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Catenin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1-03-31 11:46刘兰华泰兴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泰兴2254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5期
关键词:样变细胞质内瘤

刘兰华 (泰兴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泰兴225400)

宫颈癌发病率居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首位,近年来年轻宫颈癌患者有明显增加趋势,其死亡原因多是肿瘤的转移、复发。近年来虽然应用包括基因治疗在内的各种疗法,但效果都不尽理想。研究者一致认为治疗的关键环节是找到触发其发生发展的始动因素,采取针对性靶向治疗。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多个信号转导途径的改变都发挥着作用,目前倍受关注的是Wnt/β-连环蛋白 (β-Catenin)信号转导途径。此途径的改变在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已较明确,在其他恶性肿瘤如肝癌、胃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肾母细胞瘤中的改变也显示出重要意义,研究表明此途径改变可能是肿瘤发生的共同途径[1]。因此,深入了解该途径的特点及其在宫颈癌中的变化对于宫颈癌的靶向治疗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观察β-Catenin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变化,有利于发现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泰兴市人民医院2007年8月至2008年12月间宫颈鳞癌标本30例,患者年龄30~64岁,中位年龄43.5岁,手术方式主要为宫颈癌根治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根据2000年再次修订后的国际妇产科联盟 (FIGO)提出的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Ⅰ期19例,Ⅱ期11例;淋巴结转移者10例,无淋巴结转移者20例;病理分级,Ⅰ级7例,Ⅱ级14例,Ⅲ级9例。同期宫颈上皮内瘤样变50例,患者年龄26~59岁,中位年龄41.2岁,其中CINⅠ16例、CINⅡ15例、CINⅢ19例。同时选取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后的正常宫颈组织24例作为对照组 (术前宫颈外观光滑且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正常),患者年龄36~55岁,中位年龄44.5岁。

1.2 方法

1.2.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标本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制作腊块。标本腊块以4μ m连续切片,用防脱片剂多聚赖氨酸处理过的载玻片捞片,置烤箱60℃,120min;切片常规脱蜡,PBS洗 3次×3min;根据每一种抗体的要求,对组织抗原进行相应修复,本实验中两个指标均采用高压锅加热修复,室温自然冷却后,PBS洗3次×3min;滴加按一定浓度稀释的一抗0.05ml(β-Catenin鼠抗人单克隆抗体购自北京中山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即用型),4℃冰箱孵育过夜;冷PBS洗3次×3min,滴加即用型广谱二抗0.05ml,室温孵育30min;冷PBS洗3次×3min,DAB显色;苏木素轻度复染,自来水返蓝15min,逐级脱水,透明,封片。

1.2.2 结果判断标准及方法 每例在显微镜下随机选择10个高倍镜视野 (×400),每个视野各计数100个宫颈鳞形上皮细胞观察,β-Catenin染色判断标准按照Richmond等[2]的方法:以正常组织细胞上皮细胞染色强度和方式为对照,正常组织细胞β-Catenin表达呈清晰的棕黄色染色,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细胞-细胞连接处的细胞膜,如大于或等于90%的肿瘤细胞与正常粘膜上皮细胞免疫染色相同,则为阳性表达;如阳性染色肿瘤细胞数少于90%或出现异位性表达(细胞质着色或胞核着色),则为阴性表达。

1.3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四格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β-Catenin在各组织中的表达

正常宫颈上皮β-Catenin表达呈清晰的棕黄色,阳性表达率为87.5%(21/24),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膜,仅少数标本有极弱细胞质染色 (3/24),未见细胞核表达;宫颈上皮内瘤样变β-Catenin阳性表达率为58.0%(29/50),阴性表达21例中多数为细胞质表达 (19/21),少数标本 (CINⅢ中的2例)有核染色 (2/21);宫颈鳞癌β-Catenin阳性表达率仅6.7%(2/30),阴性表达28例中细胞质 (12/28)和细胞核 (20/28)表达明显增加,有2例同时有胞浆和胞核表达,结果显示正常宫颈组织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P<0.05)、宫颈鳞癌 (P<0.01)β-Catenin阳性表达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与宫颈鳞癌β-Catenin阳性表达率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 (P<0.01)。

2.2 β-Catenin在不同病理分级CIN中的表达

β-Catenin阳性表达率在CINⅠ级中为87.5%(14/16),CINⅡ级中为40.0%(6/15),CINⅢ级中为47.4%,(9/19),三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表达中显示CINⅠ级组与CINⅡ-CINⅢ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即宫颈癌前病变中β-Catenin的阴性表达在低度病变 (CINⅠ)与高度病变 (CINⅡ-CINⅢ)中存在明显差异 (P<0.05),在低级别上皮内瘤样变的宫颈组织中,β-Catenin主要表达于细胞膜 (14/16),仅有 2例在细胞浆表达,无细胞核表达,在高级别上皮内瘤样变中,β-Catenin阴性表达明显增高,阴性表达病例主要表达于细胞质 (13/15),仅有2例存在细胞核表达。

2.3 β-Catenin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在宫颈浸润癌病例中,β-Catenin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组织分化程度、肿瘤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 (P>0.05),见表1。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正常宫颈粘膜β-Catenin主要为阳性表达,表达于细胞膜,而宫颈上皮内瘤变胞质主要为阴性表达,宫颈癌主要为胞质/胞核阴性表达,三者阴性表达率分别为 12.5%、42.0%、9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低级别上皮内瘤样变的宫颈组织中,β-Catenin主要为阳性表达,在高级别上皮内瘤样变及宫颈癌中,β-Catenin阴性表达明显增高,宫颈癌多伴有细胞膜表达缺失,提示β-Catenin从胞膜到胞核的表达变化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可能是宫颈癌发生的早期事件。HAO等[3]以免疫组化方法发现结直肠瘤、瘤旁正常黏膜和癌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β-Catenin表达,正常粘膜为胞膜阳性表达,腺癌和癌组织有不同程度的胞质和胞核阴性表达,阴性表达程度随上皮异型增生程度的增高而增高。Pirinen等[4]对261例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显示,β-连环蛋白的阴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上述研究结论均与本研究相符。

Correa[5]的流行病学和组织病理学研究显示,宫颈癌的演变过程从异型增生到浸润性癌是一个连续的组织学事件,根据此模式,宫颈上皮异型增生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早期宫颈癌中,40%~100%与中至重度异型增生相关,提示异型增生可能导致宫颈癌形成[6]。本研究低级别上皮内瘤变CIN中β-Catenin细胞膜阳性表达率87.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中β-Catenin阳性表达率降至55.8%,阴性表达主要在细胞质,宫颈浸润鳞癌β-Catenin阳性表达仅6.7%,高分化鳞癌阴性表达主要于细胞质,中、低分化鳞癌阴性表达主要于细胞质和细胞核。提示β-Catenin的表达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宫颈上皮组织的恶变程度,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在一定程度上己具备宫颈癌的某些特征。

上述研究表明,在正常宫颈粘膜—宫颈CIN—宫颈癌组织中,β-Catenin异常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检测β-Catenin的表达情况可能有助于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但具体机制仍待进一步研究。

[1]Lustig B,Behrens J.The Wn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ts role in tumor development[J].J Cancer Res Clin Oncol,2003,129(4):199-221.

[2]Richmond P J M,Karayiunnakia A J,Nagafuchi A,et al.Aberrant E-cadherin and alpha-catenin expression in prostate:correlation with patient aurvial[J].Cancer Res,1997,57(8):3189-3193.

[3]Hao X,Tomlinson I,Ilyas M,et al.Reciprocity between membranous and nuclear expression of beta-catenin in colorectal tumours[J].Virchows Arch,1997,431(3):167-172.

[4]Pirinen R T,Hirvikoski P,Johansson R T,et al.Reduced expression of alpha-catenin,beta-catenin,and gamma-catenin is associated with high cell proliferative activity and poor differentiation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J Clin Pathol,2001,54(5):391-395.

[5]Correa P.A human model of cervical carcinogenesis[J].Cancer Res,1988,48(13):3554-3560.

[6]Siddiqui N H.T umors of the cervix[J].Arch Pathol Lab Med,2000,124(8):1242.

猜你喜欢
样变细胞质内瘤
动物细胞里的成员
p16/Ki-67双染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病变中的应用
CT平扫加增强扫描对子宫肌瘤的诊断效果分析
宫颈糜烂样变患者60例临床疗效观察尝试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节水抗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沪旱7A 的选育与利用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研究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坛紫菜细胞质型果糖1,6-二磷酸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