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乳腺癌 18例临床分析

2011-04-13 14:50任爱军
山东医药 2011年15期
关键词:比星紫杉醇肿物

任爱军

(禹城市人民医院,山东禹城 251200)

副乳腺癌是指以副乳腺组织为原发灶的异位乳腺癌,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其临床病例及国内外报道均少见。国外文献报道副乳腺癌发生率占全部乳腺癌的0.2%~0.6%[1]。2003年1月~2010年 10月,我院共收治 18例副乳腺癌患者,经综合治疗后效果满意。现将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8例副乳腺癌患者,男 3例,女 15例;年龄 32~76岁,中位年龄 51岁。病程 1.5个月 ~8 a。中位时间 6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腋窝下或腋窝前方肿物,质实,无痛,表面欠规则,活动性较差。12例行 B超检查支持恶性肿物诊断,4例结构不良,建议结合临床,2例行腋下肿物细针吸取活检细胞学检查见癌细胞。18例患者均行腋下肿物切除活检,病理证实为副乳腺癌,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 10例,其中3例伴同侧乳头管腺癌;其余 8例中导管内癌6例,髓样癌2例。根据第6版《AJCC癌症分期手册》病理分期[2],其Ⅱ、Ⅲ期各 6例,Ⅰ期 2例,Ⅳ期4例。免疫组化检查示ER/PR阳性11例,阴性7例,Her-2阳性 6例,阴性 12例。18例患者均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术后予化疗,其中9例选用CAF方案或FAC方案(5-Fu 500 mg/m2,第1、8天;ADM 50mg/m2,第1天,CTX 500 mg/m2,第1天),化疗6周期,5例予AC→T方案(多柔比星60 mg/m2,第1天,CTX 600mg/m2,第1天,21 d为1个周期,连用4个周期后,序贯用紫杉醇175mg/m2,21 d为1个周期,连用4个周期),其余4例予TA方案(紫杉醇175mg/m2,多柔比星60mg/m2,21 d为1个周期),共用 6个周期,14例行腋下及锁骨上、下区放疗,DT 45~50Gy。11例ER或PR阳性者予三苯氧胺或来曲唑内分泌治疗。18例患者治疗后 10例发生远处转移(肺转移5例,肝转移 4例,骨转移 1例),其中4例肝转移者于 5 a内死亡。其余 14例目前仍健在,定期行肿瘤标志物检查。

2 讨论

副乳腺是胸部以外退缩不全或残留的乳腺原基,为最常见的乳腺畸形,尤以腋窝或乳头与脐之间部分多见,占成年女性的 2%~6%[3],术前针吸穿刺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方案[4]。发生于腋部的副乳腺癌与以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隐性乳腺癌、乳腺腋尾部癌及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等易混淆,因此,病理检查尤为重要。病理诊断的关键在于癌组织是否起源于副乳腺,文献提出的副乳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如下:①癌组织必须来源于副乳腺组织,而与正常乳腺组织无关联方可诊断[5];②符合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特征,但乳腺未及肿块者为隐性乳腺癌;组织学检查来源于其他组织的癌,如皮肤附件的大汗腺癌等[6],可基本排除。

目前副乳腺癌的治疗手段较多,包括手术、化疗及术后放疗及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个体化综合治疗是副乳腺癌的治疗趋势。在诸多治疗手段中,肿瘤内科学的发展是最迅速、最深入、最令人关注的一个领域。CAF是最常用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之一,对其疗效和毒性已为大家所熟知。INT对 2 691例淋巴结阴性的高危患者评价了6周期 CAF与CMF方案的疗效,结果表明,CAF 5 a无病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均优于CMF。我们综合11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CMF方案相比,含蒽环类药(多柔比星或表柔比星)方案能使年复发风险进一步降低12%、死亡风险降低11%;绝对受益分别增加3.2%与2.7%。以上研究奠定了蒽环类药在乳腺癌辅助化疗中的地位,使蒽环类药物成为乳腺癌治疗的“基石”药物。紫杉醇类药物(紫杉醇、多西他赛)的问世是乳腺癌化疗的一个重要突破,并已用于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对于淋巴结阳性的高危患者,在辅助化疗中可加入紫杉醇类药物。CALGB9344试验结果显示,增加AC方案中的多柔比星剂量(60、75、90 mg/m2)不能提高疗效,增加序贯使用 4周期的泰素能达到同样的目的;随访 18个月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在AC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泰素能使复发率和病死率分别降低17%与 18%。

总之,副乳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病理诊断关键在于癌组织是否起源于副乳腺,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

[1]da Silva BB,dos Santos AR,Pires CG,et al.Ectopiv breast cancer in the anterior chestwall: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J].Eur J Gynaecol Oncol,2008,29(6):653-655.

[2]毛伟征,苏东明,李雪萍,等.AJCC癌症分期手册[M].6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23-233.

[3]Corsi F,SartaniA,RizziA,etal.Primary carcinoma of ectopic breast tissue[J].Clin Breast Cancer,2008,8(2):189-191.

[4]AkbulutM,Zekioglu O,Kapkac M,et al.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ic features ofmedullary carcinoma of the breast:a study of 20 cases with histologic correlation[J].Acta Cytol,2009,53(2):165-173.

[5]常宏,田兴松,张丽萍.腋下副乳腺癌 4例[J].中国肿瘤临床, 2004,31(10):559-659.

[6]Suzuki S,Ohchi T,Doi K,et al.A case ofadvanced accessory breast cancer effectively treated with trastuzumab and paclitaxe[J].Gan To Kagaku Ryoho,2008,35(9):1615-1617.

猜你喜欢
比星紫杉醇肿物
乳腺肿物的超声自动容积成像与增强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不同途径灌注治疗兔舌癌的疗效研究
脂质体紫杉醇周疗方案与普通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
蛋氨酸脑啡肽与多柔比星联用对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的生长抑制及凋亡作用研究
护理干预对预防紫杉醇过敏反应疗效观察
紫杉醇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盐酸表柔比星迟发外渗引起局部皮肤坏死的护理
主气管肿物手术的气道建立和麻醉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