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对《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2011-04-13 04:16张永红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张仲景内经黄帝内经

王 平 ,张永红

(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430065; 2.山西中医学院,山西 太原030024)

中医学的经典著作、恢弘巨制《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蕴涵着丰富的“治未病”思想,这种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预防思想深刻地彰显了中医学中以人为本的医学观,这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医学实践。仲景的《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在继承了《内经》这一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了其方药学成就并创辨证论治之先河。纵观《金匮》全书,无论是理论阐释抑或是方药应用、服用法则等处处体现其对《内经》“治未病”思想的继承与发挥。它不仅对我国古代中医药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当代中医学和保健学的理论与临床实践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未病先防

所谓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未发作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指出“未病先防”的基本原则是:注意“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精神内守,“无犯王法、禽兽灾伤”,避免“金刃、虫兽”的伤害;劳逸有度,食饮有节,“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提倡适量运动,若“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未病先防的具体措施则包括调理饮食起居、调养精神、针灸和导引养生等。

1.1 调理饮食起居

《内经》强调人的精神起居、饮食应该顺应自然变化,与四时规律相一致。如《灵枢·本神》指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而当外界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时,人应主动调整自身因素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了春养生气,夏养长气,秋养收气,冬养藏气等主张。

张仲景在《金匮》中提出四种与时令不相符的反常气候,包括“未至而至”,“至而不至”,“至而不去”,“至而太过”等,这些异常气候可能引发疾病或加速疾病的恶化。因此,人们必须顺势调节起居动静,防范四时不正之气,保持机体的健康。他还在《伤寒论·伤寒例》中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摄养原则。

在饮食方面,张仲景认为,人体各脏气的盛衰变化是与自然界的周期更替相一致的,故而每个月份都会有相应的禁忌。《金匮要略·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篇云:“正月勿食葱,令人面生游风。二月勿食蓼,伤人肾。三月勿食小蒜,伤人志性。四月、八月勿食胡荽,伤人神。五月勿食韭,令人乏气力。五月五日勿食一切生菜,发百病。六月、七月勿食茱萸,伤神气。八月、九月勿食姜,伤人神。十月勿食椒,损人心,伤心脉。十一月、十二月勿食薤,令人多涕唾。”“十月勿食被霜生菜,令人面无光,目涩,心痛,腰疼,或发心疟。疟发时,手足十指爪皆青,困委”。“夏月大醉汗流,不得冷水洗着身,及使扇,即成病”。

1.2 调养精神

在复杂的人类社会中,诸多外界的诱惑往往容易使人心神不安,暗耗人体阴精。张仲景反对“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认为修习虚幻飘渺的神仙方术徒劳无益。他还反对人们“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认为这是“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的做法。

张仲景提倡平和自然,不贪心、不浮躁、无妄想的精神状态。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1.3 针灸和导引养生

针灸疗法在中医学“治未病”实践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调节神志、保养精神、守护真气。《素问·刺法论》中记载,预先针刺五脏六腑的原穴可防止邪气侵犯脏腑。

导引是一种以肢体活动为主,配合呼吸吐纳的运动方式。它既能养生,又能治病。外可以祛除风邪、调和身体机能;内可以消化水谷、活血行气、舒通筋脉。

张仲景在《金匮》中提出“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正是对上述方法的总结与提高。

2 既病防传

所谓既病防传,是指在疾病将要发作或可能加重时,采取相应措施,阻止病程的继续发展。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提出“既病防传”的原则是“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预防传变,“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既病防传的具体措施则主要包括协调各脏腑的关系、保护脾胃之气等。

2.1 协调各脏腑的关系

《内经》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生理功能上的相互协调和配合,也表现在五脏六腑间疾病的相互影响和传变上。某一脏腑有病可能传给其他脏器,同时也必然受到其他脏器的影响。《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用“肝病实脾”的例子说明“既病防传”的原则,即“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第六篇第十七条酸枣仁汤证,是由于肝阴不足引起的虚劳不寐证,酸枣仁养肝阴,知母清虚热,川芎理肝郁,茯苓宁心健脾,甘草缓急和中。本方是从心、肝、脾三脏入手来治疗肝阴虚证。

再以肾病治心为例,第十篇第十六条肾阳虚衰,阴寒内盛,饮停寒凝所致的腹痛,用赤丸散寒止痛,化饮降逆。方中乌头、细辛温肾阳散寒邪,茯苓、半夏健脾化饮,降逆止呕,其治在脾,朱砂重镇安神,其治在心。全方从心、脾、肾三脏综合考虑,治疗肾阳虚衰证[1]。

2.2 保护脾胃之气

除了注重五脏之间相通的关系外,张仲景还十分重视调理脾胃之气的作用。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各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和各脏腑病变的逐步痊愈都要以脾胃化生的气血津液作为物质基础。脾胃机能正常则人体气血充足,正气旺盛;脾胃机能不振则人体气血来源匮乏,正气虚衰。《灵枢·五味》就指出:“胃者,五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藏六腑皆禀气于胃。”《素问·玉机真藏论》亦云:“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

张仲景在《金匮》一书中,对可能会对脾胃功能产生不良影响的方剂,处处注意从治疗的禁忌、方剂的配伍、服法等诸方面保护病人的胃气。如十枣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和皂荚丸中都配以大枣养胃气,大黄甘草汤中配甘草益中等。其他还有:白虎汤中加入粳米以益胃津,在大青龙汤中用生姜、大枣护脾胃,小柴胡汤中的人参、生姜、大枣和甘草都是出于顾护脾胃的考虑[2]。

[1]孙崇恕,甄达夫.张仲景“治未病”思想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9):103.

[2]胡卫东.张仲景“治未病”思想浅述[J].国医论坛,2008,23(2):5-6.

猜你喜欢
张仲景内经黄帝内经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悬壶济世的张仲景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张仲景:经方善用姜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
张仲景脾胃理论探析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