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己主义的申张:严复对近代中国经济伦理转型的贡献

2011-03-31 22:53郑双阳
关键词:伦理观利己主义伦理思想

郑双阳

(福建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350007)

合理利己主义的申张:严复对近代中国经济伦理转型的贡献

郑双阳

(福建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350007)

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是中国经济伦理思想近代转型的时代背景。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倡扬利己合理、宣传争取个人利益正当是新兴资产阶级用以对抗封建传统经济伦理的主要思想工具。合理利己主义道德正当性的崛起和确立,是近代经济伦理转型的主要内容之一。严复深刻批判了封建传统经济伦理思想,巧妙地利用西方功利主义原则、进化论原理和自然人性论,深刻地论证了合理利己主义的道德正当性,申张了合理利己主义。对合理利己主义的申张是严复对近代中国经济伦理转型的主要贡献。

合理利己主义;经济伦理;近代转型;严复

一、社会背景

史学界认为,判断中国进入近代史阶段的主要依据之一是生产方式的近代转变,即由封建的自然经济向近代资本主义经济转变。有学者提出“近代演变可以叫做资本主义近代演变”;[1](P27)甚至有学者认为“脱离资本主义谈近代演变,正如离开市场谈商品一样,在理论上是不可思议的,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2](P179)可见,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演变是中国近代社会演变的重要内容之一,近代中国正是处于封建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交替、过渡的关键时期。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产生于经济生活中的经济伦理必然与生产方式转型相适应,也处于转型阶段。可以说,近代中国经济伦理转型就是在近代中国生产方式发生更替的时刻展开的。因此,中国处于由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关键时刻是近代中国经济伦理转型最主要的时代背景。换而言之,中国近代史主要指的就是中国处于封建自然经济受到内生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以及外来资本主义侵入的双重冲击之下而逐步走向解体的历史。虽然两股资本主义力量在引导国家走向何处去的方向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封建主义经济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主线。

正是由于两股资本主义力量在推动中国发展目的和方向上的差异,国人除了要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外,还要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强大自身来反对外来资本主义的入侵,因而近代国人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过程中,又肩负着保国存种、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王玉生指出“自然经济的解体、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国家危亡与救亡自强运动的风起云涌……这些新的变化表明新的社会政治经济利益结构或格局的形成。”[3](P89)这段分析和阐述,比较准确地概括了近代中国经济伦理转型时的社会状况,并指出了其发展的原因和态势。如王玉生所言,新的社会秩序需要新的价值观和伦理规范的支持才能够具有价值合理性进而维持下去,并且新的社会利益结构必须纳入一个合理的价值框架中才具有现实性,即决定新的利益格局的,新的经济基础需要新的经济伦理的支撑才具有进一步发展的力量,因为经济伦理机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之一,[4](P34)是“动力生产力”。[5](P84)那么,相对于旧的经济伦理,新的经济伦理到底具备了哪些特质,从而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呢?而旧的经济伦理又在哪些方面束缚了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呢?

二、经济伦理的近代演变

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自然经济是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因此“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是与封建自然经济相适应的、在中国古代社会中长期被意识形态化的那部分经济伦理思想和观念,是指大一统的封建专制主义政治经济结构在经济伦理上的价值取向和原则”。[6](P4)由于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加上历代统治者的强制和封建教化的引导,封建传统经济伦理在漫长的时期内一直是中国经济伦理的主流。

发源于诸子百家思想、吸收佛道两家思想传统的封建经济伦理,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勤劳节俭、重本抑末、黜奢崇俭为主要内容的伦理思想,“其根本特征是德性主义和整体主义的,亦即在经济与伦理的关系上的道德礼义至上,道德价值是一切经济行为善恶的最终评判标准;在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上,它是封建国家或皇帝的、宗族的利益至上。具体一点,就是‘贵义贱利’的义利观(营利观、公私观),‘重本抑末’的本末观,等级‘均无贫’的贫富观,‘黜奢崇俭’的奢俭观,国家干预经济以维持按礼制等级‘均平’的经济管理观等等。其核心内容是对利欲甚至理性营利欲望和行动的道德合理性的否定。”[6](P4-5)

毋庸置疑,上述产生于封建经济活动中的传统经济伦理思想,其主要功能就是维护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因而也成为历代封建政府大力提倡的官方经济伦理思想。当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发展的时候,必然对崇尚机器化大生产、提倡自由经济、开放经济链条的资本主义产生束缚作用。而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于其先天与封建经济的冲突并且肩负着保国存种、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在其发展进程中必然对封建经济伦理思想产生强劲的反弹和冲击,最终必然要实现颠覆封建传统的经济伦理的任务。事实上在近代中国,也只有这样颠覆性的变革才能冲破人们脑袋中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思想,为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扫清障碍,从而使得中国走上富强的发展道路。要做到这一点,则首先必须从安身立命的原则入手,把封建传统贵义贱利的思维习惯和自给自足的经济行为转变过来,引导国人走上合理追求个人财富的道路,激发全社会生产和创富的能力。在外来资本主义入侵之前,这一转变已经初露端倪;外来资本主义入侵之后,在保国存种、振兴中华的忧患中,在发展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壮大国家实力以抵抗外敌入侵的强烈要求的推动下,这一转变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国的经济伦理思想开始产生巨大的变化,其主要内容就是合理利己主义的崛起和对争取个人利益正当性的确认以对抗封建传统的经济伦理。这个过程就是经济伦理的近代演变和转型的过程。

王玉生认为,中国经济伦理思想的演变和转型不仅有对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潮经济伦理思想的接续,而且还经历了与近代知识分子所引进的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融合与升华。新兴资产阶级对拥有财富的渴望、保护财产意识的觉醒伴随着对外敌入侵的厌恶以及亡国灭种的深刻忧患,促使知识份子发起了对封建传统经济伦理思想最深刻的否定与批判运动。[6](P15-48)严复是近代中国引进西方各种伦理思想的杰出代表,“一方面直接输入了一些新的资本主义的经济伦理思想,成为中国近代经济伦理思想的新因素;另一方面促使或多或少受西方近代伦理思想影响的中国人对传统经济伦理进行反思,又成为中国近代经济伦理思想的新元素”。[6](P35)

可以说,近代一批经过西方科技和学术洗礼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大力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伦理并将其融入到中国的经济思想中,在促进了经济伦理思想的近代演变和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严复来说,真正使他在经济伦理的近代转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的是其所引进的天演进化思想。顺承着百日维新对封建主义根基的撼动,天演进化思想在中国引起来一场思想上的变革,严复刚好借助天演进化原理的影响在经济伦理观领域发动了一场深刻的、带有根本性意义的经济伦理变革。这种变革之所以深刻,是因为严复让人们了解到了两方面的事实:一方面是他指出了中国贫穷落后与封建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关系,对封建传统思想进行了深刻批判;另一方面他向人们展示了进化论对西方社会经济发展巨大的推动作用,引导人们深入思考中国富强必须走什么的道路。

三、严复对近代中国经济伦理转型的主要贡献

可以说,严复推开了一扇面向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窗,引起了近代国人的深刻反思和觉醒。严复也在反思,他反思的第一步是发起对封建传统的经济伦理观的批判。为了达到解放人们的思想、激发普通民众生产和创富能力从而实现强民富国理想的目的,他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新式的经济伦理观并加以倡扬。严复的经济伦理思想是多方面的,任丑、范芳琼认为严复在义利观、贸易观、奢俭观上有着自己的见解;[7](P11-14)李瑞清认为严复对中国传统的陈旧观念进行深刻反思后,培育出独特的经济伦理思想并且在义利观、自由观、本末观、奢俭观、竞争观、贫富观上有着独特的见解;[8](P74)王玉生认为严复在公私观、产权伦理、营利观、本末观、贫富观、奢俭观上有着比同时代知识分子更完整的阐述和更深刻的理解。[6]深入研读上述研究者的文献,对照近代经济伦理演变的过程中新经济伦理原则确立的主要内容,①王玉生认为,近代经济伦理的近代演变促使“重义灭利”、“重义非利”论暂时事过境迁,以道德是非为标准的经济伦理原则得以打破,功利主义原则得以确立,合理利己主义原则得以确认。笔者认同这个观点,并据此推论合理利己主义原则是近代经济伦理中的基础性的原则。笔者认为在严复对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的反思和重塑的过程中所提出的诸如义利观、公私观、产权伦理、本末观、自由观、竞争观、贸易观、营利观、贫富观、奢俭观等经济伦理思想均衍生自基于天演进化原理的合理利己主义原则。因此,基于天演哲学及进化论的立场批判中国传统封建的经济伦理、揭露其有害性以及伸张和确立合理利己主义,是严复对近代中国经济伦理转型最主要的贡献。

(一)对中国封建传统伦理的批判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封建统治者宣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以天子自居,灌输给民众君主天生就是万民主宰的思想,要求大众遵循天意,接受统治。与之相适应,中国历朝的封建统治者长期利用和沿袭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儒家伦理观,以维护封建统治理性。儒家伦理观认为个体求利就是不义、求义就不能求利,提倡民众求义不求利,强调人们应当保持对封建国家的忠诚、恪守子民该有的职责、多为统治者做奉献,而少考虑或不考虑自己的个人利益。一代代的儒学宗师对这方面均有经典论述:孔子认为求利者是小人而求义者是君子,强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9](P123)孟子也有“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14](P1)的言论被记载下来;汉代董仲舒在《汉书·董仲舒传》中有“夫仁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15](P407)这样的记载;而明代朱熹则以先知的口吻警告世人“循天理,则不求利而事无不利;循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已随之”,[10](P292)直言不讳地提倡“存天理,灭人欲”。

严复批判中国封建传统的伦理观,他说:“孟子曰:‘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董生曰:‘正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泰东西之旧教,莫不分义利为二涂。此其用意至美,然而于化于道皆浅,几率天下祸仁义矣。”[11](P77)严复认为封建传统的伦理观把义、利对立起来,是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借圣人之言将淡薄名利、安贫守命的美丽谎言灌输给人们,用对封建统治者愚忠的、虚伪空洞的“义”麻醉了社会个体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压抑了社会个体对关系到自己生存发展的“利”的努力争取,这违反了天演进化原理和社会发展的规律,阻碍了社会进化的步伐。严复还猛烈抨击封建传统伦理所固有的弊端,他认为封建传统伦理人为地把义和利割裂开来,压抑了作为社会个体的个人的自由发展,长期占统治地位和思想主流的封建传统的伦理观甚至是阻碍近代中国社会进化的祸害,“治化之所难进者,分义利为二者害之也。”[11](P77)

封建统治者对民众的麻醉和控制是明显的,翻阅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不难发现,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封建统治者一方面通过发挥国家制度的职能和强化国家机器的功能,从制度入手扼杀了个体争取自由自主的可能;另一方面在意识形态的层面上利用自己对国家言论的控制,通过大力推广封建伦理观堵住了民众自由自主的思想从而建造起了一堵维护自己统治的思想的铜墙铁壁。严复认为封建伦理观导致了“天下有浅夫,有昏子,而无真小人。”[11](P77)而这恰好就是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在个体方面上的根源: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封建伦理观造就了一大批愚弱麻木、目光短浅、自私自利的国民,由于思想上无法摆脱封建“义”的观念的束缚,国民在争取自己利益的时候必然无法心胸坦荡、光明正大,而是在道貌岸然的外表下假仁假义、遮遮掩掩地干着损人利己的勾当,从而发展出不健康的、猥琐卑劣的心灵,这就是严复所强烈批判的。他认为封建传统伦理观的抑利崇义,在道德层面否定了个体为生存和发展努力争取自己利益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压抑了人们的自由发展。对比西方社会,自进化论产生以后“非谊不利非道无功之理,洞若观火。”[11](P77)整个西方社会风气开始转向,以自己力量努力争取自己生存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的“真小人”受到肯定和尊重,民众的竞争意识被解放出来了,在争取自由、努力拼搏的过程中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国富民强。

(二)合理利己主义的申张

基于对封建伦理观的批评,严复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改造封建传统的伦理观。田薇、胡伟希认为严复“在进化论观念的影响下,他从人类生活行为的实然引申出道德生活的应然……他的思想成为中国伦理学史上的转折点,塑造了中国近现代伦理思想的基本品格。”[12](P59)详细翻阅严复的相关文论,笔者发现严复主要是引用西方趋乐避苦自然人性论和合理利己的功利主义这两项西方资产阶级的伦理原则以对中国传统经济伦理进行给他改造。

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严复认为快乐或幸福是人生追求的最终目标、趋乐避苦是人性最根本的一个方面,“有扣于复者曰人道以苦乐为究竟乎?以善恶为究竟乎?应之曰:以苦乐为究竟。”[13](P1359)他强调“人道所为,皆背苦而趋乐”。[13](P1359)他认为从人的行为本身来看,善恶并不是行为的动机,而苦乐才是行动判断的标准;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总是喜欢有利的事而避免带来损失的事情,给他带来利益和快乐的行为就是善,而给他导致痛苦和损失的行为就是恶;趋乐避苦是“人道”即人类的天性,因此个人为了幸福追求自己的利益也就无可厚非了。这是典型的以趋乐避苦的自然人性论为中心的德行观,这种德行观是西方资产阶级借助自然人性是“天赋”的观点将个人为自己利益奋斗合法化、正当化,显然严复吸收了这个观点并加以提倡,以反对封建伦理观。

然而,提倡以利益为标准判断行为的善与恶很有可能将大众的思维引导上极端个人主义的道路,必须在思想上加以预防。对此,严复提出“自乐”、“众乐”的概念,并论证了“善恶则以苦乐之广狭为分”[13](P1359)的观点。严复说到:“故人或终身汲汲于封殖,或早夜遑遑于利济,当其得之,皆足自乐,此其一也。且夫为人之士,摩顶放踵以利天下,亦谓苦者吾身,而天下缘此而乐者众也。使无乐者,则摩放之为,无谓甚矣。”[13](P1359)他认为人道快乐或幸福分为“自乐”和“众乐”两种,不同的人追求的是不同的“乐”。终日争取加官进爵、投身于利益追逐过程当中的人,一旦兑现所获得的满足就获得了“自乐”;而另有些人为了众人的利益“摩顶放踵”,他们实现目标后取得的快乐的就是“众乐”。因为人类趋乐避苦动机的作用,追求“众乐”也是人类的一种自觉活动。然而,仅为个人利益而狗苟蝇营的是狭隘的“乐”,虽然其正当性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并不能称之为“善”;只有那些为了“众乐”而孜孜不倦、上下求索的行为才是“善”。因此,严复提倡“众乐”、充分肯定“众乐”,并且认为人们起初是追求“自乐”,随着社会的天演进化,人们最终会为了“自乐”而做大量增进“众乐”的行为,当“自乐”和“众乐”合二为一,盛世就来临了,“然宜知一群之中,必彼苦而后此乐,抑己苦而后人乐者,皆非极盛之世。极盛之世,人量各足,无取挹注,于斯之时,乐即为善,苦即为恶,故曰善恶视苦乐也。”[13](P1359)这是社会由初级到高级发展的天演进化的过程,是合理利己主义推动下的必然结果。

以上严复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对合理利己主义进行了有力地论证。严复以趋乐避苦为伦理中心和行为判断标准的思想包含着近代西方幸福伦理学的内涵,近代西方幸福伦理学又是西方功利主义的起源之一,而功利主义又是亚当·斯密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之一。①功利主义认为,人们在争取自己的利益的过程中客观上也会增加别人的利益,并不一定都是损人利己的。因此,功利主义提倡人们要把争取自己的利益和尊重、增进别人的利益统一起来,这样就可以增进整个社会总体的利益。亚当·斯密关于交换促进交易双方利益增加的经典论证,其思想和功利主义的原理有共通之处,后来的比较优势理论的思想起源亦可上溯到功利主义那里。实际上,严复大力提倡功利主义伦理观是一举两得的,一方面他阐述和申张了合理利己主义的正当性,另一方面为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打下了伏笔。在《天演论》按语中,严复对功利主义亦有的论述。在相关的部分,严复提出了人们为实现个人利益而“入群”的说法,“盖人之由散入群,原为安利,其始正与禽兽下生等耳,初非由感通而立也。夫既以群为安利,则天演之事,将使能群者存,不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善群者何?善相感通者是。然则善相感通之德,乃天择以后之事,非其始之即如是也。其始岂无不善相感通者?经物竞之烈,亡矣,不可见矣。”[13](P1347)可以看到,严复还将天演进化的原理与功利主义原则巧妙地结合起来,精辟地论证和阐述了追求个体利益是遵循天演进化规律的观点,从哲学的高度上对合理利己主义进行了有力的申张。

小结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在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中,中国传统的、以农业生产为经济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封建主义经济伦理在向近代西方学习先进经验风气的带动下,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所带来的以工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伦理的冲击下,逐步发生了转型。作为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的严复,以合理利己主义的为思想基础,在不同的文论中对新式的、具有资产阶级思想倾向的义利观、奢俭观、自由观、贫富观等进行了深入地阐述,形成其独特的、带有西方色彩的近代资产阶级经济伦理思想,为中国经济伦理思想引进了新的元素,推动了中国近代经济伦理的转型。严复关于合理利己主义的诸多观点,随着《天演论》和天演进化哲学思想的传播,引起了人们热烈的响应和积极的反思,为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徐泰来.中国近代史记(上)[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

[2]高翔.论清前期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2000,(4).

[3]王玉生.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近代演变初论[J]伦理学研究,2005,(4).

[4]黄海涛.试论经济伦理的历史类型及其普遍价值[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5]王小锡,等.中国经济伦理学20年[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王玉生.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近代演变[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7]任丑,范芳琼.论严复的经济伦理思想[J].攀枝花大学学报,1999,(12).

[8]李瑞清.论严复的经济伦理思想[J].探索与争鸣,2008,(8).

[9]李泽厚.论语今语·里仁[M].北京:三联书店.2004.

[10]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95..

[11]严复.原富(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2]田薇,胡希伟.略论严复的天演论道德观及其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突破[J].教学与研究,2005,(7).

[13]严复.天演论[A].王栻,主编.严复集[C].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

[14]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15]袁长江.董仲舒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郑双阳(1976-),男,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007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

猜你喜欢
伦理观利己主义伦理思想
世界上不是只有利己主义一条路可以走
精致利己主义的欺骗性及其批判
论精致利己主义对青年使命担当意识培养的危害及化解策略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以儒为本与因时之变:颜之推的家庭社会伦理思想论
彼岸与此岸:门罗《好女人的爱》中的加拿大相对主义伦理观
两方对特殊教育人文关怀的伦理思想
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道德”理念
黑格尔财富伦理观述论——兼论社会转型期国民财富观的问题与重构
欧茨小说《大瀑布》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