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培育

2011-04-11 21:48易建取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军训国防意识

易建取

(公安边防部队广州指挥学校 基础部,广东 广州 510663)

论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培育

易建取

(公安边防部队广州指挥学校 基础部,广东 广州 510663)

国防教育系关国家安全和民族存亡,针对大学生国防意识淡薄、对国际形势认识不足的现状,学校应贯彻执行上级指示精神,将国防教育落到实处,加强学生忧患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的培育,开展军事体育训练,培养尚武精神。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对其进行国防教育意义深远。

大学生;国防意识;培育

前言

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使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众多途径和手段中,国防教育是一项必不可少也是不可替代的教育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可见,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信息化、网络化、多元化背景下,国际敌对势力正无孔不入地进行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青少年学生思想健康教育、国防意识的培育受到严峻挑战,培养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增强其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实践证明,国防教育不仅为高等学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还在大学生成才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国防意识

当代大学生出生在90年前后,而且多为独生子女,生活环境、物质条件极为优越,他们在父母、长辈、老师的溺爱中成长,缺乏逆境的磨练。他们通常体魄健康、心智发达、富有爱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也有一部分人偏激叛逆,个性张扬,信仰缺失,功利心强,过分自我,社会责任意识薄弱[1]。随着高校扩招的步伐不断迈进,大学生逐渐失去昔日天之骄子的光环,就业、工作、住房等敏感问题过早触及他们的神经,不少大学生对未来的生活感到迷茫,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正悄然发生着巨大变化。

我国正处于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织更替的特殊时期,在大学生身上有着现代社会文明与传统愚昧落后的冲击留下的矛盾和困扰。这样,“矛盾”成了大学生心理的一大特征。他们身上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但又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否认权威以救世主自居,拥有强烈的自我愿望,然而又缺乏实干精神;渴望成才,有改革精神却又不善于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矛盾的心理,使他们内心浮躁,对什么事都漠不关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对他们进行国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当前就业压力的日益严重,使得他们关注更多的是“牛奶和面包”,而不是社会责任。

二、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的现状

(一)大学生国防意识淡薄

目前,高校每年对新入学的学生都需进行国防教育,其中军训是进行国防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部分学校会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受到军训教官人数有限、军训时间相对集中、训练周期短等因素的影响,以及一些学校因缺少训练场地、设施等,军训未能全面开展。实际开展两周左右的军训中,校方往往认为学生完成队列训练和方阵表演就达到了军事训练的目的,完成了国防教育任务。其实学生要养成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培养利落、阳刚、坚韧的军人气质,需要进行包括思想教育、日常军事化管理、多个军事科目训练在内的系统化教育和训练才能实现。当前的军训早已形成了以队列训练、队列会操贯穿始终的教育模式,虽然涉及的项目还有射击和体验式的实弹射击,但由于训练内容单一,组织形式的模式化,训练内容枯燥、单调,军体拳、格斗、野营、拉练等学生感兴趣的军事训练内容却极少涉及,严重影响了学生军训的积极性,导致军训效果不够理想。可见,我国高校国防教育机制不够完善,大学生国防意识淡薄。

(二)大学生对世界局势缺乏认识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读书就是不能一心二用,要一心一意、专心致志才能读好书。在教师和家长的教育下,许多学生逐渐养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念,错误地认为读书才是自己首要关心的大事,把日后的出人头地、功名利禄寄托于十年寒窗,秉烛夜读。如今,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发展的主题,但从国际局势来看,和平与发展的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美苏两极对抗虽已结束,但西方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依然存在,时刻威胁着发展中国家的安全。西方敌对势力一直试图利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来分化中国,不择手段地损害中国形象,限制我国的发展。我国在南沙群岛、钓鱼岛、中印边界克什米尔等地区与邻国尚有领土争端,“台独”、“藏独”势力在西方敌对势力的支持下,妄图分裂祖国,时刻威胁着国家的统一,若思想放松、麻痹大意,当代大学生容易被其所利用。受各种观念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中的一些人漠视高校军事理论课,对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我国安全形势的新情况麻木不仁或缺乏认识,特别是缺乏政治敏感性,甚至没有兴趣去分析和关心全球化时期国防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大学生对国防意识的重要性理解不深

随着步入校园的“90后”大学生逐渐增多,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举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首先,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网络、影视、流行音乐和服饰等元素充斥着大学生的生活,他们热衷于流行时尚,网络上曾有“90后女大学生军训戴耳环涂指甲”的热议。许多大学生认为保家卫国是军人的事,与自己无关,不再关心或不太关心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生存发展,逐渐失去献身国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其次,他们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砺,个性张扬叛逆,在进行军训时怕苦、怕累甚至有抵触情绪,出现嫌军训太苦而请病假躲避训练,以及不服从教官安排的情况。据某高校统计显示,75%的大学生不知道防空警报不同响法的意义,60%的大学生不知道哪天为 “全民国防教育日”,甚至有一些大学生直言军事理论课没什么实用价值,对以后找工作没什么帮助,学校没有必要开设这门课,上军事理论课简直是浪费时间。他们对影视明星、歌星的八卦新闻非常敏感,甚至盲目崇拜,不惜一切代价获得明星的签名或演出门票。他们热衷于流行元素,对于国防意识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则态度冷淡。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培育

(一)高校应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将国防教育落到实处

大学生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生力军,他们肩负着整个民族兴衰成败的神圣使命,对其进行国防教育是高等教育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国防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和教学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然而目前的国防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大学生国防意识淡漠,生存技能匮乏,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军事训练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课时少,教育内容多的情况下,高校将队列训练贯穿整个教育活动,造成训练内容枯燥、单调,学生想学习和参与的军体拳、野营、拉练等军事训练内容却终未开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实际上,要贯彻上级指示精神,落实国防教育,必须通过课内、课外两个渠道,对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课内教育以军事课(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训练)为主线,通过军事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和军事技能,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培养优良作风。课外教育以举办国防知识讲座,参观国防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寓教于乐,进一步拓展国防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二)加强大学生忧患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的教育

针对当代大学生对世界局势复杂性认识不足以及国防意识淡薄的特点,应从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的教训中着手。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奋斗就会有困难有风险,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通过宣传和课内、外教育等途经强化大学生的忧患意识,使他们对当前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局势有清醒的认知,做到随时保持危机感、紧迫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保卫祖国、抵御侵略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扩大宣传教育,动员青少年学生投身军营,履行国防义务、承担国防责任,从口头上落实到行动上,时刻为国防建设贡献应尽的力量。在网络时代,国家安全教育具有新的意义和内涵,“国家安全不仅局限于国防安全和军事安全,而且已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环境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2]当前形势下,网络覆盖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世界各国掀起了以输出本国文化资源占领海外市场的网络战,网络成为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手段,也是其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途径,图谋西化、分化年轻一代,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显得任重而道远。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不仅包括传统意义的领土安全,还应该包括经济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等诸多内容。所以,加强大学生忧患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的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完成。

(三)进行军事体育训练,增强尚武意识

军事体育是人类为了国防安全和战争准备,全面提高作战主体战斗力而采取的一系列与战斗技能紧密相关的,以身体训练为主要内容的特殊体育形式[3]。世界上很多国家如美国、德国、法国等,都将其向社会扩展,开展全民性的军事体育教育活动,使广大民众在和平时期树立国防观念,增强国防意识。由于严格的身体训练、极强的组织纪律观念,使得军事体育训练比自由、随意性较高的学校体育教育更能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特别是强化组织纪律观念。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印发的《2009年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要点》指出,要切实抓好青少年学生国防教育,激发爱国热情和崇军尚武精神。需要指出的是,尚武并非争强好胜、以大欺小、穷兵黩武,而是心中树立崇尚军人职业,献身国防,在国家受到外部侵略和威胁时,能够为捍卫国家利益和主权挺身而出,不惜牺牲生命。军事体育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增强后备兵员体质和军事素质以及强化民族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1]艾跃进,朱旭.增强“90后”大学生国防意识的重要意义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0).

[2]张华新.信息安全:威胁与战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3]韩伟,谢孟辰.大学生进行军事体育教育的探讨分析[J].内江科技,2009(10).

Discussing the Foster of Defense Consciousness on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YI Jian-qu

(Department of Basic Courses,Public Security Army Guangzhou Command College,Guangzhou 510663 China)

The education activities of defense relates to national security and national survival.Aiming at the college students'weak defense consciousness,inadequate understanding of international situation,the college should implement instructions spirit in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defense consciousness and awareness of potential dangers,and carry out military sports training.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the main force of the country's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and the defense education is of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to them.

college students;defense consciousness;foster

G418

A

1005-1554(2011)03-0115-03

2011-05-13

易建取(1982-),男,湖南怀化人,公安边防部队广州指挥学校基础部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军事体育、民族体育。

猜你喜欢
军训国防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军训这件事
特殊的军训
军训
春日里的军训体验课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知国防 爱国防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