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创新

2011-03-20 20:28李楠
文教资料 2011年30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辅导员管理工作

李楠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创新

李楠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的层次差异、师资力量的相对滞后及管理模式的单一,使得学生管理面临诸多问题。因此,构建适应高职院校发展的特色学生管理体系并在实践中加以创新是需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体系 构建 创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原有的高等教育单一模式已无法满足培养多样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而师资队伍建设又相对滞后。这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特别是高职院校招生的复杂性,学生层次及素质的差异,给学生管理增加了困难,不同层次的学生必然存在知识结构、思想水平、文化素质、自控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区别对待。因此,高职院校需构建科学的学生管理体系,系统完成各类学生的统一管理,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

一、学生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信息管理平台构建。

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处理管理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基础信息,若依靠原始方法人工完成这些信息的收集、统计、传递,则重复劳动多、效率低。近年来,我国校园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许多高职院校为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在已建成校园网硬件平台基础上,以“学生全生命周期”为理念,提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目标,这为学生工作构建信息管理平台提供了条件。借助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可对各类学生管理信息进行自动处理,将数据上传于网络中,全校师生便可根据自己的权限进行查询、处理。这样既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又保证了数据的标准化存储,显著改善了学生管理水平。

(二)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建立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配比科学的学生管理队伍,是构建学生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都是实行辅导员制,因此选拔一支数量适当、素质高、业务强、能奉献的辅导员队伍十分必要,这是做好学生管理的关键所在,也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内在需求。

辅导员首先要有良好的自身素质,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能够深入学生中去,成为学生的贴心人,才能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辅导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因此加强辅导员的品德修养非常必要。其次,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理论基础,善于研究问题,更新观念,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再次,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有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最后,要有一定的奉献精神,能吃苦,一心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学生管理队伍的培养同样重要。需制定相应政策,建立健全辅导员培养机制,从各方面关心辅导员的成长,在政策和待遇上给予扶持。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并从职务职称待遇等方面入手,改善队伍结构,还应健全考核、评估、激励机制,为他们提供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保证学生管理队伍健康、稳定地发展。

(三)规章制度建设。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在社会法治环境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形成严密健全的制度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建立科学的学生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贯彻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用科学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引导、激励广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应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奖惩、学生干部选拔培养、学生党建、就业等各方面内容,还应包括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行为及素质表现等的综合评价。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使广大师生增强法制意识,完善法律法规的执行机制,有利于发挥制度的公平、公正、公开等导向作用,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做到事实清楚、依据明确并严格遵照既定程序,为学生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奠定良好的基础[1]。学生管理制度建立后,应在实施过程中适时调整修正,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和学校教育理念的更新不断充实、完善,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激励创新机制。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平等性,增强了高职学生的成才欲。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和自身学历的不足,使高职学生们普遍感到了压力,意识到只有刻苦学习理论知识、加强技能锻炼,将来才能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但高职学生群体在文化水平、学习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与本科生有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自我约束和激励能力差,学习上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缺乏刻苦精神,等等。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复杂性体现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涉及生活、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位、全过程;独特性体现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对象基本上是成年人,有独立的思维方式,但他们以独生子女为主,自我管理能力较弱、不成熟。因此其管理工作不同于中、小学的学生管理,应以柔性方法为主、刚性方法为辅。激励机制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柔性管理方法,如果激励教育能够适时适度地进行,就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激励和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二、学生管理体系的创新

(一)强化服务意识,以学生为本。

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最重要的是转变管理理念,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要体现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服务理念,使学生管理工作融教育、服务、管理、指导、咨询、维权、关爱为一体,变管理为服务。传统的大学办学理念强调的是对大学生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学校各部门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这往往导致学生的对立情绪。因此,学生管理部门首先应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一切为学生着想,了解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强化学校的服务管理职能的同时,突出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党团组织和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在学生的管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最后要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对学生的任何奖惩决定都要做到程序公开、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处理恰当,使学生享有陈述、申辩和申诉权。学校要有明确的程序,保证渠道通畅、回复及时。

(二)建立考核体系,完善评价机制。

考核是学生管理的关键环节,决定着管理过程的有效性,正确运用考核技巧,设定科学的考核标准,采用相对公平的考核方法对学生管理体系的各组成成员进行绩效考核,才能有效达到管理目标。学生管理考核体系主要包括考核机构的组建及考核制度的确立。考核机构主要包括过程监督小组和绩效考核小组,分别负责学生工作过程的监督和学生工作绩效的考核。考核制度的确定,则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兼顾公平,综合听取各方意见后归纳确定。

学生管理评价机制是全面检验学生管理工作整体运行情况的基本形式,是学生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作环节。应根据科学的评价指标,分析学生工作的实践过程和绩效成果,通过综合、科学、客观的评价,找出体系运行过程中的疏漏,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形成基本判断,及时研究并制定解决方案。根据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挖掘创新点,提出学生管理的新模式,重新进行目标导向,使学生工作的管理体系不断进行良性循环,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三)师生互动,建立和谐校园。

学生管理工作要做到和谐发展,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网络作为新的技术手段,可以搭建起“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在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需充分重视网络等互动式思想工作载体的建设及运用,为师生提供沟通互动的良好渠道,最大限度地给予主动权和选择空间。学生工作要接触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生活过程,面对学生真实感受,建立学生信息的收集平台和反馈机制,使网络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建立服务大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平台和有效的管理服务渠道,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和指导,并弘扬社会价值观主旋律。可开设校务服务区,由专人负责,加强沟通和交流,主动了解学生的要求,及时回答和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和困难,引导和化解矛盾,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三、结语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构建科学的、创新的学生管理体系是其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传统单一式学生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发展的需求,在创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大背景下,新型人性化学生管理时代已经来临。如何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学生管理中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探索建立和谐的学生管理体系并在实践中创新,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长期课题,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适应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再促进社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内在要求。

[1]耿华昌.和谐校园视野中的大学生权利保障机制[J].江苏高教,2008,(3).

[2]孙明福.闲暇视野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J].教育探索,2009,(10).

[3]李莉.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内涵与路径的理论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辅导员管理工作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