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方法的改进

2011-04-13 07:58王晓燕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1期
关键词:抗毒素皮试试液

王晓燕,王 舒

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将获得的血浆,经胃酶消化后,用硫酸铵盐析法纯化制成的液体或冻干抗毒素球蛋白,具有中和破伤风毒素的功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黏膜,故破伤风都发生在伤后。一切开放性损伤,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所以注射TAT常作为外伤、烧伤、动物咬伤后预防破伤风而采取的被动免疫方法。

TAT对人体是一种异体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可出现过敏反应,所以用药前必须做皮内过敏试验。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皮试结果假阳性率高,在没有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TIG)的情况下只能采取脱敏注射法,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假阳性结果的产生多与TAT的皮试方法有关。

1 目前存在的问题

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中列举的TAT皮试液的配制方法是:用1 ml注射器吸取TAT药液0.1 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 ml,即可供皮试用[1]。皮试方法为取上述皮试液0.1 ml进行皮内注射,20 min后判断皮试结果。此方法多年来一直为临床所采用。但此方法适用的前提条件是TAT药液为1 ml,不能多也不能少。而在临床上TAT药液通常为每支0.5 ml、0.8 ml,内均含1 500 U,如果直接按照教科书的方法配制,将使皮试液的浓度增高,而直接造成假阳性的结果。

多年来,许多医院一直沿用高浓度 (即15 U/0.1 ml)的TAT皮试液,而在实际的药品应用过程中,生产厂家已将药品说明书中的皮试剂量改为较低浓度 (即7.5 U/0.1 ml)的TAT皮试液,这也是TAT皮试结果假阳性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2 改进措施

2.1 皮试液配制方法的改进 取TAT1500 U/支,用1 ml无菌注射器缓慢抽吸完全,加生理盐水至1 ml,推0.9 ml至安瓿内,留0.1 ml再加生理盐水至1 ml,即成所需的皮试液为15 U/0.1 ml的标准皮试剂量。

2.2 皮试液剂量的改进 裴振兰等[2]根据丁惠芳等提出的将TAT皮试剂量减半的建议,经临床2544例对比性研究,按不同浓度分别配制皮试液,结果显示:TAT皮试液浓度及剂量越小,假阴性率越高,反之浓度及剂量越大,假阳性率越高,7.5 U/0.1 ml剂量组假阳性率仅为0.55%,而假阴性为零。若皮试剂量低于此浓度,则出现假阴性而漏诊,故建议TAT皮试最佳剂量为7.5 U/0.1 ml,最佳浓度为7.5 U/0.1 ml。

张亚琴[3]比较了四种TAT皮试液的浓度,指出用7.5 U/0.1 ml皮试液进行皮试,既可以避免假阴性而出现的漏诊,又能减少假阳性而缩短治疗时间。作者认为经过5种浓度剂量组自体配对对照比较分析,TAT皮试液最佳浓度剂量为7.5 U/0.1 ml。

生产厂家的药品说明书中的皮试剂量已由早先的0.1 ml(15 U)调整为更为合理的 0.05 ml(7.5 U)。

3 讨 论

3.1 改进后的配制方法 由以前的直接抽取0.1 ml配制皮试液,改进为先将TAT1500 U/支稀释至1 ml后再推回0.9 ml,以留下的0.1 ml配制皮试液,该方法操作简单,并且避免了因为TAT体积不同和注射器死体积的存在所造成的配制浓度的差异,从而确保了皮试液剂量的准确。

3.2 TAT说明书中的皮试剂量为教科书的1/2 很多医院依然是经验用药,仍然以0.1 ml(15 U)作为皮试液剂量,这就说明临床工作者务必要与时俱进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更新,尤其不能盲目照搬教科书内容,无论是常规用药亦或是新药必须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尤其是当说明书已有变化时,应当以说明书为临床规范用药标准。

3.3 药品说明书对过敏试验的阐述 用氯化钠注射液将抗毒素稀释10倍 (0.1 ml抗毒素加0.9 ml氯化钠注射液),皮内注入量为0.05 ml。由于说明书只注明了TAT的国际单位,并未注明TAT的体积,而在皮试液的配制中又以体积作为单位,容易引起误解。建议说明书应在体积后面括号内注明所用抗毒素是多少国际单位,以规范临床用药。

[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7-278.

[2]裴振兰,钱国荣.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最佳浓度及剂量探讨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1996,12(3):102-103.

[3]张亚琴.四种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的比较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4):614-615.

猜你喜欢
抗毒素皮试试液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PCR仪温度过冲特性有限元仿真研究
我院头孢菌素皮试情况及经济学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基于个人数字助理的皮试信息核查功能优化
急诊皮试告知单的设计与应用
皮试液配制专用注射器的设计思路
急诊破伤风抗毒素注射告知单应用后的效果观察
注射青霉素前为什么要做皮试?
水泥试样三氧化二铁的测定(基准法)中如何快速准确地调节pH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