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文明的辽宁省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策略

2011-03-31 04:51
关键词:碳化旅游生态

郑 岩

(大连大学 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基于生态文明的辽宁省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策略

郑 岩

(大连大学 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是指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坚持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科学开发与合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辽宁省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政策的要求、产业的要求、环境的要求.辽宁省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需要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共同参与和密切配合,构建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生态文明;乡村旅游;低碳消费;辽宁省

继工业化、信息化浪潮之后,低碳化浪潮正扑面而来.随着资源环境与旅游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化发展方式成为旅游产业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近年来,辽宁省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方兴未艾.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不仅顺应了全球低碳经济的时代潮流,更是辽宁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引擎.

一、生态文明是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的灵魂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生态文明要求人们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环境.[2]因此,生态文明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的灵魂.在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一方面要严格按照生态规律办事,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另一方面要通过发展低碳旅游进一步优化乡村生态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低碳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

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是指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坚持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原则,科学开发与合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系统,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与环境损害的最小化.[3]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从开发经营的角度来说,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要求乡村旅游开发商与经营者,树立低碳经济理念,运用节能减排技术,做到节约能源、减少排放、降低污染,以尽可能少的碳排放量,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打造绿色环保企业.二是从旅游消费的角度来说,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要求旅游者提高绿色环保意识,践行低碳消费方式,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每一个旅游环节都尽量减少碳足迹与CO2的排放,做乡村生态环境的守护者.三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说,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要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颁布政策法规,制定低碳标准,加强监督指导,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积极参与低碳产品的设计、低碳技能的培训、低碳经营的实践,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总之,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共同参与和密切配合,构建"三位一体"的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模式.

二、辽宁省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的必要性

1.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的时代要求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资源浪费、生态失衡、气候变暖、灾害频发、水土流失加剧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在全球经济发展向低碳经济转型之际,温家宝总理于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代表中国政府向全世界郑重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 GDP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这标志着我国开始全面步入低碳经济时代,积极履行节能减排的历史责任,以实际行动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因此,辽宁省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不仅迎合了低碳经济的时代要求,更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

2.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的政策要求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旅游行业要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实施节能节水减排工程.支持宾馆饭店、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经营户和其他旅游经营单位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实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高效照明改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企业.合理确定景区游客容量,严格执行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4]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旅游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具体规定:各级旅游行政部门要成立节能减排管理机构,实行节能减排准入制度,将节能减排指标作为星级饭店、A级景区年度考核依据,争取5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降低20%.[5]这些政策的制定为辽宁省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提出了规范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

3.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的产业要求

尽管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相比,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态干扰小,但这并不表示旅游业是"零碳排放"产业.[3]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三家机构2007年报告显示,世界旅游发展中的CO2排放量达13亿t,占人类活动全部CO2排放量的4.9%.[6]据测算,2009年我国1.4万家星级饭店全年用电174亿度,用水9.2亿t.其中,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饭店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综合能耗平均值分别为60.87 kg标准煤、47.29 kg标准煤和40.36 kg标准煤.A级景区游客每人次用电量为1.42度,游客每人次用水量为0.17 m3.[5]由此可见,旅游行业节能潜力巨大,减排任重道远.辽宁省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是旅游经济转型的内在要求,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4.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的环境要求

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乡村地区客流车流日渐增加,环境压力日趋增大,"高碳"行为日益增多.在一些乡村,畜禽粪便随处可见,秸秆焚烧现象普遍,废旧塑料、废旧电池造成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规划和开发上追求城市化.有的旅游开发商缺乏科学规划,盲目大兴土木,淡化了"农"的环境,弱化了"村"的氛围,造成景观破坏、水土流失、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二是在经营和管理上追求商业化.为了提高产量,个别企业和农户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有的甚至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导致水质污染,土壤板结,植被破坏.据科学家估计,农业所排放的CO2等温室气体70%都与氮肥使用有关,因为生产化学氮肥需要消耗能源,每生产1 t氮肥至少会排放出4 t CO2.有的经营商为吸引游客眼球,在土特产、纪念品的包装上过度使用非环保材料,不仅浪费了资源,对环境也产生了污染.三是在服务和消费上追求奢侈化.环保意识的缺乏使得乡村旅游活动产生了大量的垃圾和碳排放.有的休闲农庄装修讲究豪华,设施讲究现代,门面讲究排场;有的游客缺乏道德约束随意践踏草地;有的游客不满足于一般的旅游用餐,偏爱大快朵颐,享受饕餮盛宴;有的游客购物过于感性,常常会购买一些不适用甚至根本不需要的商品等.这些旅游奢侈消费环节助长了"高碳"现象的产生,因此,乡村环境的原真性保持与原生态保护客观上要求辽宁省乡村旅游必须走低碳化发展道路.

三、辽宁省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策略

1.政府层面——规划先导、政策向导、宣传倡导

辽宁省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者,要担负起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协调者的作用.第一,坚持规划先导.旅游发展,规划先行.政府部门要认真开展乡村旅游资源的普查工作,做好乡村旅游环境质量评价,加强乡村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水土保持,将低碳元素融入到规划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当中.第二,坚持政策向导.制定优惠政策(如低碳项目优先上马、低碳项目减免税收),加大扶持力度(如建立低碳旅游示范户),健全法规体系(如建立碳排放统计监测体系),构建行之有效的低碳旅游协调和监督机制.第三,坚持宣传倡导.加大宣传力度,倡导低碳消费,培养绿色消费理念,提高节能减排意识.例如,每年5月20日是"全球低碳日",旅游管理部门可以组织大型活动开展乡村低碳旅游宣传,通过举办徒步登山、郊野踏青、环保志愿等活动,鼓励人们参与乡村低碳旅游.又如,旅游宣传部门可以举办低碳旅游宣传标语征集大赛,向社会公开征集低碳旅游宣传标语,遴选出能够充分体现乡村旅游特色、广大游客喜闻乐见的宣传口号,如"徜徉低碳家园、拥抱碧水蓝天""小草给我一片绿、我给小草一份爱""清爽地球靠大家,节能环保我参加""少坐汽车多行走,低碳健康我拥有"等,并将其张贴在旅游景点宣传栏上,扩大乡村低碳旅游的影响力.

2.企业层面——生态主导、经营引导、服务诱导

乡村旅游开发商是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的实践者,肩负着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重任.一要坚持生态主导.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要遵循"根植大地,师法自然"的建筑设计理念,建设生态停车场和生态厕所,配置生态垃圾桶,使旅游设施与生态环境相融合.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要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和LED照明设备,采用沼气或新醇基低碳环保燃料进行烹饪、取暖等.二要坚持经营引导.乡村景区应当严格控制或禁止环保不达标的机动车辆进入景区,积极推广使用电力、畜力和人力等节能低碳的交通工具;控制好环境承载量,特别是在旅游旺季,应当预约和限制客流;将乡村旅游商品的塑料包装改成可降解材料包装;开展"低碳积分兑奖"活动,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的各种低碳行为可以获得相应积分和奖励.三要坚持服务诱导.乡村旅游企业可以通过提供低碳服务,诱导游客参与节能减排活动.在住宿方面,推行"绿色客房"项目,鼓励客人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在卫生间放置节水提示牌,洗浴时间不超过15 min;在床头柜上放置温馨提示卡片,提示客人可以选择不需要换洗服务,睡觉前关闭所有电源,手机和电脑充电结束后及时拔去插头.[7]在娱乐方面,设计和开发低碳环保的乡村体验旅游项目.譬如,请农业技术人员传授花卉养护知识、绿色果蔬培育技巧、绿色食品烹制技术等,让游客在体验农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获得绿色、环保、健康、低碳的生活常识.

3.社会层面——村民辅导、员工教导、游客疏导

社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人人低碳一小步,乡村低碳一大步.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不仅要从技术层面、制度层面上着眼落实,而且还应在每一位乡村居民、服务员工、来访游客的生活层面和消费层面上着手实施.

第一,坚持村民辅导.旅游低碳化,村民是后盾.乡村社区可以成立低碳旅游志愿服务队,深入百姓农家,开展低碳知识辅导,发放低碳知识资料,普及低碳消费知识,营造低碳生活氛围.在这方面,辽宁省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内先进经验."中国最美乡村"江西婺源,以低碳理念引领乡村旅游发展,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已成为乡村百姓的日常生活能源.享有"中国生态第一村"美誉的浙江省奉化市滕头村,成立了全国首家村级环保委员会,帮助和辅导村民开展低碳环保活动,建设优美生态环境,成为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唯一乡村馆.

第二,坚持员工教导.旅游低碳化,员工是关键.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要教育员工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活动,发挥对游客低碳消费的示范导向作用.例如,开辟低碳知识宣传栏,举办以低碳为主题的讲座,定期对员工进行节能减排技能培训;在员工中开展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的活动,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等不良现象;在办公室,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冬季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白天清扫客房时尽量采用自然光,清扫卫生间时尽量关闭房间照明;[7]提倡员工尽可能多走楼梯、少乘电梯;成立员工"绿色行动小分队",开展督导检查.

第三,坚持游客疏导.旅游低碳化,游客是先锋.低碳环保不仅是一种责任,还是一种态度.乡村旅游管理者与经营者要发挥对游客的教育疏导作用,引导游客自觉践行低碳旅游方式,做一名"一心一意"的低碳旅游者."一心"即增强低碳环保责任心,"一意"即提高低碳环保意识.例如,可在旅游景区入口等重要场所树立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做好旅游旺季客流疏导工作,密切关注游客动态,灵活调控游客数量;提倡游客自带垃圾袋和旅游必备用品,自觉回收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垃圾;通过植树等措施进行"碳补偿".例如,开展植树赠门票活动,鼓励游客种植"青年林""新婚林" "生日林""成人仪式林"等各类主题纪念林,[8]以此来补偿自己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达到改善乡村生态、保护乡村环境的目的.

总之,作为旅游产业链条的重要环节,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管理部门应有机联动,形成合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机制,推动辽宁省旅游业持续、健康、又好又快发展.

[1]王礼全.发展"生态经济"构建贵州"生态文明"[J].中国经济周刊,2008(35):21-22.

[2]黄爱莲.生态文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N].广西日报,2008-07-08(8).

[3]石培华,冯 凌,吴 普.旅游业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政策技术体系与实践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3-4.

[4]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EB/OL].(2009-12-03)[2010-12-10].http://www.gov.cn/zwgk/2009-12/03/content-14795 23.htm.

[5]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旅游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旅办发[2010]80号)[EB/OL].(2010-06-09)[2010-12-10].http://www.cnta.gov.cn/html/ 2010-6/2010-6-9-16-4-84384.html.

[6]王 娟.低碳化:旅游业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N].中国旅游报,2009-09-23(11).

[7]朱 珊.低碳风猛,酒店业挺身绿色[N].环球时报,2010-06-01(10).

[8]张明灿,周彦波.低碳游引领淅川生活时尚[N].中国旅游报,2010-05-12(13).

Lowcarbonize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rural tourism in Liaoning Province based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ZHENG Yan
(College of Tourism,Dalian Univ.,Dalian 116622,China)

Low carbonize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refers to persisting in the reduce-reuse-recycle principle of circular economy,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rural tourism resource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rural tourism.Low carbonize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Liaoning Province is the requirements of times,policy,industry and environment.It depends on the joint participation and close cooperation of tourists,tourism enterprises and tourism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trinity model of developm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rural tourism;low carbon consumption;Liaoning Province

1671-7041(2011)03-00018-03

F592.731

A*

2011-01-05

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2010lslktjjx118)

郑 岩(1967-),男,辽宁大连人,副教授; E-mail:szhyld@126.com

猜你喜欢
碳化旅游生态
碳化对飞灰稳定化加药量测评的影响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旅游
唐山市出口贸易低碳化发展策略
生态
大型筛板碳化塔的研究与应用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一种连续碳化反应装置及应用其制备超细碳酸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