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析

2011-03-30 12:57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5期
关键词:肌张力高压氧脑病

熊 柳

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儿科,湖北 武汉 43030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窒息后的并发症,可由于各种围产期窒息、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因引起,多病情严重,致残率高,可产生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不可逆性神经功能缺陷,甚至可能导致死亡。本研究通过比较高压氧治疗与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旨在为基层医院有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3月~2011年3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儿科并确诊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134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每组各67例。两组患儿性别、成熟程度、窒息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研究方法

按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支持疗法和控制惊厥、治疗脑水肿等对症治疗;治疗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在患儿生命体征稳定后,使用武汉航舶设计研究所生产的婴儿氧舱,以纯氧加压治疗,加压15 min,减压 15 min,维持压力在 0.05~0.07 mPa 30 min,共 1 h,1次/d,10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情况[1]:患儿意识清楚,肌张力、吸吮反射恢复正常,反应灵敏,判定为显效;患儿意识障碍好转,肌张力改善,吸吮反射可以引出,判定为有效;意识迟钝,肌张力明显减弱,吸吮反射无改善,判定为无效。显效和有效的患儿总数占总患儿数的比例记做有效率。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治疗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两组新生儿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为92.54%,对照组为86.57%。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为儿科常见严重病症,治疗不及时可导致严重的后果。根据新生儿病情不同,可分为轻、中、重度:①轻度:可表现为激惹、兴奋,一般不出现惊厥;②中度:可表现为反应迟钝、嗜睡,吸吮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病情较重者可出现惊厥。影像诊断多异常;③重度:意识不清,吸吮反射消失,常处于昏迷状态,肌张力松软,惊厥频繁,反复呼吸暂停。影像诊断和脑电图明显异常。

临床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以常规治疗为主。也有研究表明,高压氧治疗、药物治疗[2]、亚低温疗法治疗[3]等均为有效治疗方法。本研究给予试验组新生儿常规治疗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新生儿的有效率,试验组有效率为92.5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文献相似[4-5]。

表1 两组新生儿一般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比较

综上所述,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效果好,优于常规的对症、支持等治疗,儿科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方法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确保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及健康。

[1]鲍秀兰.新生儿行为与 0~3 岁潜能开发指南[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366-368.

[2]石晶, 熊英, 母得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药物治疗临床证据[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9):740-744.

[3]Jacobs S,Hunt R,Tarnow-Mordi W,et al.Cooling for newborns with hypoxic ischaemic encephalopathy[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7,(4):CD003311.

[4]黄国盛,卓培培,谭巧红.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1):3026-3027.

[5]杨绍珍,刘红菊.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高压氧治疗的管理体会[J].山东医药,2010,50(7):75-76.

猜你喜欢
肌张力高压氧脑病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型手震颤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高压氧治疗外伤性癫痫的临床效果观察
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放射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