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巡

2011-04-10 18:21Article
河南电力 2011年8期
关键词:环网柜铃声台区

文 Article_付 莹

7月6日晚,白宏伟当天最后一项配网测温任务终于完成,时间已是9点30分。为了测量出较为准确的数据,许昌供电公司配电维护人员分成三组,选择在每晚7点到9点之间对配电台区进行红外测温,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

“新10线出现接地故障,已经停了,你们快去查找故障点。”白宏伟刚回到家,手机那端调度员的指令就传来了。他愧疚地看了一眼被铃声吵醒的妻子,又换上了刚脱下的工作服。

白宏伟所带领的配电维护班承担着全市配电台区维护、重大活动保电等任务。入夏以来,班上几乎所有成员都没有正点下过班,没有完整休过周末。

“新10线长约5千米,大部分是地埋电缆,还有近2千米的架空线。”路上,白宏伟一边梳理着线路的详细走径,一边联系班上的其他三名员工。他们约好分成两组,分段查找。

夏季恶劣天气多,降温负荷骤升骤降,是配电维护任务最艰巨的时候。他们趟过没膝的雨水,走过泥泞的田地,被毒辣的太阳暴晒过,被各种蚊虫叮咬过。外在环境再恶劣,在白宏伟看来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查找故障点是一件挺说不准的事,有时运气好,很快就能发现,有时要查好多遍才能找到。

“还好现在没雨没风也没太阳。”和白宏伟一组的李长山笑着调侃说。晚上10点半,二人来到了议台路一带。这里是新10线的架空部分,共有51基杆塔、23个变压器台区,是该线路带居民负荷最多的一段。按查看一处5分钟算,整个下来也要近3小时。

遭遇停电的人们纷纷从家里走出来。

“咋弄哩,电费交了,电说停就停!”

“人家也不容易,大半夜还得出来干活儿。”

二人一边安慰客户,一边借着手电筒光,沿着杆塔一基基地徒步查看,不放过每个设施、部件以及它们的接点处。

白宏伟的手机铃声不时响起,来自调度的、95598的,故障牵动着很多供电员工的心,他们都关注着进展情况。

凌晨两点,两组巡视人员会合,却都没有发现故障点。“鼓足劲再找一遍,争取天亮前收工。”白宏伟给大家打气。此时正是人最容易犯困的时候,却没有人打退堂鼓,也没有人抱怨。第二次巡查,白宏伟负责地埋电缆部分。他沿着线路逐一打开分接箱、环网柜,趴在热烘烘的设备上查看。每次合上柜门站起身,都是一头大汗。凌晨5点多,天色发亮时,他们已经对整条线路包括支线巡视了两遍。

“你们回去休息吧,换其他人去巡。”配电中心副主任在电话里关切地说。白宏伟有些不甘心,更重要的是,一交接更浪费时间了。“我们再找最后一遍。”四个人卯足劲,开始第三遍查找。

早上6点多,白宏伟第二次打开位于学院路的1号环网柜,在充足的光线下,他似乎觉得右下方那根电缆有些异样。把电缆卸下来,果然,电缆头已经烧焚,但是由于有外层金属接口的包裹,电缆还在原来位置上结实地连接着,故障点找到了。

很少有外人知道,一年前,白宏伟的左眼视力消退,险些失明,极力救治之下才恢复到目前的0.3;半年前,他遭遇了一场车祸,导致腰部骨折,几个月前才康复。他寡言少语,不事张扬,是性格使然,而责任在心、踏实肯干无疑是20多年的工作环境所给予的。

猜你喜欢
环网柜铃声台区
巴基斯坦风电场环网柜设计
降低台区实时线损整治工作方法
听不到铃声
浅谈智能环网柜的应用
深夜门铃声
对10KV及以下配电网络使用情况的探讨
三合一集中器作为台区线损考核表计的探讨
智能型环网柜联调测试系统设计
多功能低压台区识别设备的研制
提升台区线损正确可算率的措施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