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车族”变成“有病族”

2011-03-25 01:59任庆兰
人人健康 2011年6期
关键词:司机

任庆兰

随着中国私家车数量的逐年增加,汽车对于中国百姓来说早已不存神秘感。很多人受惠于它的方便之处,行必开车,有时短短几分钟路程也要开车前往,几乎忘记了自己的双脚还有行走的功能。这种对车辆的过度依赖,在不知不觉中让不少“有车族”变成“有病族”,生活指数上升,健康指数下降,不知不觉间,汽车带来的“副产品”越来越多。

心脑血管疾病

驾车时由于精神紧张,且长期接触噪声、振动、一氧化碳等职业性有害因素,易引起植物神经功能混乱,造成外周和心脑血管收缩、心电传导性改变和心肌缺血性改变。加之司机通常都缺乏运动,血液循环缓慢,所以较容易引发心脑血管问题。定期检查身体,摒弃不良习惯,彻底戒烟,保持理想体重,不可完全以车代步。

糖尿病

驾车时精力必需高度集中,这时,体内肾上腺激素排泄增多,可能导致血糖增高。为了维持血糖平稳,胰岛不得不排泄更多胰岛素来对抗肾上腺素的升高血糖作用。长此以往,胰岛功能将不堪重负,从而发生糖尿病。已经得了糖尿病的司机朋友更要少开车,管住嘴,多活动,勤测血糖。

慢阻肺

最新临床调查表明,长期接触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的尾气和车内的空气污染,会引起呼吸道感染和哮喘。由于病程长、初期症状不明显,所以被很多人忽略,没得到及时治疗,不知不觉病情逐渐恶化,肺功能下降,最终导致肺气肿,形成慢阻肺。司机朋友要记住在堵塞路段不要开窗通风,彼时换进来的是尾气而并非新鲜空气。

痔疮、便秘

司机由于长期久坐,压迫直肠静脉,容易造成静脉血管曲张、扩大,形成痔疮、便秘。记住不要长时间开车,跑长途车时隔两个小时就要到服务区稍做休整,要多喝水,有意识地做肛门锻炼。保持肛门清洁卫生,多吃蔬菜水果。一旦出现痔疮症状,切莫忽视大意,应及早去医院就诊。

前列腺疾病

“有车族”大多练就一番强忍“内急”的本领,不少男司机还经常因长途旅行而喜欢穿耐脏经磨的厚牛仔裤。由于长期久坐驾车,生殖部位局部不透气,血液循环不好,前列腺腺管阻塞,进而造成前列腺慢性充血,引致前列腺炎。尽量缩短开车时间,注意多喝水,尽量不要憋尿。多穿着宽松、棉质的内裤和休闲裤,天冷的时候要注意局部保暖。

关节炎

“有车族”逐渐形成关节“废用性”萎缩退化。有些人甚至因此而体重超标,过重的躯干使关节长时间超负荷支撑,加速了关节磨损。还因过度使用冷气导致关节病多发。车内冷气不要开得太强,更不要直接对着关节吹。最好每小时停车休息几分钟,下车活动活动手脚。

肥胖症

长期开车缺乏必要的运动,容易引起肥胖。一项调查显示,驾车时间每增加半个钟头,其身体肥胖的概率就增加约3%。能走路到达的地方尽量避免开车,多运动、多锻炼。

视力疲劳

车的挡风玻璃板如质量粗糙,高低不平,厚薄不一,就更会加重视力疲劳,应及时解决。开车时间尽可能减少,最好相隔一段时间把车停在安全地带闭目养养神,或停下车后眺望远处绿色植物,或做做眼保健操,以缓解眼部疲劳。

眼疾

夏天太阳光十分猛烈,时间长了会增加泪液蒸发,导致眼干和眼疲劳。另外,紫外线对眼睛伤害也很大,眼内组织因受伤而发病可能导致角膜炎、结膜炎。还可致白内障、视网膜损伤和破坏。防“眼晒”,当然是戴质量好的太阳镜。

肌肉痉挛

汽车的震动会通过方向盘直接传递给人体,长此下去极易导致肌肉痉挛、萎缩,甚至使骨关节发生病变。开车时应戴上驾驶专用手套。此外,可在座位和靠背上垫上富有弹性的垫子。长时间开车应适当活动一下指关节。

听力损伤

开车时应使用低音喇叭,播放音乐音量不宜太大,此外,检查一下爱车,看看是否有故障性噪音产生,如有应尽快修复。如果是长期开车,反复接触强噪声,会造成不可逆性耳聋。

头晕呕吐

长期开汽车空调,浑浊不堪的空气会危害司机健康。夏天开空调,最好每隔一段时间把车窗开启5分钟,让新鲜空气流通。空气好的时候,可选择外循环。

心率过速

研究发现,如果车辆速度超过80km/h,心率会增至每分钟100~110次;车辆行驶速度在120km/h以上时,心率会超过每分钟110次。长时间高速行驶导致心脏长期处于这种紧张状态下,血流放缓,影响心血管功能,容易诱发心脏病。所以尽量不要开快车,且每开车1~2个小时最好休息一会。

腰肌劳损

长期开车易造成腰肌劳损,驾驶时座椅的靠背向后微倾,臀部置于坐垫和靠背的夹角中,确保腰椎受力适度。身材较小者,可买腰垫放于腰后部,使得驾驶过程中腰部始终有支撑。驾驶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震动,在路况不好的路段开车时,要放慢车速。每隔2小时停车休息一下,下车后做几下简单的运动,活动一下筋骨。

颈椎病

开车时首先要选择一个舒适坐姿,等红绿灯时,变动一下坐姿,并用手指相互交叉按摩一下颈部,或者将头部进行四周晃动,多活动一下脖子,以缓解劳损的肌肉。此外,可以买一款合适的汽车头枕放在脖子后,让颈椎处于一种舒适安全的状态。

生育能力下降

久坐开车,会导致血液循环不好,使得前列腺腺管阻塞、腺液排泄不畅,引起阴囊温度增高,而高温对睾丸内的精子形成会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影响生育和性功能。对于女性来讲,长期开车久坐不动会压迫盆腔供血不足,血氧量减少,以致气血循环障碍,导致淋巴或血行性的栓塞,使输卵管不通,也容易引起生育力下降。

超過30岁的男性司机,最好每年做一次男性生殖体检。

肠胃疾病

许多职场人士进食不规律,吃完饭后往往来不及休息一下就匆忙开车出门,这对人的消化系统是非常不利的,长此以往,往往会造成肠胃疾病。还有职业司机——开出租车的朋友们,更是做不到规律进餐,建议在开车的时候,最好带些小点心,实在饿了,就先拿它垫垫肚子,这样既不会饿坏,也使自己在能吃上饭的时候不暴饮暴食。还有一点要注意,刚吃饱饭后尽量不要长时间开车。

腿部肌肉衰老

据医学调查,“有车族”的腿部力量通常比常人差,这表明有未老先衰的迹象。要避免未老先衰,“有车族”必须多参加运动。最好选择全身性的、大肌肉群参与的运动,如跑步。年轻人还可以通过器械来锻炼,进行负重练习,或者打球。年纪大的可以进行有氧跳操、快走、骑自行车和慢跑等。

心理障碍

城市道路拥挤的状况日益严重。每到上下班高峰时,许多“有车族”被堵在几乎走不动的车里,常会出现烦躁、压抑的情绪。一项对汽车驾驶员心理卫生的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司机心理障碍的发生率高达59.8%。其中,长途汽车司机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80%,私家车主则为44.4%。

新车污染疾病

新车到手,爱不释手,但车内总会有很重的味道,有些人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殊不知,这种“新车味道”是汽车内烯材料挥发出的有害气体,长期吸入会有害健康。在驾驶新车的最初几个月,应注意通风换气,尽可能少用空调,不要在车内睡觉或休息。

《人人健康》向“有车族”倡议:每周至少一天不开车

车主朋友们,如果您爱自己、爱自己的车、爱你的城市,就要注意管理好自己的健康,每周保证有一天不开车,让身体得到放松和锻炼,让爱车有个喘息的机会,以延长爱车的使用寿命,缓解交通压力;还可加入低碳一族,为节能减排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可谓一举多得的好事。还等什么?赶快行动吧。

小贴士

许多“有车族”常因工作忙,抽不出时间锻炼,建议可在车里采取以下保健法:

1.干洗腿 双手抱紧一侧大腿根,稍用力从大腿根向下按摩,一直到足踝;然后再从足踝按摩到大腿根,重复数遍。此法可使关节灵活,增强步行能力,预防下肢肌肉萎缩。

2.揉腿肚 两手掌夹紧一侧小腿肚,旋转揉动,每次15~20次;然后换另一条腿揉动。此法能疏通血脉,加强腿力。

3.甩腿 一手扶住物体,上身正直,两腿交替各甩20~30次。此法可预防下肢无力或麻痛、小腿抽筋等。

猜你喜欢
司机
“不近人情”的司机叔叔
英雄的司机
画与理
画与理
拯救司机,英雄归来
滴滴司机都是谁
争做中国好司机
不见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