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绿色栽培之节氮施肥技术

2011-04-08 19:59湖南省水稻研究所410125方宝华张玉烛
湖南农业 2011年4期
关键词:粒肥穗肥穗数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410125) 方宝华 张玉烛

节氮施肥是水稻绿色栽培中非常关键的一项技术,其原理是通过适量增加种植的基本苗数,应用促进前期分蘖发生的育秧技术,减少大田氮肥总施用量,大幅度降低前期氮肥的施用量,将现有前期施用的20%以上的氮素肥料推迟到穗分化期施用,从而达到提高氮肥利用率和节氮增效的目的。降低前期氮肥比例还有利于水稻群体质量的提高,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进而提高稻米品质和减少农药施用量,降低农药残留量。

1.技术要点 ①按照当前的施肥方法和氮肥用量,降低氮肥总用量15%~20%。②氮肥施用方法由常规的基肥、追肥比例7∶3改良为早稻5∶5、中晚稻4∶6。③由常规的分蘖肥、穗粒肥比例8∶2改良为分蘖肥、保蘖肥、穗肥、粒肥2∶4∶3∶1。④提高以低位分蘖为主的基本苗数50%左右。

2.适量增苗 采用旱育秧和软盘旱育秧,在常规用种量的基础上增加20%。每667平方米用种量:杂交早稻2.5公斤~3.0公斤、常规早稻4.0公斤~4.5公斤、杂交晚稻1.2公斤~1.4公斤、常规晚稻2.0公斤~2.5公斤。根据品种特性插植相应的密度和基本苗。要求插后15天苗数达到预期的有效穗数。每667平方米大穗型品种的有效穗数为22万穗~23万穗,中多穗型的达30万穗,提高成穗率。减少无效生长,采用晒田、灌深水等方法适时控苗。一般早稻控苗期为田间苗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90%,晚稻为达到预期穗数时控苗。

3.基肥施用量及方法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施一定量的速效氮肥,一般占总施氮量40%~50%。中上肥力水平稻田每667平方米产量500公斤的设计施肥量一般为:早稻施绿肥1000公斤或猪粪700公斤~900公斤,复合肥30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1∶6∶8),有绿肥时施碳酸氢铵30公斤,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25公斤。有机肥、复合肥、磷肥等全部基施,其中绿肥应在插秧前10天以上进行翻耕,猪粪等有机肥在第2次翻耕时施用,碳酸氢铵全层施用,磷肥及复合肥于平田前施用。三熟制早稻和迟插晚稻田应将第1次分蘖肥提前作基肥施用,每667平方米一般施尿素和氯化钾各四五公斤。

4.大田氮肥追施量及方法 氮肥追施采用“M型”施肥方法:按分蘖肥、保蘖肥、穗肥和粒肥4次施用,比例为2∶4∶3∶1。①分蘖肥。早施轻施,以能维持分蘖稳步发生为度,使分蘖盛期植株含氮量自然下降,以减少无效分蘖的发生实现肥控的目的。一般插后3天~5天,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和钾肥各3公斤。②保蘖肥。一般在插后10天~12天,晒田前四五天施用。实现“带肥晒田”以促进分蘖的生长和晒田期正常的干物质积累。一般施用量为每667平方米尿素5公斤、钾肥3公斤~5公斤,迟插或迟发田、秧苗素质差的第2次肥料可提前至与第1次追肥同时施用。保蘖肥的施用必须是在前期施氮量较少、分蘖稳步发生的前提下施用,必须协调好保蘖与控苗之间的关系,防止迟发分蘖过多。③穗肥。晒田复水后幼穗分化4期施用,以促进后发分蘖成穗和每穗总粒数的增加,提高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并适当调节剑叶面积的大小。一般施用量为每667平方米尿素和氯化钾各三四公斤。穗肥是对产量和稻米品质影响最大的一次施料,施用时应特别慎重,用量过多易造成结实率下降、贪青晚熟降低充实度和整精米率下降。必须依据田间的长势长相、土壤、气候等综合因素决定施用时期和施用量。④粒肥。穗肥施用恰当者一般可不施用粒肥,但穗肥施用少且抽穗期下部叶片叶色明显褪淡时,始穗期可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公斤~1.5公斤。

猜你喜欢
粒肥穗肥穗数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不同穗肥用量和运筹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粒肥施用时期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初探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小麦黄淮冬麦区北片国家区试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变异分析
高产小麦构成要素的解析与掌握
穗肥施用时期对喀斯特区域杂交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控(缓)释配方肥和粒肥在粳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东北寒地单季稻区春季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减少氮磷、优化钾肥用量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