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瘤样瘤 21例临床病理分析

2011-04-13 14:50郭红丽
山东医药 2011年15期
关键词:平滑肌黏液腺瘤

郭红丽

(滨州职业学院,山东滨州 256603)

腺瘤样瘤是一种特殊的良性间皮性肿瘤[1],好发于女性生殖系统,可见于子宫、输卵管和卵巢[2],亦可侵及肾上腺和腹膜;无特殊临床表现,且常伴有子宫其他疾病,难于诊断[3]。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 12月 ~2009年 11月收治的 21例子宫腺瘤样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以提高本病诊断水平。

1 临床资料

21例子宫腺瘤样瘤患者,年龄 30~52岁,平均45.2岁,其中 40~50岁 16例。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5例,痛经或伴月经异常 6例,无自觉症状 10例。B超检查发现盆腔包块或子宫肌瘤。初步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 17例,子宫腺肌病和宫血 4例。术后均病理诊断为子宫腺瘤样瘤,其中伴发子宫平滑肌瘤 13例、子宫腺肌病 3例,同时伴发子宫平滑肌瘤与子宫腺肌病4例;另1例伴发慢性宫颈炎和子宫内膜息肉。21例中肿瘤单发 17例,多发(瘤数为 2~3个)4例;肿瘤直径0.6~6.2 cm,其中1.2~3.0 cm居多;肿瘤病灶分布于子宫肌壁间 20个,宫体或宫底浆膜下 7个。病理检查肉眼示病灶呈结节状,实性无包膜或假包膜,与周围平滑肌组织分界不清。切面呈灰红或灰白色,有黏液感,3例可见旋涡状结构 5例可见米粒大小或针尖状的腔隙或微囊。镜下示肿瘤由大小不等的腺样及腔隙样结构或巢状、条索状上皮样结构构成,细胞内含黏液。19例以腺样及腔隙样结构为主,腺腔样结构密集时呈脂肪空泡样或淋巴管瘤样改变,腺腔内衬扁平或立方样上皮,无明显异型性,腺腔内可见淡蓝染的黏液样物质和脱落上皮细胞。2例为腺腔样结构和巢状、条索状结构共存,后者区域内细胞增生明显,胞质呈空泡状,偶尔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的空泡细胞,呈印戒状,但细胞核无不典型性及核分裂像。肿瘤间质为不等量致密或疏松的纤维结缔组织及呈束状或编织状排列的平滑肌束,与周围子宫平滑肌组织无明显界限。AB-PAS染色均显示腺腔内黏液Alician blue阳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肿瘤细胞Calretinin及CK抗体均呈阳性,S-100、SMA抗体阴性,MC抗体阳性20例;CEA抗体阴性5例,另16例呈弥漫型染色,平滑肌组织及腔隙上皮细胞均着色。

2 讨论

腺瘤样瘤是好发于生殖系统的良性间皮样肿瘤,男女均可发病。女性子宫腺瘤样瘤近年报道逐渐增多,育龄期多见,无特殊临床表现,易漏诊或误诊[4],本组21例术前均未确诊。肿瘤可发生于子宫各处,本组 21例中共有肿瘤病灶 27个,以肌壁间最多,与之前报道[5]一致。肿瘤多单发,通常体积较小,直径多在 1.2~3.0 cm,多伴发子宫肌瘤等其他子宫疾病。生殖系统腺瘤样瘤的组织发生目前较一致的观点是间皮源性[6]。本组病例均表达Calretinin抗体,20例呈MC抗体阳性,不表达S-100、SMA抗体,支持间皮源性。有研究显示,偶尔可见腹膜和衬覆腺瘤样瘤小管状结构的细胞有连续以及偶尔伴随腹腔内典型的乳头状间皮瘤发生,同时电镜观察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微绒毛、桥粒、张力丝和细胞间隙扩张等间皮细胞的特征,以上均支持腺瘤样瘤起源于间皮的学说。子宫腺瘤样瘤的发生率报道不一,有文献报道检出率仅为 0.04%[7],最高可达3.1%。检出率的不同可能与计数病例的数量多少有关,亦可与病理检查中细致程度等诸多因素有关。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子宫腺瘤样瘤易被漏诊或误诊为子宫肌瘤等其他疾病,因此仔细观察病变特点并做好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至关重要。

腺瘤样瘤肉眼可见肿瘤结节边界不清,与周围子宫平滑肌组织难以剥离,切面呈灰红或灰黄色,编织状走行不明显,部分有黏液感;镜下可观察到呈小囊、小管或条束状的上皮样结构,以上特点均与子宫肌瘤不同。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达间皮细胞标记Calretinin、MC抗体,则不易与平滑肌瘤相混淆。本组病例腺腔内黏液AB-PAS染色呈AB抗体阳性,提示为酸性黏液,黏液实质为透明质酸[5]。腺瘤样瘤肉眼观有时呈灰黄色,境界不清,似有浸润,镜下可见肿瘤的腺样结构及胞质空泡,偶尔可见空泡细胞呈印戒状,需与腺癌和印戒细胞癌相鉴别。腺瘤样瘤细胞无异型性和核分裂象,且两者发病部位不同。亦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标记CEA进行鉴别,腺瘤样瘤 CEA抗体呈阴性,腺癌多呈阳性。在应用CEA抗体鉴别腺瘤样瘤和腺癌时,应准确解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否则将易导致误诊。与文献报道不同的是,本组病例显示CEA抗体的表达模式在腺瘤样瘤中有两种,一种为完全不着色,另一种为弥漫性平滑肌及腺囊性结构着色,而且以后者居多。后一种表达模式的原因不明,多次重复均显示此结果,考虑可能与抗体交叉反应及检测系统有关。CEA抗体的这种表达模式对子宫腺瘤样腺瘤的诊断是否具有特异性,还需扩大临床病例进一步观察。

[1]杜蓉,杨正斌.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7):60-61.

[2]吴丽娟,章美珍,翟梅娟,等.25例女性生殖道腺瘤样瘤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4,20(4):493-494.

[3]赵学军,王忠英,刘伯宁.子宫腺瘤样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2):98-99.

[4]刘保安,粟占三,刘建.子宫体腺瘤样瘤(附2例报告)[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8,14(6):377.

[5]廖谦和,胡树红.子宫腺瘤样瘤 49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4,20(5):544-547.

[6]Rosai J.The fallopian tube.In:Rosai J.Ackerman′s surgical pathology[M].8 th ed.Missouri:Mosby,1996:1455-1456.

[7]陈忠年.妇产科病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46.

猜你喜欢
平滑肌黏液腺瘤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会阴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喉血管平滑肌瘤一例
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Cif基因表达研究
黏液水肿性苔藓1例
肠系膜巨大平滑肌瘤1例并文献回顾
姜兆俊治疗甲状腺腺瘤经验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