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木版年画题材内容的世俗化

2011-04-12 08:14阎吉瑛
科学之友 2011年7期
关键词:众神木版年画

阎吉瑛

(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年画是一部地域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地域鲜明的文化个性,这些个性因素在题材内容里显得尤为突出。王树村所撰写的《年画史》是把全国各年画画种进行分类介绍,但至今还没有一部书籍是从题材内容的角度深入分析和研究。传统木版年画题材内容的世俗化,注重民俗和艺术的融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它涉及的面广,群众基础扎实,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明初,日本人曾在甘肃发现两幅宋朝的年画,一幅是《四美图》,另一幅是灶王爷和关圣帝君。两幅画上都盖有“平阳姬家雕郎”的字样,足以说明在宋代人物年画已具规模。当时朱元璋提倡过新年要贴春联,这样年画也就发展起来了。

清代人才辈出,年画的题材更加广泛,除了人物、山水等艺术作品外,还有“老鼠嫁女”等一些讽喻画,以及用歇后语构成的连环图画,给人一种幽默感。

图1 门神

年画所表现的题材内容包括吉庆祥瑞、戏曲人物、民间风俗、神仙传说等,但不论哪类题材都深受百姓的喜爱,经久不衰,因为年画通常以象征的方式来传达信息,所以年画不应忽视其文化内涵。年画的内涵丰富,而民间艺人对年画的艺术形式运用游刃有余,所以,年画的表现不限于写实,但比写实有更强的信息传达力。如门神(见图1),这种形象通过艺人的加工,方脸圆目,八字胡须等,无一不显示出威武的气势,同时也能感受到浓浓的喜庆气氛。这种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在民众中的渗透,因而不能像绘画一样去描绘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它不适用再现,而多采用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即表现。

由于传统木版年画受到文人画的影响较小,所以,他所保存的民间性会更完整一些。传统木版年画所表现的题材内容归纳起来有:避邪纳福、祥瑞吉利、风俗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小说戏文、时事幽默、百戏娱乐、风景花卉、瑞兽祥禽等。其他还有地图、书法、称头歌等。

1 以避邪纳福为主题的年画样式

民间年画、门神,俗称“喜画”,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纳福。每值岁末,多数地方都有张贴“喜画”以及对联的习俗,以增添节日气氛。

自秦汉时神荼、郁垒、白虎、金鸡成为镇守门户,惩治恶鬼的护佑神祗之后,经历代演变,古老的神众已被新的神众所替代,现在所表现的镇宅神大多是唐朝名将秦琼、尉迟恭以及钟馗等。除了人中英豪可慑鬼魅外,鬼魅中的强者善者亦是人们心中驱邪护佑的偶像,钟馗便是这样由鬼成神的。此外兽中之王,鸟中之雄,如虎、狮、鸡等都成为满足人们心理驱邪意识的崇拜物。从晋南木版年画中可以看到,作为门神的敬德、秦琼造型魁梧、饱满富有内在的力度,色彩华艳明快,对比强烈,加上铠甲、宝刀等,整个构图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人物神态豪放而和蔼,体现了人们对这二位神祗的崇敬与信赖,也使节日增添了祥和的气氛。这种朴实直率的艺术思想和艺术技巧,与大众纯朴的审美思想相吻合,满足了人民大众在心理上和视觉上的审美需要。此外在对雄鸡、猛虎的塑造上也都极力夸张其壮美威武的气势,形成一种威慑力。

2 用祥瑞吉利的题材表达美好愿望的画面

在民间,供神牌上所写的“天地三界十方真宰”,这种多方位的神灵崇拜信仰,为民间木版画提供了无数创作题材,由此塑造出了许多具有民族内敛、含蓄、稳重、守信的众神形象。

民间木版画中数量最多的当属灶神。老百姓称灶爷爷、灶奶奶,这种称呼本身就使他们的身份与民众贴近了。因为灶神是日夜与全家老小相伴、专管人间烟火的神仙,所以在形象塑造上给他以长辈的慈祥而少有天神的威仪,假如在灶头上日日夜夜蹲着一位凶神恶煞的黑脸大汉形象,势必在人们的心理上有一点压力,不如这一对面带笑容的老头、老太太使人感觉祥和,更有家的气氛。

财神则是民间供奉的第二大神,这位面带笑容、富态可亲的形象,手执如意和批财大印,一到年底、年初就被虔诚的人们请进千家万户,满足了人们对美好富裕生活的向往。

3 涵盖风俗民情历史故事的人文情结

作为民众多层次的审美需要,幽默风趣的民间故事、充满人情世态的日常事礼,都成为民间艺术家的表现对象以及普通百姓日常装饰的文化需要。而雍荣华贵、秀丽典雅的人物仕女画又成为世俗木版画中的代表作。1909年在甘肃发现的版画《四美图》,以优美丰满的造型、健美流畅的线条,成为我国雕刻印刷史上一座光辉的里程碑。

多子意识是中国家族观念的产物。这是封闭型文化传统、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以及对自然灾害的不可战胜、综合形成的一种历史心理积淀。在民间,《麒麟送子》是最普遍的求子题材。从深层文化结构上讲,对这一题材的崇拜,表明了人们已把普通的传宗接代上升到高层次的文化意义加以崇拜。

在宣扬传统的忠孝节义思想方面,以关公题材和二十四孝内容为最。对这种思想长期潜移默化的宣教,使封建社会中的人伦道德、家族观念、民族意识得以凝聚和强化,这种方式在今天仍有一定积极的借鉴意义。

可以说老百姓有多少种生活和心理的需求就能塑造出多少类神众。各类众神又为民间木版年画提供了无数创作题材,由此塑造出了许多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众神形象。也就是说,人们创造了众神形象,而众神又为人们带来吉祥、喜庆以及希望。因此,只有尊重传统木版年画创作中的自主空间,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木版年画。

[1]张道一,廉小春,美在民间[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7.

[2]张道一,年画论列[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1):67-72.

[3]王峰,美术界,艺术论坛,第29卷,第10期:76.

[4]张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科学社会科学版)第27卷,第5期,78.

[5]吴静宏,美术大观,艺术理论,第29卷,第3期,66.

猜你喜欢
众神木版年画
“大美民间 匠心风韵”
———山西木版年画展在山西美术馆成功举办
专著《众神狂欢》节选(评论)
牛年画牛
年画
缸鱼年画之旅
众神归位
祈祷
侯琪版画作品选
一朵白云
绛州木版年画:追忆民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