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线电视的频道配置与频率划分及其发展前景

2011-04-13 02:01张宏帮
科技传播 2011年3期
关键词:频道传输频率

张宏帮

吉林省东丰县广播电影电视局,吉林 辽源 136300

1 我国有线电视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有线电视起步较晚。1974年北京饭店的第一个共用天线系统为起步标志,70年代末期才在一些工矿企业出现较大型的系统,而城市网则直到80年代初才开始发展,但发展迅速。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有线电视可以说是飞速发展,其速度之快超过了任何一种电视系统。1992年以来,有线电视每年以新增500万户~1000万户的速度发展,目前的用户数已经接近1亿,在用户数量和系统规模上列世界第一位。

在网络建设上,国家广电光纤主干网(2.5G SDH同步数字光纤网)于1996年开始启动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实现了全国除新疆、西藏、宁夏、青海外的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连接。再辅之以数字微波联网,全国范围的骨干网络已经基本形成。我国的有线电视接入网,在90年代即确定了采用宽带双向HFC结构,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技术、设备的升级改造,一个以传输广播电视节目为主的A平台和一个以传输综合数据信息为主的B平台已开始运行,保证了广播电视节目对千家万户的安全传输,也为数据通信以及各种信息传输提供了速率高、容量大、交费省、安全可靠的传输手段。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的有线电视仍然处理“初具规模、亟待完善”的发展阶段。

2 有线电视系统的频道配置

早期的有线电视系统采用的频道配置方案完全照搬了开路的频道设置,这就是当时的所谓“全频道系统”。但是随着有线电视的发展,全频道系统不能再满足要求,所以在开路电视的标准频道之外,还要开发利用有线电视独有的可用频道。从频道的分布频率看,在调频广播与6频道之间有59MHz间隔,在12频道与13频道之间有247MHz的间隔,在24频道与25频道之间有40MHz的间隔。这些频率被分配给邮电、军事等通信部门,开路电视信号不能采用,否则会造成电视与通信的互相干扰,因为有线电视系统是一个独立的、封闭的系统,一般不会与通信造成互相干扰,可以采用这些频率以扩展节目的套数。这就是有线电视系统中的增补频道。在5频道和6频道之间,除调频广播外,还有59MHz的间隔,可以传7套电视节目,我们选择111MHz~167MHz这个范围,并分别命名为增补1频道至增补7频道;在12频道和13频道之间有247MHz的间隔,也可以增加30个增补频道,分别命名为增补8至增补37频道。在24频道和25频道之间有40MHz的间隔,可以增加5个增补频道,分别命名为增补38至增补42频道。

3 有线电视系统的频率划分

在现在有线电视系统中,同轴电缆分配网实现双向传输采用频分复用的方式,就需要考虑系统上、下行频率的划分问题。

早期的有线电视系统通常采用“低分割”方案来确保下行的频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即5MHz~30MHz上行,30MHz~48.5MHz为过渡带,48.5MHz以上全部用于下行传输,频道资源可以得到到最充分的利用。随着有线电视多功能应用的逐渐开展,“低分割”方案的上行带宽已经显得越来越不够,可能出现“信道拥塞”的情况。另外,上行信道在频率低端严重的噪声积累现象使该频段的利用也受到了限制。

双向系统必须采用上、下行频率的“中分割”方案,才可能真正开展双向业务。行标CY/T106-199规定,上行频率范围为 5MHz~65MHz,过渡带为 65MHz~87MHz,下行传输便只能从87MHz开始详细的频率分割和频道配置方案见表1。

表1 有线电视系统的波段划分

4 有线电视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未来的有线电视应该是信息高速公路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为人类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因此,未来的有线电视应该是一个所谓的全方位服务网,它必须完美地将现有的通信、电视和计算机网络融合在一起,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承载着包括数据、话音、图像、传真和各种增值服务、个性化服务在内的多媒体综合业务,并智能化地实现各种业务的无缝连接。也只有这样,有线电视才能在未来社会信息产业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从技术上讲,有线电视在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

1)数字化

数字化是整个电子信息领域技术发展的方向,有线电视自然也不会例外。数字电视是数字化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所谓数字电视,是将传统的模拟电视信号经过量化和编码转换成二进制数代表的数字式信号,然后对该信号进行各种处理、传输、存储和记录,也可以用计算机来进行处理、监测和控制。采用数字技术不仅使各种电视设备获得比原来模拟式设备更高的技术性能,而且还具有模拟技术不能达到的新功能。

数字电视通过信息的数字化传输方式,提供更大的屏幕,更清晰的图像和光盘质量的立体声音响。同时,数字电视又是计算机化的电视,它与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数字化地处理、传输、接收和显示信息。数字电视淘汰模拟电视,如同数字移动电话淘汰模拟移动电话一样,电视将进入数字时代。

2)综合化

有线电视网络作为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要朝着能够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功能的目标迈进。建立起集数据、语音、视频图像于一体的宽带多媒体综合业务平台。在未来的几年里,通过数字有线电视多媒体平台和CMTS+Cable Modem组合来实现综合业务,仍是技术应用的主流。利用有线电视网络开展综合服务,除了数字电视及相关的个性化业务外,还可以提供以下3种形式的业务:一是电子政府(E-Governmeng),即为政府部门提供上网服务;二是电子商务(E-Commerce),为国内外公司、企业、银行对顾客(B-B、B-C)的商务活动服务;三是电子社区(E-Community),为建立智能化信息社区服务。

3)网络化

传统的有线电视业务可以由一个个独立的有线电视系统很好地实现,并不要求形成统一的有线电视网络体系,事实上,卫星的存在已经将一座座狐立的有线电视系统连成了一个有效的实现有线电视覆盖的完整体系。但对很多综合业务而言,单向的、分立的有线电视系统已经不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要真正实现这些业务,必须进行有线电视系统的双向改造;必须建设宽带传输骨干网使分立的双向有线电视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统一的有线电视网络体系;还必须实现有线电视网与其他的网络的互通互联。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化是综合化的前提和基础。在未来的几年里,有线电视和网络化进程将仍然以HFC结构为基础,通过融入宽带网络技术(如SDH和ATM技术)和现代光纤通信技术(如DWDM技术),使网络具有更加强大的综合信息传输、处理和交互功能。

4)智能化

有线电视的智能化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它始终伴随和渗透在数字化、综合化和网络化的进程之中。有线电视网络的智能化是一个象征,标志着有线电视彻底告别过去的传统的单一服务模式,向着现代综合信息服务网迈进。

有线电视发展的最终目标也许会是全数字化的全光网络,它依托IP+DWDM的传输模式,真正实现在一个统一平台(Everything over IP)上的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到那时,不仅是网络环境会达到几近完美的程度,而且信息资源也将得到极大的丰富。这样,真正意义上的信息高速公路便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标志着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

5 结论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与依赖与日俱增,能否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迅速满足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要求,将关系到未来有线电视在信息产日趋激烈竞争局面下的生存与发展。

[1]刘晓敏.对我国有线电视发展的思考[J].探索研究,2010(9):90.

[2]刁彤.有线电视数字化优化技术及发展构想[J].企业导报,2010(9):295.

猜你喜欢
频道传输频率
混合型随机微分方程的传输不等式
牵引8K超高清传输时代 FIBBR Pure38K
振动与频率
关于无线电力传输的探究
4K频道开播,你准备好了吗
寒假快乐频道
支持长距离4K HDR传输 AudioQuest Pearl、 Forest、 Cinnamon HDMI线
极限频率
频道
导航频率源的同步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