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部分喉切除胸骨舌骨肌双蒂肌瓣修复治疗声门型喉癌

2011-04-13 09:13吕春雷历建强亓晓茗周长波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8期
关键词:肌瓣舌骨声门

吕春雷,历建强,亓晓茗,周长波

喉癌的治疗方式有多种,主要还是以手术加术后放疗为主。随着残喉修复方式的不断改善,既完整切除肿瘤,又尽可能保留喉的生理功能,在临床上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所在医院耳鼻咽喉科1999~2005年收治声门型喉癌47例,采取垂直部分喉或扩大垂直部分喉切除术,并利用患侧胸骨舌骨肌双蒂肌瓣修复喉腔,术后行放疗,获得了较好治疗效果。本文对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手术范围和对术后恢复情况及5年生存率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47例患者中,男45例,女2例,男女比例22.5∶1;年龄35~77岁,平均57.4岁。按国际抗癌协会 (UICC)2002年公布的TNM分类分期修改方案[1],患者中T1病变 13例,T2病变29例,T3病变5例;Ⅰ期13例,Ⅱ期29例,Ⅲ期5例;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者6例。病理诊断均为鳞状细胞癌,其中高分化7例,中分化11例,低分化29例。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局麻下行低位气管切开术后改全麻。行颈前“U”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颈阔肌,翻颈阔肌皮瓣,由颈白线分离两侧颈前肌,暴露甲状软骨板,分离患侧甲状软骨外骨膜与甲状软骨板,外骨膜前缘与带状肌固定缝合2针,上下分离带状肌,形成上下有蒂的两层肌瓣。暴露喉体,切开环甲膜检查声门下是否受累。正中切开甲状软骨前部软骨,病变侧之喉腔软组织(甲状软骨板内侧部分,包括声带、室带、喉室、深部软组织及其内软骨膜)、前连合、对侧声带受累部分(留0.5 cm的安全边界)一起整块切除。将制备的胸骨舌骨肌双蒂肌瓣翻入喉腔至缺损部位,软骨膜面向喉腔内。肌瓣覆盖喉腔创面时,在其深面缝合固定数针,以封闭死腔,依次将喉腔创面的后、上、下缘与相应的肌瓣上软骨膜对缝,用已制作好的胸骨舌骨肌双蒂肌瓣修复喉腔创面,必要时将会厌下拉,用会厌根部帮助修复创面。对侧声带前端与其同侧外软骨膜对位缝合,喉腔放置橡皮指套所制扩张子。对合双侧甲状软骨板前部,双侧带状肌对位缝合以关闭喉腔,术腔行负压引流,分层对位缝合切口。其中6例同时行患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所有患者术后常规鼻饲7~10 d,术后2周拔除喉腔扩张子。堵管2 d,观察通气通畅后,拔除气管套管。

1.3 放疗方法 切口愈合后(约术后2~4周)行原发灶或原发灶及双侧颈部放射,采用直线加速器或60Co治疗机,总剂量为50~60 Gy。

1.4 随访方法 术后复查1次/月;1年后复查1次/6个月;2年后复查1次/年。定期电话随访了解情况。

1.5 发音分级标准 按文献[2]标准:良好:发音稍哑,但足够响亮;差:只有耳语音,发音费力;中者介于两者之间。

2 结 果

2.1 术后结果 47例患者中仅1例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经术后换药3周愈合。所有患者术后7~10 d进食,其中仅2例患者进流质饮食时有呛咳,2个月后消失。所有患者术后均成功堵管,48 h后给予拔管(100%)。47例中术后发音良好 34例(73.9%),中12例,差1例。

2.2 随访结果 对47例患者随访5年,其中2例患者1年内局部复发,给予全喉切除加颈淋巴结清扫术加胸大肌瓣修复;1例患者术后6个月随诊检查发现有食管癌,另行食管癌手术治疗,后死于纵膈转移;2例肺转移病死;1例肝脏转移病死;1例术后4年心肌梗塞病死。5年生存率为89.36%(42/47)。

3 讨 论

声门型喉癌因早期出现声音嘶哑,故易早发现。目前,对于此型喉癌的治疗已经多样化,如激光、放疗、手术加放疗等[1,3],但是手术加术后放疗仍被认为是疗效较为可靠的治疗方法。手术切除肿瘤并不复杂,关键在于切除后的修复。目前其修复方法较多,主要有游离植皮、颈部皮瓣、胸骨舌骨肌瓣、游离肌瓣、会厌软骨、甲状软骨膜以及残存喉黏膜或梨状窝黏膜等[4]。不同方法也已经被报道不同的优缺点。本组采用胸骨舌骨肌双蒂肌瓣修复喉腔,取得了满意的成效。由于胸骨舌骨肌双蒂肌瓣将带状肌充填于喉腔,与甲状软骨板内侧贴合紧密,能使对侧保留的声带活动时可与之接触,从而使发音清晰。术中保留的患侧甲状软骨膜可使喉腔光滑,不易形成肉芽,其与双蒂肌瓣缝合形成新喉腔的前外侧壁,有良好的血运和足够的长度,术后不会因喉腔萎陷而致喉腔狭窄。此手术操作简便,不需附加切口。术后患者恢复快,多能如期进食,拔管。术后放疗进一步增强疗效。

本组术后5年进行了严密的随访,2例患者术后1年内局部复发,考虑这2例患者病变已经侵及声门下有关,所以对于明确有声门下侵犯的患者,采用这种术式要谨慎。此2例患者在明确复发后采用全喉切除加颈淋巴结清扫术,因首次术后进行了放疗,故用胸大肌瓣修复防止咽瘘形成,效果好。对于喉癌伴发食管癌者,临床并非罕见,所以术前要仔细检查食管的情况,如果有问题,手术应一并考虑。在术后的5年内,有必要每年进行全身PET-CT扫描,以早期发现有转移情况,以便及时应用化疗等措施。本组5年生存率为89.36%(42/47)与以往国内报道的数据相接近[5]。

综上所述,笔者体会:①手术中患侧甲状软骨外骨膜保护好,用它修复创面可有效防止肉芽生成;②双蒂带状肌上下分离距离适当、厚薄适宜,太厚导致声门狭窄,太薄一是影响血运,二是影响发音与屏气;③病变切除中,切缘尽可能送快速冰冻,确保完整切除肿瘤;④对侵及前联合者,可行喉前楔形切除;⑤随访时,每年可行PET-CT全身扫描,尽早发现转移病灶。

[1]Hinni Ml,Salassa Jr,Grant Dg,et al.Transoral laser microsurgery for advanced laryngeal cancer[J].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7,133(12):1198-1204.

[2]屠规益.喉癌外科治疗的重点转移[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4,29(6):323-326.

[3]Eckel HE.Local recurrences following transoral laser surgery for early glottic carcinoma:frequency,management,and outcome[J].Ann Otol Rhinol Laryngol,2001,110(1):7-15.

[4]钟 红,马斌林,徐 軑,等.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声门型喉癌23例临床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1):28.

[5]贺永东,唐平章.声门型喉癌垂直部分喉切除,重建方法与效果评价[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96,3(001):24-26.

猜你喜欢
肌瓣舌骨声门
肩胛舌骨肌的超声解剖及临床应用价值
儿童甲状舌管囊肿分型及舌骨选择性保留的探讨*
支撑喉镜声门区暴露困难影响因素的logistics分析
舌骨形态学与显微结构的观测
尴尬的打嗝
支撑喉镜显微手术两种体位声门暴露程度的比较
臀大肌肌瓣联合臀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坐骨结节区褥疮
舌骨骨折1例
贲门癌、食管癌切除术后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的测压观察
比目鱼肌内侧半肌瓣转移修复胫骨骨外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