱好音准节奏的基础上,提示学生演唱出歌曲的风格,把握乐曲的节奏特点。运用多媒体播放伴奏音乐,让学生跟伴奏音乐演唱歌曲,运用拍手、跺脚、点头、拍腿、拍肩等简单身体律动表现音乐,提示学生注意声音的状态。

(4)根据歌曲内容,设计简单的韵律动作,将带词视唱曲创编成儿歌表演唱。引导学生在朗诵和演唱歌词中,结合歌词所表现的内容,配以适当的韵律动作,使得歌曲在演唱时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领悟到儿歌演唱要唱与舞结合,在唱中游戏,愉悦身心,获得知识,使音乐“娱人娱己”。

当然,视唱练耳能力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能力之一,我们需要不断转变旧的教育观念,针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建立一套符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切合实际的视唱练耳教学内容体系,采取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拓宽教学思路,创造适合提高学生视唱练耳能力的教学环境,采取发展性的、综合性的教学评价方式等,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视唱练耳能力的提高,从而培养合格的学前教育新师资。

注释:

①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社,1995:282.

[1]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社,1995:282.

[2]宋莉莉.对视唱教学的几点看法[J].中国音乐,1991,(01).

[3]张焱,冯夏婷.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的构想[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03).

[4]徐艳萍.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模式改革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3,(04).

[5]肖素芬,唐大章.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策略[J].文教资料,2009,(01).

[6]龙春霞.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新探——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J].艺术教育,2010,(02).

[7]陈志强.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入门教学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0,(10).

猜你喜欢
五线谱音高音准
嘻哈音乐课
里盖蒂《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双律制音高组织”研究
天然的五线谱
改进音高轮廓创建和选择的旋律提取算法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序列的蜕变——皮埃尔·布列兹室内乐作品《无主之槌》音高组织初探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聊聊音高的魅力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谈如何在二胡教学中掌握好音准
小学低段学生歌唱音准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