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危机事件中的舆论引导
——以我国从利比亚撤侨事件为例

2011-04-13 06:51
关键词:利比亚突发事件舆论

邹 勇

(湖南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根据2007年通过的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虽然突发事件形态各异,性质和影响力各有不同,但总体来说,大多有突然爆发、起因复杂、危害严重、影响广泛等特点,处置不好就会产生连锁反应。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渠道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便要求大众传媒扮演好社会的预警者、公共管理的主体、政府的监督者、公共参政议政的平台等角色,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媒体掌握众多社会资源,赢得更多支持力量,争取更大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不仅能推动更快更好地处置突发事件,还能在社会公众面前树立良好形象。2011年2月16日以来,利比亚许多个城市出现抗议活动,目的是要求政府下台,骚乱和流血事件不断升级,抗议活动波及到首都的黎波里,利比亚处于动乱之中。我国在利比亚有许多援助项目,有高级知识分子、管理人员和民工等中国国民在利比亚工作。鉴于局势的动荡,国务院迅速成立应急指挥部加强统筹协调,在不到十天时间里将掌握并有回国意愿的中国公民全部撤离,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这次利比亚撤侨事件,充分显示出我国国力的强大和对危机事件反应的快速,更彰显了媒体不可忽视的舆论引导作用。

一、第一时间发布新闻,及时跟进,确保信息完整准确

(一)第一时间发布新闻

在突发事件中,媒体和公众都会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相关信息,而政府是突发事件的处理主体,掌握着权威信息的公布,对于澄清事实、化解谣言、消除公众不安心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媒体大大增强了对各类公共危机事件报道的时效性和客观性,央视新闻频道就提出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需要”的口号,强化了公共危机报道的时效性和权威性。[1]在当利比亚国内发生动乱初期,央视新闻频道和国际频道便密切关注局势的变化,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为以后的撤侨做铺垫。几天后,局势急转直下,骚乱和抗议升级到流血事件,国务院立即成立由张德江副总理担任总指挥的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驻利人员撤离及有关安全保障工作。2月22日,张德江副总理紧急召开应急指挥部全体会议,研究部署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措施。随后,全国各个主流媒体在重要位置刊播了有关撤侨的各种消息。

(二)及时跟进

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变化无常,无法人为调控,政府需根据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置。而处置的过程和不同阶段达到的效果需通过大众传媒这个平台发布,公众及时了解的同时也可对处置当否进行监督。国内各大媒体在利比亚撤侨事件中主动出击,及时全面地报道随后撤侨的具体线路、人数和侨民的生活安排。

在利比亚43名中资公司人员乘坐阿联酋航空公司的航班于2月24日10时许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大规模撤离行动实施后首批回到国内的人员。(新华社2011年2月23日电)

当地时间2月24日下午,从利比亚班加西港开出的两艘载有4200名中国公民的客轮抵达希腊克里特岛。(央视2011年2月24日报道)

国航赴利比亚的第一架包机载着223名回家的旅客,于北京时间2月24日13时50分从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机场起飞。(新华社北京2011年2月24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2月24日表示,截至2月23日晚,已有6000多名中国公民撤出利比亚。(浙江《今日晨报》2011年2月25日报道)

首批近千名从利比亚西部撤出的中方人员当地时间2月24日凌晨抵达突尼斯境内。当日还有2000名中方人员通过拉斯杰迪尔口岸进入突尼斯。(《宁波日报》2月25日报道)

记者从外交部获悉,截至2月27日10时,我已从利比亚共撤出逾20000人。(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根据中国外交部提供的数字,截至北京时间2月28日上午10时,中国已从利比亚撤出近2.9万人。(新华社北京2011年2月28日电)

据外交部最新消息,截至3月1日14时,中国已从利比亚撤出迄今了解掌握的绝大部分在利中国公民,累计约3.2万人。(新华网北京2011年3月1日电)[2]

3月2日15时,我国租用的希腊籍轮载约2100人抵达希腊克里特岛,至此,我国从海上撤离驻利受困中国公民工作顺利完成。(新华社消息)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内各部门、军队、驻外使领馆、地方政府和中资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截至北京时间3月2日23时10分,我迄今掌握并有回国意愿的在利比亚中国公民已经全部撤出,共计35860人。(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3]

同时,央视新闻频道、国际频道、综合频道等通过24小时滚动新闻的播报方式和新闻发言人的权威发布,各大主流媒体和网站也及时跟进,使受众了解利比亚撤侨实现了“四个第一”:第一次海陆空联动;第一次大规模动用民航飞机和租用外国邮轮和飞机;第一次用摆渡方式,撤出和转运工作同步进行;第一次发明设计中国公民应急旅行证件,使5000多名人照分离人员顺利撤到第三国。[4]

以上的报道,不可不谓及时,不可不谓全面,不可不谓准确。2003年“非典”事件后,我国政府开始重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信息发布工作,2007年11月、2008年5月,《突发事件应对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相继颁布实施,对此行为进行制度上的规范化,确保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

二、注重细节呈现,营造良好氛围,规避敏感话题

(一)激发公众的民族热情

正确的舆论引导,可以帮助政府推行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国家生活、社会舆论和群众情绪。[5]虽然在利比亚工作的有关人员占全国人数的比例很小,但随着“撤侨”成为2011年2月底至3月初媒体最热门的词语,大量有冲击力的报道震撼着公众的心灵,人们关心国际热点的政治热情被引导到关注国民安全的民族热情中,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国内舆论氛围。

(二)注重细节报道

这次利比亚爆发的国家公共危机事件,危及我国公民在利比亚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我国政府立即决定撤侨,本身就遵循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媒体发布的一位刚刚踏入国门的青年跪地轻吻祖国土地的图片让人记忆深刻;记者在北京首都机场采访刚下专机的中国公民时,总能听到类似“感谢政府对海外中国人的关心”的话语;我国驻突尼斯大使亲自为撤离人员安排住宿和饮食等,这些细节的呈现,对于舆论的正面引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规避敏感话题

此次利比亚撤侨的“经济账”被有意忽略了,媒体一直未在撤侨的花费上有些许笔墨。一是撤侨的费用。我国政府从2011年2月23日撤侨行动开始至3月2日的9天时间,共派出91架次民航包机、12架次军用飞机、5艘货轮、1艘军舰,租用35架次外国包机、11艘次外籍油轮、100余班次客车,从海、陆、空三路实施全方位大规模的撤离行动。正因为我国国力的强大,才能有如此大规模的撤侨行动。但由国家买单的此次行动,到底花费是多少?至今尚无报道。二是我国在利比亚的投资项目的损失程度。此次被撤回人员中有一部分是央企职员,那么央企海外投资集团在投资和设备上有多大损失呢?这笔损失在媒体上未见提起。但仅笔者关注的“中国铁建”在利比亚的合同项目金额就超过40亿美元,目前因战乱暂时停置,不能运走的原材料和设施设备等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这些损失被高涨的民族热情所掩盖,媒体的巨大力量再次被证实。

三、取信于民,树立良好政府形象

我国政府此次把握舆论引导主导权,不仅让海内外国人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而且在国际社会上赢得一片赞誉。美国《华尔街日报》2011年2月24日以《中国发誓将呵护在利比亚的中国人》为题发表文章,称“中国坚决要呵护居住在利比亚的中国公民,这凸显了中国全球影响力的增长。”香港《大公报》2月25日刊文说,中国运用多种资源和渠道从利比亚撤侨,表明中国维护海外华人华侨性命财产安全的资源、手段更多了,标志着中国外交与十几亿国人、4000万海外华人华侨更近了,体现出中国维护国人利益、处理海外突发事件进入了新阶段。法国《欧洲时报》 2月25日发表评论,高度评价中国在利比亚局势持续恶化之际采取的“最大规模”、“海陆空并用””与“高效率”的撤侨行动。美联社北京2月25日电表示,中国派遣一艘军舰保护从利比亚撤离的中国人,凸显了海军远洋行动能力的增强和政府保护海外公民决心的增加。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在3月9日才迟迟用船舶营救在利比亚的美国公民,孟加拉国和菲律宾无力大规模撤侨。英国路透社3月1日消息,中国在撤侨过程中动用了空军的四架伊尔-76型运输机,而印度海军派出的三艘运输船尚需一星期才能到达。

此次我国从利比亚撤侨的规模和速度是史无前例的。首先,体现了中国政府处置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日益增强,应急机制日益完善,在国内外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第二,体现了我国对在海外人员保护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国际影响力和综合实力的提升;第三,体现了上下一心、团结一致,这说明我国政府的人文外交新政在不断深化;第四,展示了我国政府无私的人道主义精神,我方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12个国家撤出了约2100名外籍公民。以至于诸多国外媒体将我国的这次利比亚撤侨事件作为衡量各国撤侨行动等处理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标准”,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在“汶川地震”事件后又一次达到高峰。

[参考文献]

[1] 曾婕,石长顺,黄正谋,郭小平,李利克.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研究[M]. 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111.

[2] 中国已撤出绝大部分在利比亚中国公民约3.2万人[EB/OL].[2011-04-05]. http://news.163.com/11/0301/23/6U3LJ2RE00 014JB6.html.

[3] 综合消息:中国已撤出35860在利比亚中国公民[EB/OL].[2011-04-05].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3/03/c_121141644.htm.

[4] 中国撤侨行动赢国际好评 外交资源消耗受关注(1)[EB/OL].[2011-04-05]. http://news.china.com/focus/rbdz2011/11093166/20110322/16443088.html.

[5] 叶皓.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75.

猜你喜欢
利比亚突发事件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利比亚首都争夺战牵动世界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突发事件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