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病的诊治

2011-04-13 04:44谷爱珍江苏省建湖县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站224700严立翠江苏省建湖县庆丰镇农业中心
山东畜牧兽医 2011年9期
关键词:美尔建湖县盲肠

谷爱珍 (江苏省建湖县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站 224700) 严立翠 (江苏省建湖县庆丰镇农业中心)



鸡球虫病的诊治

谷爱珍 (江苏省建湖县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站 224700) 严立翠 (江苏省建湖县庆丰镇农业中心)

鸡球虫病又称艾美尔球虫病。是由艾美尔球虫寄生于肠上皮细胞所引起的疾病。冬季鸡舍通风不良、潮湿,会导致鸡球虫病的暴发和流行,引起大批死亡,其危害较大,当出现症状时,可能已经感染了大量的鸡。该病以出血性肠炎、雏鸡的高度死亡率为特征,是危害养鸡业的严重疾病。故对该病不可轻视,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1 致病病原

对鸡产生危害的球虫有9种之多,致病力最强的是毒害艾美尔球虫,其次是布氏艾美尔球虫、柔嫩艾美尔球虫、堆型艾美尔球虫等。雏鸡易感染盲肠球虫病,青年鸡易感染小肠球虫病。一般为两种以上球虫混合感染。

2 流行特点

2.1 感染来源及感染途径 病鸡及带虫鸡是发病主要的来源。球虫病耐过鸡长期带虫,排卵囊的时间可持续7个月之久。鸡通过吃入被卵囊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感染。

2.2 球虫的繁殖力及抵抗力 球虫的繁殖能力极大,如果鸡只感染一个孢子化卵囊,7d后可排出上百万卵囊。卵囊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可生存4~9个月;在阴暗、高湿的鸡舍小气候下,可生存1年以上;常用消毒药对其无致死作用。

2.3 年龄特点 主要感染3月龄以内雏鸡,尤以4~6周龄为甚,可全群发病,大批死亡。

2.4 诱因 气候温暖多雨,鸡舍阴暗高湿,雏鸡拥挤,饲料缺乏维生素,卫生条件不良,都容易促使球虫病的发生及传播。

3 主要症状

(1)盲肠球虫病。最早在7~8日龄,典型病症:粪便带有不消化的饲料、恶臭、橘黄色粪便或胡萝卜丝样血便,多数粪水分离,冠髯及可视粘膜苍白贫血、精神萎顿,缩头闭目,两翅下垂、羽毛松乱,怕冷,聚堆瞌睡,两脚麻痹或痉挛性伸缩、嗉囊充满液体。病程2~3d后死亡。(2)小肠球虫病多发笼养和平养鸡,3~20周龄的小鸡或育成鸡。病鸡表现自身中毒症状,体温升高,冠脸灰暗,精神萎靡,羽毛松乱,藏头缩颈,呆立或行走无力,嗉囊积水(个别鸡空虚),粪稀薄、量少、绿白色或混有脱落的肠黏膜。一般在出现症状的2~3d内死亡,死鸡都较肥胖。当病程延续一定时间后,表现为发育不良,瘦弱贫血,啄尾根,啄肛,颈扭曲,头向后仰,两下肢向前直伸,瘫腿等。

4 剖检病变

(1)盲肠球虫病:盲肠异常粗大,紫红色,肠腔内积满血液与血块,黏膜糜烂。全身肌肉贫血,其他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失血特征。(2)小肠球虫病:病变肠管异常粗大,比正常者粗1~4倍,粗大部分的肠黏膜与肌层组织坏死脱落,仅剩最外面的浆膜层,这类病鸡一般都出现自身中毒现象。浆膜可见红色、灰白色小点,红色环状与块状出血现象。病程中后期,肠黏膜水肿肥厚或黏膜糜烂。

5 鉴别诊断

患盲肠球虫时盲肠的出血、坏死,易与盲肠炎的变化相混,但无肝脏病变。小肠球虫易与禽霍乱的肠炎相混,但无心脏出血、肝小点坏死等败血症变化。

6 加强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饲养密度要适宜;饲料和饮水要清洁,营养要全面;粪便、污物要及时清除,防止对水料、场地环境的污染,水槽、饮水器要坚持用消毒液或高锰酸钾液冲洗1次/d,清粪1次/d,地面用3%的火碱水喷洒1次;注意通风换气,肉鸡无论笼养、地养、网养通风换气尤为重要,特别是冬季暴发球虫病往往是只注重保暖引起的,要利用好鸡舍天窗,及时排出氨气、硫化氢气体,保持舍内干燥,减少球虫病的发生。

7 及时治疗

治疗球虫病的药物很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也可联合用药。若血便严重,精神极度不良用:普康素+氨丙啉;症状轻微,粪便有血用:奇球(地克珠利)+氨苄西林+止血素(亚硫酸甲萘醌);拉鱼肠样或西红柿样粪便用:球比特(盐霉素+硫酸新霉素)+VK3+VC+葡萄糖。另外可用:①青霉素5万IU/kg体重,链霉素2万IU/kg体重,2次/d,混合饮水3d;②复方敌菌净,1次/d,15mg/kg,加入饲料内拌匀饲喂,连用3d;③氯苯胍每100kg饲料用3~5g拌料,连用3~5d。

(2011–05–26)

S858.31

B

1007-1733(2011)09-0041-01

猜你喜欢
美尔建湖县盲肠
建湖县供电公司护航“菜篮子”稳产保供
建湖县强化责任 严守“安全线”
建湖县开展涉炉企业“百日清零行动”
建湖县推动工业企业自建燃气设施专项整治
遗忘与发现
鸡盲肠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大鼠盲肠结扎穿刺脓毒症模型死亡率影响因素研究
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断奶幼兔盲肠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鸡柔嫩艾美尔球虫病抗性主成分分析评估模型的建立
对临床直检诊断盲肠秘结及其形成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