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

2011-04-14 03:16周广华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1年5期
关键词:档案资料油层油田

周广华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科技资料室 (黑龙江 大庆 163712)

浅谈如何做好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

周广华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科技资料室 (黑龙江 大庆 163712)

1 建立有效的开发利用系统

从1996年以来,我室按照“科学技术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国家一级标准”的具体要求,建立并逐渐完善有效的管理体系。运用系统综合思维方法将档案管理体制,列入单位各项管理、档案工作业务建设、档案开发利用的4个方面38条规定进行分析,确立了科技档案3个阶段,3个管理体系,10个管理系统。每个体系中有各自独立系统有序的运作规定,各系统中又有明确的工作要素。科技档案工作有机整体中的3个体系,10大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渗透到科技档案工作的全过程。

1.1 质量管理标准及控制体系

质量管理标准及控制体系由质量基础管理系统、质量标准系统、质量控制系统构成。质量基础管理系统:对于归档文件的完整、准确、系统做出了初始工作的规定,行文记录详实,参加计划会、课题研究设计立项会、评审会、工程竣工、设备开箱验收等工作,强调原始记载的真实性,同时对案卷归档整理的初始分类工作强调科学性、合理性。质量标准系统: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控制档案形成过程中及形成案卷归档密级划定的质量监控,对各环节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1.2 有效开发利用体系

有效开发利用体系由信息管理中心系统、利用途径系统、开发利用有效性系统构成。信息管理系统:对档案资料存储量、信息咨询服务、开展档案宣传工作确定了一整套的运行规范。利用途径系统:必须满足本单位各项工作出发,确定了利用检索工具、分析预测掌握利用规律、提高提供利用的现代化手段、调研利用效果等一套操作运行规定。开发利用有效性系统:确立了信息开发规划、编研成果的具体规定,该系统是实现科技档案的管理目的——有效利用的重要保障。

2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2.1 系统综合协调控制方法的实施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是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因、是主体,工作的质是果、是客体。只有主体的不懈努力,才能达到档案信息有效开发利用的果。抓住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是档案管理重点工作之一。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责任感、事业心,才能保证工作的高质量。协调、控制档案管理人员的意志和行为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个行政科学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融为一体的协调控制系统。

2.2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高显著

充分调动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有序地针对问题开展有效的精神激励法、选择目标法、有效组织形式、有效的工作方法、协调理顺情绪方法、控制评价方法等工作,增强了行业争排头、岗位争第一的信心和勇气,树立和形成了团结、实干、向上、奉献的档案队伍精神风貌。5年以来,档案管理人员结合自己岗位,刻苦钻研、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岗位技术,总结经验、摸索规律,先后完成局级论文十余篇,大专文凭以上学历的管理人员达到60%以上,符合国家一级档案馆的管理要求。

3 创造思维的实践与效果

3.1 实现有效开发利用的基本措施

我院加强档案管理重在开发利用,采取如下措施。①档案资料集中与分级管理的统一性,实施同步加强管理;②抓基础工作与常规工作协调统一,同步强化;③定性、定量评价统一考虑,同步分析论证;④补充完善制度和执行制度统一运作,同步强化落实。

3.2 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我院在档案现代化管理方面,逐年的投入和扎实工作,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效果。在油公司统一安排下,计算中心相继完善了地震资料数据、油田探井资料、油田生产井静、动态3大数据库。利用油田网为各研究单位、厂、矿、小队技术人员提供服务。院专业科室也建立了油田油气水资料数据库、油田储层常规参数数据库、油气水运移特征研究参数数据库等中、小数据库23个。作为院档案管理的职能和管理兼一的科技资料室,一是对原缩微成果加强管理,并对其它类集中管理的档案资料进行微机著录,目前已经建立了科研成果档案资料,外围油田单井、探井资料数据库,这3个数据库全由扫描录入上网及光盘存储,并实现与计算中心站的联网。通过巩固和继续提高相结合,提高了我院档案资料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了科技人员利用档案的效率。

3.3 开发利用效果显著

由于现代化管理油田科技档案程度高,档案资料的利用效率有较大的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明显提高,为油田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3.3.1 多次利用价值高

仅通过《大庆油田“九五”开发规划》档案资料综合利用的调查分析,在编制过程中利用档案资料有5个特点:①油田生产动态资料为依据;②油层静态档案资料为基础;③动态资料变化规律与静态资料相结合,不同含水阶段档案资料相结合、不同含水阶段档案资料可靠应用;④综合利用多种类档案资料的广泛性;⑤充分利用档案资料二次、三次编研成果。利用档案的地区广,仅使用开采综合数据1类,从长垣北到南各油区、外围油田各区此类数据达百亿之多。

3.3.2 高含水后期三次加密不可缺的依据

大庆油田老区综合含水已达90%以上,对于二次加密开采后油层剩余油分布状况和动用特点,必须以精细地质为基础,精细刻画出油层剩余油分布区间,在此基础上进行部署三次加密调整井的方案。因此,对调整对象的地质研究,对薄差油层水淹状况的研究,应用先进测试手段认识重点区域水淹状况,应用生产监测资料认识油层水淹程度,优化完井工艺提高薄差层及表外储层的渗流能力等,都要多次、重复利用油田各类档案资料,是高含水后期三次加密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

3.3.3 三次采油工业化推广方案实施的依据

油田三次采油聚合物驱油经历了先导试验、工业性实验。工业化推广应用3个阶段,并建立了评价聚合物驱油藏工程的6种方法,形成了聚合物矿物应用10项技术。“九五”期间,聚合物驱工业化区块达到14个,动用面积143.44km2,动用地质储量2.659×108t,总井数达2 368口。累计注入聚合物干粉21.398×104t,累计采油量3 065.279×104t。该项技术已居世界领先地位,在油田已成为开发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在长达40年的研究、试验、工业化应用过程中,油田地质开发档案资料多次、反复利用率之高,也是前所未有的。

3.3.4 精细地质描述挖掘油田潜力研究的依据

油田仅在2000年度共开展了44个区块,覆盖848.15km2,25 420口井的储层精细地质描述,绘制完成沉积相带 2 667张,研究成果的应用率达100%。实现了被专家称为具有“地质仿真”描述功能,也开创了按沉积单元和沉积微相计算地质储量的研究,同时在理论研究和认识上也取得了新突破。结合“十五”规划部署,实现重大调整的区块进行地质状况大调查,深入研究和努力寻找油田开发潜力,通过各种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地质储量,寻找到水驱油和聚合物驱油的损失储量,研究确定各类油层的储量参数,统一计算方法,重新计算单砂层地质储量。对于上述两方面的研究,从大庆勘探至今的地质资料,开发静、动态资料约几百万个数据是唯一的依据。

3.3.5 提高工艺水评的依据

油田开发老区套损严重,继续坚持“以防为主、防修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使套损原因的研究和防治措施有较新突破性进展,降低了油井作业周期,降低了高含水采油成本。在低渗透油层压裂技术的研究中,应用分段地震测试及现场监测和解释工作,均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新水平。围绕油田继续稳产高产5 000×104t/a采油工艺水平不断提高,都离不开油田地质和油田开发的各类档案数据。

周广华(1968-),女,助理馆员,主要从事档案管理工作。

张箫铃

2011-01-05

猜你喜欢
档案资料油层油田
碳中和油田的未来之路
公路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信息化创新
我国海上油田新发现
油层重力分异对泡沫驱气液比的影响
地质档案资料的保密工作探析
简述基建工程档案资料的科学化管理策略
掘金油田环保
建筑工程档案资料有效管理措施的应用研究
在低渗、低压油田实施油田整体压裂的探讨
七里村油田薄油层测井识别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