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麻泡腾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2011-04-08 11:52毛大鸣
中国药业 2011年14期
关键词:细粉制粒黏合剂

马 虹,毛大鸣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elataBl.的干燥块茎,活性成分有天麻素、香草醛、琥珀酸、谷甾醇等,其中天麻素是主要成分[1]。目前市场上已有全天麻胶囊、天麻片、天麻丸等剂型上市,但均存在崩解慢、吸收不完全等不足。泡腾颗粒是以适宜的酸和碱为崩解剂制成的一种新剂型,具有崩解快速、服用方便、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2],市场前景广阔。全天麻泡腾颗粒是将天麻经灭菌、干燥、粉碎、制粒等工序制成的单味中药颗粒剂,现就其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LC-10ATVP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SPD-6AVP型紫外检测器;Class-VP(ver 5.01)色谱工作站。全天麻泡腾颗粒(贵州老来福药业有限公司);天麻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为807-200104);乙腈为色谱纯,水为重蒸馏水,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粉碎度选择

测试不同粒径药材中天麻素的溶出速率[3]并进行对比,结果见表1。可知,天麻极细粉的天麻素溶出率明显高于细粉。

表1 天麻素溶出速率对比

2.2 泡腾剂(酸源和碱源)选择

中药泡腾颗粒剂常用酸源有枸橼酸、柠檬酸、酒石酸、富马酸等,碱源有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钾等[4]。通过考察辅料的吸湿性与药物的相容性、流动性、溶解性、黏度等指标,结合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选择枸橼酸、碳酸氢钠为其泡腾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辅料对天麻素的含量无明显影响,结果见表2。

2.3 黏合剂和润湿剂选择

天麻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糖类和果胶,这些成分亲水后具有一定的黏合性,但过量的水分会导致酸源与碱源的中和反应,而在无水乙醇等非水环境中,黏合性又无法表现出来。试验显示,即便是较大量的无水乙醇也不能使天麻药材极细粉形成合适的造粒软材。因此,在本制剂的制粒工艺中以无水乙醇作润湿剂,结合使用适宜、适量的黏合剂。聚乙烯吡咯烷酮理化性质稳定、安全性好,是中药制剂工艺中常用的黏合剂,在乙醇及水中均有良好的溶解性,可用作非水性黏合剂[5],且可与天麻所含糖类、果胶等成分组成良好的助悬体系。因此,本制剂工艺选用适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非水湿法制粒工艺的黏合剂。

表2 辅料对天麻素稳定性的影响

2.4 制粒工艺优选

2.4.1 因素水平

制粒用原料所含的水分(因素A),泡腾剂(因素B)和黏合剂的用量(因素C)是影响制粒工艺及成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以颗粒成品率和溶化性(颗粒的泡腾效果)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选择L4(23)正交表,对制粒的各参数进行考察。因素水平见表3。

表3 因素水平表

2.4.2 颗粒成品率和溶化性考察

取天麻极细粉4份,每份300g,与泡腾剂混匀后,以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无水乙醇溶液及无水乙醇调节,制备软材,20目筛制粒,45~50℃通风干燥,整粒得成品颗粒,称重计算颗粒成品率。取成品颗粒样品1g,按分值法考察溶化性[6-7]。

2.4.3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结果见表4。由极差分析可见,影响颗粒成品率的最主要因素是黏合剂(因素C)的用量,其次是泡腾剂(因素B)的用量;影响颗粒溶化性的最主要因素是泡腾剂(因素B)的用量,其次是黏合剂(因素C)的用量和物料含水率(因素A)。其中,物料含水率(因素A)对颗粒成品率及颗粒溶化性的影响均为次要因素,可能与试验用天麻极细粉含水率的两个水平差别不大有关(考虑本品为泡腾制剂,所选天麻极细粉含水率均小于8%)。由颗粒成品率判断,A2B1C2为最佳工艺条件;由颗粒溶化性计分判断,A1B2C2为最佳工艺条件。由于溶化性是泡腾制剂的关键性指标之一,物料含水率越低,越有利于泡腾制剂的长期储存及稳定性。综合考虑,确定颗粒成型工艺的优选条件为A2B2C2,即天麻极细粉含水率小于6%,泡腾剂用量为38.5%,黏合剂用量为2.5%。

表4 全天麻泡腾颗粒制备工艺的L4(23)正交试验结果

2.4.4 最佳工艺验证试验

按确定的最佳制备工艺,制备3批中试样品。结果样品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规定,产品合格,质量稳定,证明该生产工艺条件可以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2.5 制备工艺确定

取天麻净药材,预破碎成最粗粉,90℃干燥2.5 h后,粉碎成极细粉,备用;取碳酸氢钠,45~50℃干燥2 h后,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取枸椽酸,105℃干燥2 h后,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取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无水乙醇配制成5%的溶液,备用。将天麻极细粉与碳酸氢钠、枸椽酸以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后,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无水乙醇溶液,搅匀,继以无水乙醇适量调节,制备成适宜的软材,20目筛制粒,45~50℃通风干燥1.5h,整粒,分装,即得全天麻泡腾颗粒。

3 讨论

天麻药材质地硬、脆,基本不含韧性的纤维组织,影响粉碎效率的主要因素是物料干燥程度(含水率),由于极细粉不便于进一步干燥,结合本制剂特点,综合考虑生产工艺的各种影响因素,确定粉碎工艺的优选条件为药材的含水率小于6%。

泡腾颗粒剂干燥温度一般不宜太高,颗粒干燥应迅速,干燥后的水分含量应严格控制。试验结果表明,45~50℃通风干燥1.5 h可起到较好的效果。

[1]范玉奇,李文兰,王艳萍,等.天麻化学成分及药理性质研究的进展[J].药品评价,2005,2(4):309-312.

[2]赵存梅,朱世斌.药物泡腾剂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

[3]李养学,郑文媛,刘法锦.天麻超微粉与细粉中天麻素的溶出率比较研究[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7,3(4):294-296.

[4]贾明述,李德玲,郝贵英,等.治疗颈椎病中药泡腾剂的研制过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8,5(10):60.

[5]吴 康,温立坤.泡腾片生产新工艺探讨[J].山东医药工业,1996,15 (4):24.

[6]王宏顺,熊学敏.中药颗粒剂辅料筛选的研究[J].江西中医药,2010,41(7):65.

[7]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ⅠC.

猜你喜欢
细粉制粒黏合剂
钽粉细粉对钽阳极块性能的影响分析
配加生石灰的两段式圆筒铁矿制粒行为研究
剥片机在催化裂化催化剂回收细粉研磨中的应用
镁砂细粉粒径对镁碳砖物理性能的影响
新型黏合剂能在海水中反复使用
涤纶织物少水染色工艺研究
日粮制粒温度和添加益生素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青蒿鳖甲颗粒一步制粒工艺的优化
“鼻涕虫牌”医用黏合剂
头孢氨苄片剂生产工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