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运会看湖北省竞技体育实力

2011-04-13 07:10鲁国斌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25期
关键词:项群全运会奖牌

鲁国斌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湖北地处贯穿东西的长江中游,气候温和,人口稠密,属于长江中游体育区,在全国竞技体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竞技体育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区域优势与特色,特别是在奥运会比赛中成绩斐然,取得了24个奥运冠军,稳居全国前三甲,为我国竞技体育做出了贡献。竞技体育实力表现及其结构主要包括奥运会成绩、全运会成绩、优秀运动员人数 (包括国际健将级运动员)等综合因素[1]。全运会是对各省市竞技体育实力最直接、具体、全面的检验,但纵观举国上下极为重视的全国运动会,湖北竞技体育的整体综合实力表现与其奥运会成绩相比,显得相形见绌。为此,笔者试图通过对近4届全运会比赛金牌数量、奖牌数量、总分增长、竞技项群归属的具体分析,全面透视湖北省竞技体育的实力,具体研究其竞技体育特征,为进一步提高竞技运动水平,进行合理项群布局、资源配置提供有益参考。

1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体育资讯网竞赛成绩库、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收集整理了湖北省近4届全运会参加全部比赛所获得的奖牌项目、得分项目及有关优势项目的资料[2-3]。查阅了有关文献。

2)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软件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处理。对全运会中的奥运奖牌未计入其中,对协议奖牌计入其中。

3)巴雷托分析法 巴雷托也译做帕累托、巴雷特,巴雷托图又叫排列图、主次图,是按照发生频率大小顺序绘制的直方图,表示有多少结果是由已确认类型或范畴的原因所造成。它是将出现的质量问题和质量改进项目按照重要程度依次排列而采用的一种图表。可以用来分析质量问题,确定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4]。

2 湖北省全运会竞技体育实力及变化特征

金牌数量、奖牌总数较为直接地反映了全运会的竞技实力。表1全面统计了第8~11届全运会各个小项的奖牌数量 (不包奥运会奖牌)。在4届全运会中,湖北共获得84枚奖牌,其中金牌28枚、银牌21枚、铜牌35枚。对全运会奖牌分男女来看,八运会上湖北省在3个项目上共夺得7枚金牌,其中有6枚金牌由男子项目夺得,女子仅在赛艇一个项目上斩获1枚金牌,男子获得的奖牌总数为13枚,女子为7枚;九运会男子项目获得奖牌15枚,女子项目获得奖牌12枚,男女竞技项目发展较为均衡;十运会湖北在5个项目上夺得金牌,其中有4项为均为女子项目,剩下的1个夺金项目也属于网球男女混合项目,这反映出十运会上,湖北女子支撑着湖北竞技体育的地位,十运会湖北省男子共获得奖牌8枚,女子共获得奖牌8.5枚;十一运会上,男子共获得奖牌10枚,女子共获得奖牌10.5枚。在近4届全运会上,湖北省男子共获得奖牌46枚,占54.76%,女子共获得奖牌38枚,占45.24%,奖牌数量男子略强于女子。在获金牌的数量上,男女正好平分秋色,各占50%。上述分析表明,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全运会上,4届运动会湖北有84枚奖牌进账,只有第9届全运会发挥最好,而第10届全运会发挥最差,湖北竞技体育的实力属第2集团的中游水平。

表1 第8~11届全运会湖北省各项目奖牌统计表 (枚)

表2是湖北竞技体育的奖牌总数 (含奥运奖牌)和比赛奖牌 (不含奥运奖牌)的统计情况,反映了湖北竞技体育整体综合实力和特征。在第7届全运会上,湖北省曾以20.5枚金牌、12枚银牌、11枚铜牌的辉煌战绩名列全国第5名,风光无限,可以与第一集团队伍抗衡媲美。但从第8~11届全运会金牌总数排名分别为13名、10名、19名和15名,其发展态势不够稳定,进入了持续下滑期,第10届全运会跌入谷底。近4届全运会湖北省奖牌数量变化特征图如图1。从图1清晰可见,湖北竞技体育的特征呈现出 “V”字形发展态势。在中部地区也是排名靠后,与不断上升的邻省湖南相比,也存有较大差距。如果仅以第10、11届全运会的各项排名比较,湖北在第10届全运会列金牌总数排名第19名,奖牌第20名,总分第16名,若只按比赛奖牌计算,湖北金牌排名第21名,奖牌排名第22名,总分排名第17名;第11届全运会金牌列第15名,奖牌列第13名,总分列第13名。按比赛成绩计算,湖北金牌排名第19名,奖牌排名第17名,总分排名第15名。虽然湖北省在4届全运会周期中成绩不甚理想,但在奥运会上却是战功卓著,体操、跳水、羽毛球、皮划艇等优势项目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涌现出了李小双、伏明霞、杨威、程菲、廖辉、高崚等一批奥运冠军。应该说,湖北全运会的排名一定程度上依靠奥运会的成绩所支撑。另外,湖北省网球、体操连续3届都是在全运会上夺金的当家项目,只有近期的十一运会,夺金项目发生了变化,新的优势项目悄然问世。一方面表明传统的优势项目后继乏人,难以为继;另一方面预示着潜优势项目正在向优势项目转移发展,只有不断扩宽项目,另辟途径,寻求金牌新的增长点,才是湖北竞技体育发展的出路。

图1 湖北省近4届全运会奖牌数量变化特征图

表2 近4届全运会湖北体育代表团奖牌统计表 (枚)

3 湖北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分析

为了确定湖北省的全运优势项群,笔者用巴雷托分析法对优势运动项群进行界定:首先将各项目分别按各项群得分百分比从大到小排列,然后截取其中获得总分占累计总分70%以上的各项群为优势项群,以此分析方法界定湖北全运会优势项目。将湖北省在第8至10届全运会所有参赛项目上所获取的奖牌数及获得的总奖牌数进行了统计后,分别再对各个项目的奖牌统计结果按照全运会的记分方法进行赋值,金牌、银牌、铜牌分别按照13、11、10分进行赋值,计算出各项目的累积百分比作巴雷托分析图 (见图2)。结果显示网球、体操、赛艇、羽毛球、拳击、游泳和皮划艇这7个项目的累积百分比为70% 以上,获取奖牌量的百分比分别为网球16.7%、赛艇14.3%、体操13.1%、羽毛球8.3%、拳击6.5%、游泳6.0%、拳击6.0%,因此可以确定这7个项目为湖北省全运会优势项目群。

图2 湖北省近四届全运会优势项目巴雷托分析结果图

4 湖北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群归属和项目特征

依据竞技运动项目分类理论,以运动项目所需运动能力的主导因素,将所有运动项目首先分为体能主导类、技能主导类、技心能主导类、技能主导类、技战能主导类4大类[5],继而以各项目体能或技能的主要表现形式或特征作为二级分类标准,把体能主导类项目分为快速力量性、速度性及耐力性3个亚类,技能主导类项目为表现难美性、技心能主导类为表现准确性、技战能主导类则分成同场对抗性、隔网对抗性、格斗对抗性及轮换攻防对抗性4个亚类。

按竞技能力主导因素对湖北省全运会优势项目进行归类 (见表3)。由表3可知,在近4届全运会中湖北省全运会7个优势项目共获得59.5枚奖牌 (不包括奥运会奖牌),其中体能主导类项群包括游泳、皮划艇、赛艇,共获枚21奖牌,占优势项目奖牌总数的35.3%;技能类项群中表现难美性项群的项目为体操,共获11枚奖牌,占奖牌总数18.5% 。在技战能主导类中项群包括网球、羽毛球和拳击,共获奖牌27.5枚,所占比例为46.2%。在体能主导类项群中,速度性项群获奖牌2枚、耐力性项群获奖牌19枚,所占比例分别为3.4%、35.9%。在技战能主导类项群中,隔网对抗性项群获奖牌22枚、格斗对抗性项群获奖牌5.5枚,所占比例分别为37.0%、9.2%。说明湖北省全运优势项目主要集中于体能主导类项群中的耐力性项群和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表3 湖北省第8~11届全运会优势项群奖牌归类表 (枚)

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包括竞走、中长距离跑、中长距离游泳、中长距离自行车、赛艇、皮划艇等众多项目,湖北省在赛艇和皮划艇这2个小项目上有优势。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软式网球、排球、沙滩排球等项目,湖北仅在网球和羽毛球上有优势。另外,作为传统优势项目的体操,也使湖北省在技能主导类的表现难美性项群上具有一定优势。这种结果是由地域、种族、传统训练等多种因素造成的。湖北处于横贯东西的长江中游,有丰富湖泊资源,这些条件有利于开发皮划艇、赛艇等水上项目;湖北地区人群身材没有江浙、广东地区的娇小,也没有北方人的高大,比较适中,反应快,活动灵巧,使得湖北省有利于发展表现难美性项群的项目和隔网对抗性的项目,这些成为湖北体育优势项目的特征;而在部分力量、对抗性项目上明显不占优势,如大级别举重、摔跤、柔道等。

5 结论与建议

1)湖北省在全运会上的竞技体育实力居于全国的中游水平,在4个周期的全运会期间呈 “V”字形发展,竞技水平不够稳定。

2)在全运会上,湖北男女运动员的表现旗鼓相当,获得的金牌平分秋色,各占50%,在奖牌数量上男子略强于女子,无显著性差异。

3)湖北省优势项目为网球、体操、赛艇、羽毛球、拳击、游泳和皮划艇7个项目,湖北的优势项群归属主要是体能主导类的耐力项目、技战能主导类的隔网对抗类项目和技能主导类的难美类项目。

4)优势项目是湖北宝贵的项目资源,是实现未来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基础,湖北应根据地理特点、人力资源等实际把握巩固优势,系统整合全运优势项目资源,进一步研究湖北优势项目训练和参赛等重要环节,扩大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群,致力于形成集团优势明显的 “强势项目”。

5)在巩固现有传统优势项目的基础上,加快潜优势项目向优势项目的转化,不断拓展新的优势项目群,增加新的 “夺金点”,落后项目要加大和加快向潜优势项目的转化速度,扩大我省优势项目的宽度,进一步增加湖北的竞技水平实力,争取进入全运会前8名的水平。

[1]李卫.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1.

[2]全运会湖北省各项目奖牌[EB/OL].http://www.sportinfo.net.cn,2011-03-20.

[3]近4届全运会湖北代表团奖牌统计[EB/OL].http://www.spors.gov.cn,2011-03-20.

[4]李敬辉,王国飞.浙江省全运会优势项目特征的巴雷托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28(1):28-32.

[5]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34-36.

猜你喜欢
项群全运会奖牌
奖牌
手工奖牌
首枚奖牌!
第12、13届全运会田径项目成绩对比及建议
项群训练理论的广泛应用
运动员知识能力培养的项群特点
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全运会近千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一枚特殊的奖牌
第十三届全运会志愿者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