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意义

2011-04-12 20:34邹大中单海琳邹润龙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17期
关键词:细针造影剂符合率

邵 清,邹大中,周 斌,单海琳,苏 瑛,邹润龙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甲乳外科,江苏江阴,214400)

甲状腺结节目前临床上十分常见,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大约在17%~27%[1]。虽然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为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了许多依据,但其在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时仍比较困难。本研究对23例患者的甲状腺结节行超声造影同时行细针穿刺(FNAC),并对其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9年7月~2010年5月诊断为甲状腺结节住院患者23例,女19例,男4例,年龄28~60岁,平均43.5岁。本组26个结节中,最大病灶35 mm×20 mm,最小6 mm×5 mm。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1.2 研究方法

1.2.1 超声造影:患者取平卧位,头略后仰,充分暴露颈前区以便检查。首先用生理盐水5 mL水化的造影剂经肘静脉快速推注(1.0±0.2)mL,尾随5 mL生理盐水。接着常规超声(超声诊断仪Siemens sequoia 512)观察病灶的形态、大小、数目、边界、内部回声及血供情况。然后进入CPS造影模式(对比脉冲序列超声造影成像技术,造影剂使用Bracco公司的SonoVue,其造影微泡为磷脂包裹的六氟化硫(SF6),嘱患者在造影期间不要吞咽。连续动态观察造影剂灌注、达峰及消退全过程,同步存储、录像造影全过程。采用ACQ软件分析时间-强度曲线(TIC)数值。比较甲状腺结节的造影剂到达时间(AT),消退时间(DT),峰值强度(PI)。

1.2.2 细针穿刺:患者取平卧位,颈部后仰,充分暴露颈前区。先常规超声探察甲状腺,对病变结节进行体表定位,并测量进针深度。常规颈前区消毒,采用一次性5 mL注射器于定位点进针,到达皮下后,再用超声实时观察进针点,是否对准病灶区,并适当边进针边调节角度,直至在矢状和冠状切面显示针尖到达结节实质性部分,注意避免刺伤血管神经和气管。用力快速来回抽取数次,并维持针体稳定,在负压下吸取抽吸物,涂片3张,立即用95%乙醇湿固定,由病理科医师进行镜检。

2 结 果

2.1 手术病理结果

在23个结节中,术后病理证实:甲状腺良性结节18例(78.3%),甲状腺癌5例(21.7%),5例均为乳头状癌。甲状腺良性结节中甲状腺腺瘤3例(13.0),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65.2%)。

2.2 超声造影结果

其中6例怀疑为恶性结节,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3.3%。表现为造影剂呈快进快出,TIC分析:肿块造影剂AT和DT时间明显小于周围腺体组织,PI数值均高于周围腺体组织。17例考虑为良性结节,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100%。表现为造影剂呈快进慢退或慢进慢出,TIC分析:肿块造影剂AT和DT时间明显大于周围腺体组织,PI数值均低于周围腺体组织。

2.3 细针穿刺结果

根据涂片中细胞的成份、形态及特征表现作出诊断。其中20个考虑为良性病变,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0.0%。3个为恶性病变,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100.0%。

2.4 超声造影和细针穿刺2者结果综合分析

结合超声造影和细针穿刺,甲状腺良性结节诊断准确率 94.6%,恶性结节诊断准确率100%。

3 讨 论

一般来说,甲状腺结节的恶性征象包括有边界不清、内部低回声、微钙化以及血流指数高,但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准确率并不高[2-4]。调查显示,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十分常见,其中5%恶化可能性。因此,能够准确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对于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超声引导下的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和超声造影是研究热点。

超声引导下FNAC诊断是临床上用于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一种常用方法,研究报道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55.0%~91.6%和73.7%~100.0%,与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可达96.0%,尤以穿刺找到恶性细胞者较可靠[5-6]。本研究结果显示,细针穿刺良性结节诊断率为90.0%,对恶性结节诊断率为100%,与术后组织学病理诊断有较高的符合率,这与Morgan等[7]研究报道相一致。但是,当结节较小时,穿刺达不到有效部位,从而致使涂片上找不到阳性细胞,本组中有2例因此种原因而误诊为良性,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直径≤1 cm)。另外,针吸细胞学是无法观察到肿瘤外的血管和完整的包膜,反应的仅仅是单个细胞的形态变化和结构改变,缺乏对整体组织结构的了解。因此FNAC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它还需要病理诊断者具有较高的细胞学诊断水平。

超声造影是当今超声领域研究的热点,其在肝、肾等大器官应用广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超声诊断的准确性[8-11]。而在小器官如甲状腺的研究正处于探索阶段,鲜见报道。本研究采用第2代超声造影剂和CPS造影技术,可对甲状腺结节进行灌注成像,评估结节的血流灌注情况。结果显示,甲状腺癌表现为快进快出,其AT、DT短,PI强。原因可能与癌组织内部血管增多,分布不均匀,走行杂乱,且不规则分支,血管网无级别差异有关。还可能与血管中断,分布杂乱,管径粗细不均,以及形成大量动静脉瘘有关。而甲状腺良性结节大部分呈快进慢退或慢进慢出,AT、DT长,PI弱。原因可能与结节周边血管增多,分布有规律,且常发生出血,坏死囊性变,囊腔内压力过高,压迫残留实性部分,导致实质部分血供减少有关。超声造影为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但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诊断标准,尚需更多的临床研究,进一步探讨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价值。

鉴于超声造影和FNAC存在各自的不足,因此本研究联合2种方法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的术前诊断,研究结果显示,与术后病理诊断相比较,甲状腺良性结节诊断准确率94.6%,恶性结节诊断准确率100.0%,明显提高了术前的诊断准确率,从而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同时能够使恶性肿瘤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

[1] 王占英,苗 英.B超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152例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19(2):120.

[2] Cappelli C,Castellano M,Pirola I,et a1.T hy roid nodules shape suggests malignancy[J].Ear J Endo,2006,155(1):27.

[3] Stacul F,Bertoloyyo M,De Gobbis F,et a1.US,colour-Doppler US and 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in the diagnosis of thyroid nodules[J].Radiol Med,2007,112(5):751.

[4] Yuan WH,Chou HJ,Chou YH,et a1.Gray-scale and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ic manifestations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analysis of 51 cases[J].Clin Imaging,2006,30(6):394.

[5] 袁 惠,龙凤仙,王 丹,等.超声造影和增强CT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比较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30(9):85.

[6] Melillo RM,Santoro M,Vecchio G.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yroid nodules using 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and oncogene mutation screening:are we ready?[J].F1000 Med Rep,2010,19(2):62.

[7] Morgan JL,Serpell JW,Cheng MS.Fine-needie aspiration cytology of thyroid nodules:how useful is it?[J].ANI J,2003,73(7):480.

[8] 刘九平,霍传玲.宫腔超声造影术对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1:56.

[9] 李 锐,郭燕丽,何 芸,等.脉冲反向谐波实时超声造影对肝占位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22(2):186.

[10] 丁 红,王文平,黄备建,等.超声造影检测和诊断小肝癌的价值[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7,14(1):28.

[11] 杜联芳,李 凡,姜露莹,等.超声造影在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6,15(11):813.

猜你喜欢
细针造影剂符合率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6种操作方法的比较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基于灵敏度和特异度任意赋权的广义标准化诊断符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