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常见病及其防治

2011-04-13 04:44周洪飞禇斌江苏省如东县双甸畜牧兽医站226404
山东畜牧兽医 2011年9期
关键词:病羊羔羊山羊

周洪飞 禇斌 (江苏省如东县双甸畜牧兽医站 226404)



山羊常见病及其防治

周洪飞 禇斌 (江苏省如东县双甸畜牧兽医站 226404)

山羊养殖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加上山羊具有适应性强,生活力强,抗病力强等特点,山羊患病很少,养殖风险相对生猪养殖要小得多。山羊规模养殖近年来在江苏如东地区发展非常迅猛,本文对江苏省如东地区山羊常见病及其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以供同行及广大山羊养殖户参考。

1 病毒性疾病

1.1 口蹄疫 病原是口蹄疫病毒,已知有7个主型,即a型、o型、c型、sat型(南非)i型、sat(南非)Ⅱ型,sat(南非)Ⅲ型及asia(亚洲)i型。主要传染来源为患病山羊。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也可以经眼结膜、鼻黏膜、乳头及皮肤伤口传染。如果人或健羊接触了病畜的唾液、水泡液及奶汁,都可能受到传染而发病。狗、猫、鼠、吸血昆虫及人的衣服、鞋等,也能传播本病。病羊症状体温升高,食欲废绝,精神沉郁,跛行。口腔水泡多发生在硬腭和舌面上。母羊流产,蹄子的水泡小,不明显。哺乳羔羊发生出血性胃肠炎和急性心脏麻痹而死亡,死亡率可达20%~50%。

预防:规模羊场和种羊的羔羊28~35日龄时进行初免间隔1个月后进行1次强化免疫,以后每隔4~6个月免疫1次;散养羊春、秋两季对所有易感羊进行1次集中免疫,新买羊每月定期补免,有条件的地方可参照规模养殖家畜和种畜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疫苗使用口蹄疫O型-亚洲I型二价灭活疫苗,后肢肌肉注射,成年羊1ml/只,恙羊0.5ml/只。

1.2 山羊痘 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传染源为病羊和带毒羊,污染的场所、草地,与病羊接触过的用具、饲管人员,以及蚊、蝇等吸血昆虫和体外寄生虫均可成为传播媒介。临床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结膜潮红、流泪,有浆液性、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粪干,小便黄,1~2d后从头部开始,随后在乳房、外生殖器、尾下部、四肢内侧及胸腹下部的无毛或少毛处皮肤和黏膜出现痘疹,进而发展到全身,初为红斑,1~2d后成丘疹,逐渐增大半圆型隆起结节,2~3d后结节变成水疱、脓疱,有的水疱破溃变成溃疡,无继发感染则几天内干缩结痂,留下瘢痕,经3~4周后痊愈。

治疗:皮肤上痘疹涂抹碘酊或紫药水,黏膜上病灶用0.1%高锰酸钾溶液充分冲洗后,涂拭碘甘油或紫药水;为防止细菌并发,青霉素或者选用喹诺酮类药或磺胺类药进行治疗;病羊要精心饲养,给予柔饲料,不能吃草的要喂米粥或麸皮粥或其它糊状食物,饮水中加入少量食盐、Vc和复合维生素B,增强机体抵抗力;抗病毒:病初可用病毒唑等药治疗,怀孕母羊慎用,以免影响胎儿发育以及引起流产;中草药疗法:金银花10g、连翘10g、生地10g、黄连8g、板兰根12g煎水内服(小羊减半)。

预防:山羊痘弱毒苗60日龄前进行接种1次,以后每隔12个月加强免疫1次,每只羊在尾根腹侧或股内侧皮内注射1~2头份。怀孕母羊待产羔1个月后与羔羊一起免疫接种为宜。

1.3 传染性脓庖疮 又叫羊口疮,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本病是由创伤感染,主要危害小羊。其特征为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最后结成疣状厚痂,羊疼痛、叫唤,不吃食。

治疗:口腔用清水、食醋或0.1%高锰酸钾冲洗,涂以1%~2%明矾或碘甘油,也可用冰硼散布,1次/d,连用3~4d;有体温反应的可注射青霉素或磺胺类药物防止继发性感染。或口服病毒合剂早晚各1次,3~5d为一疗程;有条件地方可用病愈羊全血(或血清每只大羊皮下注射10~20ml,小羊为5~10ml;中药治疗:贯仲15g、甘草10g、木通12g、桔梗12g、赤芍10g、生地7g、花粉10g、荆芥12g、连翘12g、大黄12g、丹皮10g,共研末,加蜂蜜150g为引,用开水冲,候温灌服;病羊加强护理,给予柔软的饲料,重不能吃草的病羊,应该喂以麸糠、稀粥、米汤或其它稀糊状食物,防止因过度饥饿使病情恶化而引起死亡。

预防:保护黏膜、皮肤,勿使发生损伤;料和垫草应尽量拣出芒刺。加喂适量食盐,以减少啃土、啃墙;购入羊只,应隔离检疫2~3周,进行详细检查;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每年3、9月各注射1次,不论羊只大小,口腔黏膜内注射0.2ml/只。

2 细菌性及支原体病

2.1 梭菌病 包括羊快疫、羊黑疫、羊肠毒血症、羊瘁疽、羔羊痢疾五种病。不同型的腐败梭菌及其毒素引起的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突然发病死亡和胃出血、坏死为特征。此病一般经消化道感染,2岁以内的羊发病较多。一般呈地方性流行,多发于夏秋气候骤变、阴雨连绵季节。在低洼地、潮湿地、沼泽地放牧的羊只易患此病。主要特征:突然死亡。病程长的病羊离群卧地,不愿走动,强迫行走时运动失调。病羊腹部膨胀,有痛感,排粪困难,里急后重,有的排黑色稀粪,体温一般不升高,有的升高到41℃,数小时内痉挛或昏迷而死。解剖肠道出血、肾脏肿大。

治疗:由于此病病程短,往往来不及治疗。必须加强平时的防疫措施,对病程较长的病例可给予对症治疗,使用强心剂、肠道消毒药、青链霉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等药物;本病发生严重时,转移牧地可收到减弱和停止发病的效果。应将所有未发病的羊只转移到地势高、干燥的地区放牧,早上不宜出牧太早;及时隔离病羊,对病死羊严禁剥皮利用,病羊尸体及排泄物应深埋。对被污染的圈舍和场地、用具,用3%的烧碱溶液或20%的漂白粉溶液消毒;对病羊的同群羊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并口服2%的硫酸铜,100ml/只。

预防:每年定期注射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三联四防苗或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黑疫五联菌苗,皮下或肌肉,每年春秋各免疫1次。

2.2 传染性胸膜肺炎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羊支原体性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经过呼吸道传染,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鼻涕、胸腔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病死率较高,慢性者咳嗽、生长缓慢。解剖:肺炎、与胸腔粘连。

防治:可选用新胂凡纳明(914)、磺胺嘧啶钠、土霉素、四环素、泰妙菌素、氟苯尼考等;发现病羊和可疑羊应立即隔离治疗;对假定健康羊用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疫苗接种,6月龄以下羊皮下或肌肉注射3ml,6月龄以上羊注射5ml。

3 寄生虫性疾病

3.1 捻转血矛线虫病 病原体是血矛线虫,寄生在羊的第四胃。主要吃入草上幼虫而感染。雨后幼虫常被雨水冲到低洼地区,故在低湿地区放牧,羊只最容易感染血矛线虫。病羊症状一般病羊表现为贫血,消瘦,被毛粗乱,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拉稀,颔下、胸下、腹下水肿,虚脱死亡。剖检在真胃可见有大量血矛线虫虫体吸着在胃壁黏膜上。

防治:苯硫丙咪唑治疗,剂量15mg/kg体重,一次性内服;驱虫净(噻咪唑、四咪唑)治疗,20mg/kg体重,加水灌服;左旋咪唑治疗,12mg/kg体重,配成水溶液,注射;羊群不到低洼潮湿的地方放牧,不放“露水草”,不饮死水;羊舍内粪便要堆积发酵以杀死虫卵;并做好定期预防性驱虫。如每年进行春季放牧青草前、秋末或初冬两次驱虫。

3.2 山羊球虫病 由艾美耳属球虫寄生在羊肠道所引起一种寄生虫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以急性或慢性肠炎为特征,羔羊易发,死亡率高,成年羊为带虫者,只感染不发病。食欲不振,轻度感染者排牛粪样的软便,严重感染者病初体温升高,后下降,表现为急剧下痢,排恶臭的血便,继之贫血、消瘦、疝痛。羔羊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耐过羊可产生免疫力。剖检病死羊,可见小肠有明显病变,肠道黏膜上有淡白或黄色卵圆形结节,从粟粒到豌豆大不等,十二指肠和回肠有卡他性炎症,呈点状或带状出血

防治:成年羊大多带虫,应当和羔羊隔离饲养;羊圈应当保持清洁干燥,定期用3%~5%的热碱水消毒;防止饲料、草和饮水被羊粪污染;治疗药物:(1)磺胺喹噁啉:按照1%比例混入饲料,连续投服3~5d;(2)三字球虫粉(磺胺氯吡嗪):10%水溶液口服,10kg体重12ml,连服3~5d。(3)氨丙啉:50mg/kg体重,连续投服21d;或按照0.02%比例混在饲料中,连续饲喂1~2个月。

以上三大类疾病是目前如东地区危害山羊养殖的主要疾病,控制住这些疾病,山羊养殖基本就能健康的发展和壮大。

(2011–05–19)

S858.27

B

1007-1733(2011)09-0020-02

猜你喜欢
病羊羔羊山羊
夏季如何让山羊增膘
羊咳嗽怎么治
山羊受骗
羔羊的试图(外三首)
聪明的山羊
致羔羊腹泻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十招巧识病羊
孤独的羔羊
六看识羊病
识别病羊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