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对消费的战争——福斯特对资本主义消费方式的批判

2011-04-08 15:21朱武雄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福建厦门351006
关键词:福斯特消费主义资本主义

朱武雄,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福建厦门 351006

生态对消费的战争
——福斯特对资本主义消费方式的批判

朱武雄,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福建厦门 351006

福斯特认为资本主义消费方式倡导的社会生活方式,使人在消费中处于受动地位,受控于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从而导致消费异化。资本主义消费方式对全球生态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它对资源的掠夺性消费给全球生态带来灾难。在它的意识形态主导下,人们以消费主义为价值取向,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本主义消费方式根源于它的生产方式,消除它的危害必须变革生产方式,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上,须消除消费主义的危害,倡导可持续消费。福斯特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相当深刻,但他把具有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单纯归结为资本主义制度或消费方式造成的,未免偏颇。

J·B·福斯特;消费方式;生态;资本主义

消费方式是人在消费过程中形成的与自然、社会互动的社会生活方式,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自然性表现为人们改造利用自然的能力,通常表现为生产力。社会性表现为它是由人们的社会关系决定,如人与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复杂关系。福斯特认为,资本主义消费方式是一种异化了的消费方式,这种异化在消费方式的自然性上表现为对各种自然资源的掠夺性消费;在社会性上则表现为以消费至上为特征的消费主义渗透到人与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复杂关系之中,并且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一、资本主义的消费方式

福斯特认为,资本主义消费方式是以异化消费、受动消费和掠夺性消费为特征的。

异化消费 作为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福斯特的异化消费思想源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背景下的消费活动中,人的需要越来越以物来满足,人的主体性越来越受控于物的世界,这就是异化在消费领域中的一种表现?福斯特把关注的焦点具体化到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异化消费问题上。他认为,当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消费方式使人仅仅把消费当作目的本身。这样,人的主体性需求就被降格为一种物的对象性需求,从而使消费行为演变为为消费而消费的病态行为。他从生产入手,认为“不遗余力的促销(sales effort)已经如此渗透入生产自身之中,以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标准已经被交换价值的需要以相当激进的方式所破坏和改变”[4]11。而我们所消费的,恰恰依赖于生产的种类。资产阶级只需控制消费的生产,就可以控制他的统治对象(消费者)。他说,“控制生产,加上现代市场的力量已经给了资本控制‘需求’(如期望)的能力。”“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所渴望的汽车(或小货车)也变成了一种‘监狱’。”[4]11这座“监狱”不仅使消费者成为资产阶级的受剥削对象,也造成了整个社会的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

受动消费 资本主义消费方式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受动消费。福斯特认为,“广告是公司资本主义的精髓部分。”[5]1受动消费,很大程度上要归罪于广告在资本主义世界的流行。在广告作用下,人们往往失去消费主动权,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加上商人的各种促销手段,人们在消费中开始不知所措,常常处于被动地位,他们有时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买商家在广告中推销的商品。福斯特认识到,在当前,广告“作为这个商业渗透过程的一部分,两个关键的、值得注意的发展已经发生。第一,市场商人在应用可使用的技术,吸引他们渴望的目标客户方面,已经更加熟练”。“第二,对目标客户进行品牌灌输的对象已经转向越来越年轻的人们。”[5]12-13在资本主义受动消费的模式下,“在现代市场的影响下,所有人类的需要、社会关系、畏惧、人类心灵最深层的东西,变成仅仅是扩大商品领域的手段。随着现代市场显著地位的突出,商业主义已经把人类关系转变为商品关系”[5]1。在资本主义消费方式下,人们已经失去了选择的自由。

掠夺性消费 掠夺性消费是资本主义消费方式的又一主要特征。掠夺性消费源于资本主义的文化传统,资本冲动带来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大量商品的出现,当然这些商品并不全部都是以满足人类的合理需要为目标,它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只是作为目的本身而出现。因此促销、占有、掠夺成为了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掠夺性消费的主要表现为对自然资源的不计后果的消费,这种消费是以牺牲下一代人的消费为代价的,并且是不可持续的。在谈到Veblen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分析时,福斯特说:“对于Veblen来说,垄断资本主义下的整个工业体系充满着对人类和自然资源不计后果的、无用的消费;这种消费是与金钱主导为目标的理性生产结合在一起的。”[4]11在资本的作用下,人们以往在消费中拥有的非物质自制(non-material possessions)已经荡然无存,人们原来具有的珍贵价值已经被腐蚀殆尽。

二、资本主义消费方式带来生态灾难

福斯特认为,生态和资本主义是相互对立的两个领域,这种对立是作为一个整体表现在再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之中[1]前言1。资本主义消费方式破坏了全球生态环境,导致全球生态危机,给全球生态带来灾难。同时,它还扩大了民族国家间的贫富差距,加剧了人类的不平等;并且使人们的思想产生异化,以消费主义为价值取向,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1.掠夺性消费环境资源,导致全球生态危机

福斯特把今天全球面临的生态危机,归结为资本主义消费方式对生态资源的掠夺性消费的结果。他认为,在以资本和利润为导向的社会制度下,消费方式的选择不可能以保护生态环境,进行可持续的适度消费为基础。对生态资源掠夺性消费,必然带来全球生态灾难。以资本主义的汽车工业为例,福斯特说:“如同其他能最有较地产生利润的手段一样,资本积聚的冲动使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高度依赖汽车的道路。”[4]8这就形成了汽车工业的复合体,它不仅包括汽车本身,还包括玻璃、橡胶、钢铁工业、石油工业、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公路使用者(如货车运输公司)、公路的建造者、以及与之相关的房地产行业[4]8。汽车工业的复合体是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运行的中枢。资本主义生产需要从原材料来源地运来原材料,生产出来的产品还得运到各地去消费,这些都得由汽车工业的复合体来完成。但是,在资本积聚冲动的作用下,资本主义汽车工业的复合体对原材料,对生态资源的消费都是具有掠夺性的。这表现在它的玻璃、橡胶、钢铁工业、石油工业等都建立在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资本利润的前提之上,同时为了获取这些工业所需要的原材料,资本主义国家还把这种生态环境的代价转移给其他国家,从而产生具有当代特色、福斯特称之为生态帝国主义(ecological imperialism)的帝国主义形态。生态帝国主义的出现直接导致了全球的生态危机,为了实现利润目的,它们不惜发动对外战争,掠夺各种原材料,对全球生态资源进行掠夺性消费,从而导致全球生态危机。

2.倾销商品,破坏生态平衡

资本主义商品的倾销对象分国内和国外两种,都是资本主义消费方式中受动消费的主体。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资产阶级想方设法对消费者推销自己的商品,拿美国为例,1992年,美国商界在商业买卖中花费约1万亿美元,只不过用于促使人们消费越来越多的商品,这个花费比公共和私人教育费用总和还多6 000亿美元[6]。在商业资产阶级各种促销花样的作用下,消费者逐渐丧失了自我,他们在消费商品时不再考虑商品原材料的来源、商品的消费是否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商品的消费是否对下一代的生存产生威胁等等。在资本主义国家之外,倾销商品成了对外生态剥削的一种方式。废物转移、廉价倾销成为他们倾销商品,实施生态剥削的主要手段。通过废物转移,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把自身应当承当的环境代价转移给他国,还在这种转移过程中获取不应得的利润。显然,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市场力量是一个在资本主义世界里不受约束的法则,它可以不考虑社会或生态成本,来促进资本的积累和经济的增长”[7]4。

3.以消费主义为价值取向,忽视生态保护

福斯特认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消费主义价值取向根源于资本的利润冲动。利润的获取不仅依赖于生产,也要靠消费来实现。当今,买方市场的出现,使消费者需求欲望的满足成为利润实现的重要因素,鼓励和刺激人们的消费需求,成了的利润实现的重要手段。为了获取利润,资本开始采取各种方式控制、操纵消费者的欲望、需要和情感,这就在消费领域产生了服务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消费主义。福斯特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想象,伴随人们成长的是他们脑子关于消费品的信息,而关于人类历史、道德、文化、科学和环境的知识在其脑中却荡然无存。在这样一个社会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是最新款式、最贵的衣服,最好的汽车。”[6]在资本主义消费方式的主导下,人们开始形成了以消费为中心的消费主义价值取向,以往他们所珍惜的,包括生态保护意识在内一些高贵价值不断被淡化。他们为资本主义的消费文化意识形态所左右,追求时尚,崇拜消费。福斯特认为,这种消费主义文化对公共生活犹如癌症一样有害。社会生活中诸如民主、自由、安全、平等等珍贵的价值,被商品以各种形式所分解[5]15。显然,生态保护在这样一种消费文化的主导下自然无从谈起。

三、资本主义消费方式危害的克服

福斯特认为,一个生态群落和它的环境必须被当作一个辩证的整体来看待,才可能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保护[2]19。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割裂所有生物的社会制度,只有摈弃这种社会秩序,建构具有更广泛价值的新社会体制,才能实现生态保护,实现人的真正自由[1]52。

1.改变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制度

福斯特认为,资本主义消费方式根源于它的生产方式,人们的需求、消费欲望是由社会类型的决定的,因此要克服资本主义消费方式的危害在根本上必须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他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称作“单调重复的生产方式”(the treadmill of production),认为为了实现生产的目的,该生产方式制造了一个永远得不到满足的需求,而这个永远得不到满足的需求只能由永远的消费来支撑,因此便制造了一个永恒的消费、至上主义的消费[6]。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人们成为“单调重复的生产方式”的倾销对象,他们不仅要消费资本主义的各类产品,还要为消费主义的文化所蒙蔽,认为消费这些产品是理所当然的,并且是幸福的体现。在福斯特看来,资本主义“单调重复的生产方式”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敌人。他说:“我们的欲望是由我们所在社会类型决定的。从这方面考虑,不是个人根据他们自身的内在愿望来行动,而是我们的‘单调重复的生产方式’,成为环境的主要敌人。”[6]因此,要克服资本主义消费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必须破坏“现存世界”,这原本就是不可避免的,人类因此失去的只是他们身上的枷锁,得救的是整个地球[3]189。

福斯特认为,消除资本主义消费方式危害的根本办法是用生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他认为,生态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财富公共所有的基础之上的,这就产生了属于公众的公共领域,而正是这个公共领域保证了公民的公共利益不受私人的侵害,能够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他说:“当我们把所有的东西都交给私人利益时,大多数人也就失去了它保护自然或自身,以反对那些拥有并控制大部分社会资源的强力少数人意志的能力。相反,当我们把这些放在公共领域中时,我们置它于一种能够适用民主原则的政治控制方式之下。在这种意义上,自然的社会化代表着一种民主和反对资本主义的策略,一种与社会主义直接与社会主义相关的策略。社会主义提倡公共控制民主的最大限度扩展,相信普通人的大部分知道集体资源应当如何应用。我想,如果我们想改变我们与自然世界的关系,并取得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8]生态资源是典型的公共财富,生态资源要实现可持续利用,绝对不能寄希望于资本主义制度,因为在这个制度下,人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利润的手段;人的消费只是实现利润的工具,而不是为了提高人自身的素质与幸福。相反,财富社会化则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公共利益,它能够确保人们的消费不为资本所异化,从而保证人们正常的消费不会对生态造成威胁。

2.反对消费主义,提倡可持续消费

福斯特认为,消费资本主义消费方式的危害不只限于社会经济、政治领域,还要注意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对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文化。消费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系统,它把消费视为永恒的增长过程,服务于资本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的各种行为,从而维持着整个资本主义体系的运行,而不顾全球生态环境的保护。消费主义倡导的消费与人的生理需求在某些情况下是相脱节的,它的功能是诱导出消费者的需求冲动,而不论他们是否真正需要某种商品。在这个诱导过程中,广告充当着关键性的角色。广告作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主渠道,是通过对教育、出版、大众传媒等文化领域的不断渗透,控制文化领域,进而向人们灌输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文化。“在美国,平均每个成年人在一年中看过21,000次电视商业广告,他们当中约75%的人把钱花在了销售排名在前100位的公司身上。”[6]福斯特认为反对消费主义的文化,必须从反对广告入手。他说:“反对广告的斗争是本质的,如果我们想克服所有人类真正需要的普遍而深入的异化,这种异化当前在我们社会中正在起着腐蚀者的角色。”[5]16摆脱广告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在大众中宣传适度消费、可持续消费的主张,教育他们认清资本主义消费的本质,确立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观念。显然,在福斯特看来,相对于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来讲,人们可能是被动的接受灌输的对象;但相对于人们自身来讲,人的主体性则可以确保人们在意识形态的包围中保持自身的独立性、自主性。也就是说,人们有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身的消费行为进行约束,抵制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对自己的侵蚀,在道德上增加消费的责任感,从而走上适度消费、可持续消费的道路。

四、结论

如果单从资本主义世界消费主义盛行对生态造成的毁坏看,福斯特对资本主义消费方式的批判无疑是比较深刻的。资本主义消费方式对当前全球生态的恶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资本主义消费的掠夺性特征是生态灾难的根源,消费者的受动性又使人们受控于资本主义消费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从而导致主体消费异化的产生。资本主义消费方式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反对资本主义消费方式还必须从反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入手。因为生产是消费的动力,消费是实现再生产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只要资本一刻不改变追求利润的目的,消费就不可能脱离破坏生态的轨道。应该说,福斯特能够把生态作为切入点,然后从社会制度方面去挖掘资本主义消费方式的生产方式根源,这种分析是相当深刻的。

当然,福斯特把今天全球面临的生态危机,仅仅归结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对生态资源、原材料的掠夺性消费结果的观点,值得商榷。生态危机某种程度上是一个超越地域、国界、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全球性问题,社会主义国家﹙比如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尤其在当今全球化过程中同样不可幸免,单纯归结为资本主义制度或资本主义市场力量下的消费方式未免偏颇。

另外,福斯特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模糊的。他的生态社会主义虽然吸收了社会主义的某些具体内容,但是与科学社会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他的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是生态,社会主义只是用来实现生态保护目的的一种制度选择。他关注的是作为主体消费对象的生态,而作为科学社会主义核心的人的全面自由解放,在他的生态社会主义中却被忽视了。在以生态为立论核心思想的主导下,福斯特虽然认识到了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消费主义文化对人们的精神束缚,但他对人主体性的认识却过于简单,认为只要人们在头脑中树立适度消费、可持续消费等观念,就可以足以与资本主义消费主义文化相抗衡。

福斯特对资本主义消费方式的批判对我们当前的消费活动有重要的启示。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态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样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因此必须注意消费对生态的影响,把适当消费、可持续消费作为我们的目标,警惕资本主义消费主义文化的侵蚀,特别是对青少年的侵蚀;同时防范和抵制生态帝国主义的生态剥削和侵略,以促进环境的改善与保护。

[1]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2]福斯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刘仁胜、肖峰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伍德·福斯特:《保卫历史——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郝名玮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4]Foster,John Bellamy.“Capitalism’s Environmental Crisis—Is Technology the Answer”.Monthly Review.New York:December,2002,Vol.52,No.7.

[5]McChesney,Robert W.;Foster,John Bellamy.“The Commercial Tidal Wave”.Monthly Review.March,2003,Vol.54,No.10.

[6]Foster,John Bellamy.“Global Ecology and the Common Good ”. http://proquest.umi.com/pqdlink?did=4505102&sid=2&Fmt=3&clientId=41481&RQT=309&VName=PQD.2009-6-9.

[7]Foster,John Bellamy.“Organizing Ecological Revolution”.Monthly Review.October,2005,Vol.57,No.5.

[8]Foster,John Bellamy.“Ecology,Capitalism,and the Socialization of Nature:An Interview with John Bellamy Foster”.Aurora,Issue 2004.

The War between Ecology and Consumption:John Bellamy Foster Animadverted on Capitalist Consumption Pattern

ZHU Wu-xiong

(School of Public Affairs,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China)

John Bellamy Foster considered the social lifestyle that the capitalist consumption pattern advocated made people be immersed in passiveness status in consumption and controlled by the ideology of consumerism,which then alienated people’s consumption.The capitalist consumption pattern should bear responsibility for the global ecological crisis.Dominated by its ideology,people tent to use the Consumerism as them value criterion,while ignore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 capitalism’s Consumption Pattern rooted in its production mode.If we want to eliminate its imperilment,we should change the production mode,and buildup Ecological Socialism.We should also clear up the danger from the ideology of Consumerism,and advocate sustainable consumption.Foster’s criticism is profound,while noting that ecological crisis is a global challenge,it is biased to attribute all to Capitalism.

john bellamy foster;consumption pattern;ecology;capitalism

朱武雄(1978-),男,福建仙游人,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当代西方政治学理论、政府改革与治理。

2010-10-25

D033.3;K02

A

1671-7023(2011)03-0093-05

责任编辑 蔡虹

猜你喜欢
福斯特消费主义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吉祥物
吉祥物
Film review:WALL·E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消费主义视角下传统集市贸易的现代化解读
新媒体时代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福斯特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思想研究及其启示
消费主义文化逻辑与文学的欲望叙事——论《嘉莉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