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英语学习者中介语僵化现象研究述评

2011-04-07 20:30陈楚雄
关键词:书面语成因学者

陈楚雄

我国英语学习者中介语僵化现象研究述评

陈楚雄

国内中介语僵化现象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多种理论下的僵化的成因研究、学习者书面语僵化研究、学习者口语僵化研究和不同群体的学习者中介语僵化研究四个方面,但同时国内的僵化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僵化研究;研究内容;研究群体;回顾;思考

一 引言

对二语学者中介语的研究,历来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研究热点,备受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在中介语的研究中,僵化现象也是学者们研究的一大热点。国内学者对中介语僵化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研究成果颇丰。因此,有必要对此领域的研究成果作一总结,以便更好的促进英语教学。本文通过“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点分析了2000年至2009年这十年期间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中介语僵化现象研究的论文,对国外的相关成果也有所涉及,旨在对国内的中介语僵化现象的研究进行回顾与思考。

二 研究回顾

十年来,对中介语僵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多种理论下的僵化的成因、学习者书面语僵化、学习者口语僵化和不同群体的学习者中介语僵化。

1.僵化成因。

自从Selinker(1972)首次提出“语言僵化”的概念以来,关于僵化的成因,学者们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国内学者从多种理论的视角出发,对其成因进行了有益的探讨。陈慧媛(1999)首先对僵化理论及其成因进行了引进和介绍。张雪梅(2000)从Johnson的技巧模式和Tomlionson的技巧模式出发,从认知角度对僵化成因进行了分析。她认为语言习得类似于技巧习得,其实质为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换,僵化的产生源于陈述性知识的不足,影响中介语向程序性知识的转换。高文成、梅德明(2007)以“完全迁移和完全可及假说”为前提,在乔姆斯基的“原则与参数”的理论框架下,借助中国学习者语言语料库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L2输入的巩固度低于第二类和第三语言项目的参数阈限值,导致新参数在于旧参数的竞争中失败,从而产生僵化。王学成、王凤鸣和张芬(2007)从心理语言学的视角分析了词汇僵化的形成。词汇心理表征分为形式阶段、母语词条媒介阶段和外语融合阶段三个阶段,因缺乏高质量的语言输入和语言加工,词汇心理表现在进入第三阶段前就停滞不前,导致了僵化。胡艳芬、窦伟伟(2009)从信熵理论出发,分析了信息与语言的关系以及信息与熵的联系,得出了信熵增加导致了僵化的出现。

国内学者运用多种理论,从多种视角分析、论证了我国大学生中介语僵化的成因。然而,僵化的成因错综复杂关于僵化现象的认识,随着学者们研究的深入,认识也更加深刻、完善(陈楚雄,2008)。

2.学习者书面语僵化。

国内学者对书面语僵化的研究,主要以大学生的作文为依据,研究了书面语僵化的情况。

龙娜娜(2009)以48名大一新生的作文文本为依据,并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书面语僵化状况。研究发现:大一学生各方面的语言项目都已僵化,且具有一定的顽固性;但不能将其第一位永久性僵化(fossilization),只能视为暂时性僵化(stabilization)。王顺玲、张法科(2008)通过分析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不同时期的书面语错误,发现学生虽然经过两年的英语学习,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词语搭配不当、拼写错误和动词时态错误较两年前相比依然很高,写作能力的僵化程度非常严重。刘座雄(2008)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僵化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学生词汇能力僵化,主要表现为:用词口语化、用词简单化和表达缺乏准确性和笼统化。词汇能力僵化是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的最大障碍。

3.学习者口语僵化。

国内学者对口语僵化的研究成果数量相对较少,且主要是对口语僵化的缓解措施开展研究,实证研究尚未开展。

李秋会(2009)对预防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僵化的措施进行了研究,提出应从完善输入、激活输出、恰当的反馈、消除情感障碍、恰当地运用交际策略以及改革考试制度等六个方面缓解学生的口语僵化。刘艳春(2009)借助Schumann的文化迁移模式,提出通过英语演讲课这一有效的形式,开展模仿、小组训练、英语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是文涛(2009)运用中介语理论,分析了口语僵化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措施。曹婷(2009)把口语僵化归结为语言准确性方面的僵化和语言流利性方面的僵化两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突破僵化,提高口语水平。

4.不同群体的学习者中介语僵化。

陈亚平(1997)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调查了某外语院校二年级78名英语专业的学生,发现学生在二年级时英语学习便进入“高原期”,即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出现的停滞不前的徘徊现象。陈亚平将其称作“高原期现象”或“二年级现象”。陈楚雄(2008)调查了112名一年级至四年级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僵化情况,发现:60.2%的学生认为僵化容易发生在二年级,其次是四年级(22.5%);在僵化分布方面,大多数学生(64%)认为是词汇,其次是语法僵化(25%)。周红云(2003)从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和二语习得等相关理论出发,运用SPSS软件分析,对某医科院校120名一、二年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书面语僵化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语法错误在学生中有显著差别,与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负相关,表达错误在学生中无差别,与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无关。邹智勇(2001)调查了研究生的僵化情况,认为研究生研究生虽然已具备10年以上较为系统的英语学习基础,但话语构建能力出现僵化现象是一个较为普遍的客观事实,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原因也涉及方方面面。傅海燕、张岚(2008)对某警察院校学生的僵化成因进行了分析,得出警察院校学生语言僵化现象尤为突出的结论。认为这主要是由学生特殊的认知和情感因素、学习环境、课程设置与教材、教学方法等内外因两方面共同作用而导致的。

三 思考与展望

从以上的回顾可见,国内关于中介语僵化的研究已初具规模,研究成果有目共睹。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1.研究层面相对狭窄。

学者们对僵化的成因、书面语僵化、口语僵化和不同群体的学习者中介语僵化进行了研究,但研究多集中在对其成因的分析和不同种类的学习者僵化情况的分析,对学生具体层面的僵化研究相对不足,口语僵化研究尤其如此。不同层面的僵化情况是否有所不同?如果不同,体现在那些方面?缓解口语僵化与书面语僵化的措施是否相同?

2.研究群体相对狭窄。

在现有的研究群体中,学者们仅对大学生群体的僵化进行了研究,尚未开展其他学生群体的研究。中学生的英语是否也存在僵化?如果是,僵化的情况有何特点?弄清中学生中介语的僵化特点,必能为缓解大学生的僵化提供有益的帮助。

在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中,研究以本科生为主,其他类型的学生为辅。很少有学者关注专科学生、高职高专类学生。艺术类学生在高校学生中占有一定比例,他们受自身的学习经历、专业特点的影响,英语基础相对薄弱。但涉及到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的教学成果很难见到,针对这个群体的研究还相对滞后。呼吁学者们更加关注这些学生群体,开展相关研究。

总之,我国学者对僵化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为推动英语教学做出了相应的贡献。随着研究的深入,必将更好的认识僵化现象,取得更大的成就。

[1]陈楚雄.外语学习者中介语僵化现象研究及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03-204.

[2]陈慧媛.关于语言僵化现象起因的理论探讨[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 (3):37-43.

[3]陈亚平.二年级现象的心理学解释及对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4):56-60.

[4]曹婷.中介语石化现象与英语口语[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9(2):132-133.

[5]傅海燕,张岚.警察院校学生英语语言僵化原因与对策探讨[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8(2):115-118.

[6]高文成,梅德明.基于语料库的僵化参数原因的认知探索[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2):93-97.

[7]黄青.英语专业学生语法错误僵化的实证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22-124

[8]胡艳芬,窦伟伟.语言学习僵化期之信熵理论解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4):31-33.

[9]龙娜娜.大一学生书面语中汉英过渡语僵化状况探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33-135.

[14]李秋会.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僵化的预防策略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161-163.

[10]刘艳春.英语演讲课:改变学生口语僵化现象的有效途径[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9 (1):67-71.

[11]刘座雄.从中介语角度探析英语写作词汇僵化现象[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3):45-48.

[12]是文涛.口语中介语僵化现象探微[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9(3):60-62.

[13]王顺玲,张法科.大学英写作中的僵化现象及其纠正对策[J].中国外语,2008(6):68-73.

[14]王学成,王凤鸣,张芬.从心理语言学的视角看外语学习词汇僵化的形成机制[J].山东外语教学, 2007(2):19-22.

[15]周红云.语言的僵化现象[J] .外语界,2003(4):19-26.

[16]张雪梅.语言石化现象的认知研究[J].外国语,2000 (4):18-23.

[17]邹智勇.研究生英语话语构建能力的僵化现象及其教改措施[J].交通高教研究,2001(3):56-58.

ClassNo.:H319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ReviewontheResearchesofDomesticEnglishLearners’InterlanguageFossilization

Chen Chuxiong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omestic researches on Interlanguage fossilization, which mainly consist of four aspects, namely, the researches on factors of fossilization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the researches on written English fossilization, the researches on oral English fossilization and the researches on fossiliz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learners.

research on fossilization; research content; research groups;retrospect;reflection

陈楚雄,硕士,助教,许昌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河南·许昌。邮政编码:461000

1672-6758(2011)03-0084-2

H319

A

猜你喜欢
书面语成因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口语和书面语转换”备考指导
关于初中学生书面语感的思考与提升策略
汉语书面语与口语的特征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学者介绍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