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平台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的思考与实践

2011-03-20 20:28张耀荣张景新
文教资料 2011年30期
关键词:网络平台辅导员政治

张耀荣 张景新

(1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与社会科学系;2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经济与贸易系,广西 桂林 541004)

利用网络平台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的思考与实践

张耀荣1张景新2

(1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与社会科学系;2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经济与贸易系,广西 桂林 541004)

网络化浪潮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高校辅导员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平台的作用,利用网络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不足,阐述了辅导员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提出了基于网络平台创新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具体措施。

网络平台 高校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 提升工作绩效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网络已经全面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显著地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学习方式与生活方式,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生存状态。在新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大学生,身处网络变革的最前沿,受网络的影响无疑也是最大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面对网络化的浪潮,不仅要充分认识网络化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而且要深刻发现网络化给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机遇。高校辅导员必须对此高度重视,加强对网络平台的利用,更好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高校辅导员工作在传统工作模式下的不足

1.1 当前辅导员工作对学生引导较少。

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部分辅导员受传统教育方法的影响,对学生采用灌输理论和“填鸭式”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式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与了解,容易引起学生的消极抵抗或逆反心理,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1.2 当前辅导员工作对学生的理论教育多于实践教育。

目前,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普遍存在 “只知不行”、“知行分离”的问题。辅导员工作阵地基本上局限于室内,户外拓展活动较少。许多教育课程仅仅限于课堂时间,实践教育和应用远远不够。另外,虽然国内已经有部分高校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多流于形式,比如开一些课程、做一些课件、办一些网站等,有些课件甚至只是文字网络化,图片动画等素材少,也没有什么实例。没有提供网络讨论的环境,就谈不上引导。这种流于形式的教育没有真正利用网络技术来改善教育效果,自然无法吸引学生,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1.3 当前辅导员工作难以做到“一对一”的学生教育。

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辅导员很难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与教育。一方面,繁杂琐碎的工作占用了辅导员的工作时间和精力。日常事务的处理耗费了辅导员的大量时间精力,使其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倍感力不从心。另一方面,悬殊的师生配比使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沟通不畅。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总体上按不低于1:200的师生比配备专职辅导员,想要做到“一对一”地联系和辅导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这些问题,如果辅导员善于利用网络平台的话,就可通过灵活安排时间,利用网络实时的“一对一”辅导来解决。

2.基于网络平台开展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优势

2.1 网络信息量大,可以充实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内容。

在网络时代,只要高校辅导员掌握网络技术,就能找到自己所需的各类信息。网络信息既有时事性的,又有数据库的。时事性信息能在事件发生后极短时间内报道出来,能够使辅导员把握学生当前关注的信息焦点。而数据库中的各种经典著作及党和政府的各时期的方针政策等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可以提升辅导员的理论素养。只要高校辅导员善于利用,就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充实辅导员工作的内容。

2.2 网络丰富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形式,提高学生管理效率,增强影响力。

网络的发展使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可以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在网络时代,辅导员工作可以融入网络的各种形式当中,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渗透其中,以增强感染力和影响力。同时,网络作为新的通讯手段,信息传递迅速高效,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例如,辅导员可以建立个人网络平台,更能有的放矢地实现与学生互动,把握和引导其思想趋势。具体说来,辅导员个人网络平台包括辅导员个人的工作日志、E-mail、QQ留言、博客等形式,是一个集教育、管理与服务于一体的网络园区,也是信息传播、展示风采、互助服务、网上学习及交流沟通的虚拟平台。这样的网络平台既可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扩大辐射范围,提高影响力,又有利于辅导员职业的自我发展。

2.3 网络使高校辅导员工作可以采取交互的方式,更易于被学生接受。

网络的交互式沟通可以吸引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在思想碰撞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引导。学生在网络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也不再采用“你讲我听,你打我通”单向强制性的方式。网络上的交流可以不见面,不用真名,交流者可以畅所欲言,把平时不愿讲出来的想法在网上都讲出来。而且,网络具有声色俱全、图文并茂的特点,通过这种信息表达,可为师生提供真实的表现效果,感染力强。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学习效果更优于单一的感官感知的效果。网络的交互特点可以帮助辅导员迅速准确地开展日常工作,在工作布置、消息发布等方面落实到具体个人,提供师生之间有效交互。随着高校网络成熟发展,在学生工作领域构建一张全面的“网”,有助于学生成才成长服务体系完善,告别过去层级递进式地汇报情况和解决问题,采取更为及时和准确的方式,扁平化、统合地处理学生问题。

2.4 借助网络,可以使高校辅导员工作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化。

辅导员工作要达到良好效果,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三方的共同支持。而网络正好为三者的结合提供了方便。网络没有地理上的界限,不同地点的学生都可通过网络共享资源,进行学术探讨和思想交流,并且家长也可随时查询子女在学校的表现,学校也可随时和家长联系。做到家校结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时网络还为社会各界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方便,并能实现家庭与社会力量的有机结合,使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有利于形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优势。

3.利用网络平台提升辅导员工作绩效的途径

3.1 借助网络平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平台表现形式多样,可以集合多种媒体形式生动地展示,让学生更易接受。熟练应用网络平台可实现与学生良好互动的效果,形成平等沟通模式。构建个人网络平台,可以树立辅导员个人形象、展现个人素质、能力和知识视野,可以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强化个人魅力,让学生消除与老师间的隔阂,在日后工作开展中拉近师生间距离。

高校辅导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来加强学生管理,帮助学生合理使用网络。通过网络,辅导员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创新工作:一是加强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如相关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发布,日常工作布置用网络平台准确传递给具体个人,避免了传统信息传递产生的信度衰减。而需要及时回复的通知也可借由网络平台得到及时准确的回复,有利于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提高工作的普及性。多数学生在课余时间上网,并常通过电脑或手机上网的方式登录QQ、飞信、MSN等即时通讯软件。通过这些软件可将通知即时发送给学生,方便辅导员和学生之间联系;三是节省工作成本,开展校园文化等活动往往会产生很多文件、总结、图片和录像资料,可将这些材料上传到网络平台,由网络服务器保存原始资料。在这些情况下,既节省了实物成本,又节省了人力成本,还节省时间成本。

3.2 利用网络平台,融教育于服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网络平台提出了“班级”群组概念,应用这种“小圈子”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从策划阶段就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地组织活动。活动结束之后,在网络平台上交流各自的心得和经验,提升学生归属感。要把教育融于服务之中,以丰富的内容、生动的形式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服务,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机地渗透其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如何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在服务于学生的前提下,对学生潜移默化地教育,才能产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效力。利用网络的隐蔽性特点,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和疑问解答,更体现服务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使这个教育阵地在得到广大学生的关注和认可之后,倡导理性交流的氛围,从而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上的主导地位。

3.3 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家长沟通,展现校园动态。

辅导员可利用BBS讨论版、博客、E-mail、QQ等网络平台来加强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联系。例如,通过QQ邀请家长一起加入到聊天中来,让他们询问自己孩子的在校表现、请教教育孩子的方法,辅导员及时地将学生好的表现告诉家长,对于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及时提出忠告,并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这样,可解决辅导员进行电话家访的时间矛盾,实现随时在线家访,也给辅导员和学生以及家长情感交流的最大空间,辅导员能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及家长激扬文字,探讨人生。这种交流方式不再有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免去了家长因自己孩子表现不好而直面老师的尴尬。

辅导员亦可借助院系门户网站发布学生学习和生活动态,让家长可以直观地了解学校工作动态,发挥家庭、家长在学生学习成长中的积极作用,保证学生教育工作的全面性。从学校到家庭,从老师到学生,“亲其师”就会“信其道”,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对学生的言行具有更大的影响力、更多的约束力,起到“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效果。

3.4 利用网络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的平台。

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提供了基础,但网络资源良莠不齐,学生辨别能力又不强,这就要求学生家长和辅导员的相互合作,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使学生更有兴趣,更便捷、更有效地投入到自主学习活动中去。大学生自身在校园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靠辅导员有限的工作是很难一一解决的,也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成长。辅导员可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给他们以不同的建议,引导他们自己去网上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然后与辅导员谈出自己的学习体会,提高学生自我发展能力。比如:辅导员可以让学生上网搜索有关学习方法、考试技巧、就业技巧、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试、青春期情感处理等方面的资料,针对自身存在问题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

4.结语

网络时代,辅导员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改进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渗透力,使网络成为辅导员教书育人的课堂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网络成为辅导员与学生有效的沟通与反馈渠道;增强大学生自我发展与成长的积极性,使网络成为辅导员与学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1]寿萌吉,阮财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效能建设探析[J].现代商业,2008,(33):284-285.

[2]马海艳,高晓霞,王莉.网络时代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J].文教资料,2009,(8):209-210.

[3]秦明承,陈建华.网络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刍议[J].学理论,2010,(19):233-234.

[4]谌明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平台的利用[J].学理论,2010,(22):280-281.

[5]黄平江.利用QQ群构建高校辅导员工作网络平台的可行性及方法[J].硅谷,2008,(15):150-151.

猜你喜欢
网络平台辅导员政治
一种基于5G网络平台下的车险理赔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政治攀附”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学习评价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