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口项目合同管理中的风险规避

2011-04-14 23:27郝九卫
陕西水利 2011年2期
关键词:两河口围岩工程

郝九卫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第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65)

1 工程概述

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交通工程 [1#公路]Ⅱ标段,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境内,距雅江县城上游约25km,是连接两河口水电站与对外专用公路的交通线路。本标段起讫里程K7+420~K10+550,全长3130m。其中K7+420~K7+480段长60m,为道路工程,路基宽度10.5m,路面宽9.5m,水泥砼路面。K7+480~K10+550段长3070m,为隧道工程,隧道设计限界11.0m×5.3m。

本标段工程地貌区划属青藏高原东部之川西高原深切割高山区,总体地势呈东西两侧高,中部河谷相对较低态势。两河口隧道地质构造简单,为单斜构造,岩性为细粒石英砂岩,岩性较坚硬,岩体较完整,洞身以Ⅱ、Ⅲ级围岩为主。合同开工日期2006年10月5日,竣工日期2009年4月30日。总造价1.19亿元人民币。

2 风险因素识别与分类

根据国家计委颁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在风险分析一章中提出风险的识别因素有:市场风险、资源风险、技术风险、工程风险、资金风险、政策风险、外部协作条件风险、社会风险及其他风险等9种风险。由于两河口水电站交通工程是中国水电十五局在四川二滩水电站开发项目上的第一项工程,故其风险因素也有其多重性。两河口项目施工风险存在很多,主要表现在:(1)合同专用条款规定工程不调价。而在施工期间,由于政策调控,材料价格上浮50%~70%,远远超出可预计范畴;两河口隧道工程进口段施工围岩变化复杂,施工难度加大,进度缓慢,从而导致工期拖延,势必引起资源占用,成本投入增加;同时,地质变化引起工程量变化,特别是钢材、水泥用量增大,必然引起价格上涨带来的资金风险,而工程量的成倍增加却执行原合同单价,造成很大的经营风险。(2)投标阶段的市场调查存在时间性、局限性,合同约定业主供电时间2007年8月31日,而实际供电时间在2010年5月份,投标阶段柴油预算价格5.67元/kg,自发电价格1.82元/kW·h,而在施工期间,柴油价格远远超过投标预算价,最高达到9.3元/kg,自发电长时间以低于成本价运行,存在投资风险。(3)工期的拖延势必造成资源占用,造成人员、机械设备的窝工降效,间接成本增加,同时使得后续工程无法开发。

3 两河口水电站交通工程风险的防范对策

3.1 改变项目经营管理模式,实行风险转移

两河口水电站交通工程(1#公路)Ⅱ标段施工是中国水电十五局在二滩水电站开发项目中的第一次中标,面临众多的兄弟单位的竞争压力,项目经营的好坏,包括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是否能够满足工程要求,直接关系其后续项目的市场开发。为此,必须打破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寻找合适的新型的经营管理模式。两河口水电站交通工程主要为隧道工程,针对隧道开挖专业性较强的特点,项目决定实行专业分包,走技术型管理模式,实现风险共担,这种模式的运行就是有效利用承包人的设备和人力资源以及专业施工能力,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从而有效地实现风险转移。

3.2 项目经营管理模式转型带来的风险及风险规避

实行技术管理型模式,进行专业分包是十五局在两河口项目首次的大胆尝试,打破了以往的传统劳务分包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主要利用承包队伍的资源优势,但必然存在难管理、风险大等特点。两河口项目在运行期间,由于围岩变化复杂,施工要求高,技术难度大,安全责任重,加之与工队首次合作,使得施工队不服从项目管理现象时常发生,出现长时间的僵持状态。另一方面,由于围岩差,距离长,施工难度大,多次造成塌方,工程进度受阻,出现人员消极怠工、设备窝工等现象,加之前期索赔工作长期得不到解决,造成资金困难,人员工资拖欠严重,从而使得人心不稳,使得项目经营陷入困境,甚至出现了工人集体停工,围堵项目部等恶性事件。针对这种情况,项目部做出冒险尝试,决定停工整顿,一方面要求更换施工队管理人员,另一方面加大和业主沟通,以此为理由进行前期索赔工作谈判,以解决资金问题。这种做法存在很大的风险,在更换施工队管理人员问题上,一旦施工队退场,将面临一系列的合同问题,另寻合作队伍是否能够按时进场,是否能够适应目前这种管理模式的问题,同时还要面临工期拖延带来的风险问题等等。这种方式的大胆冒险实际就是一种规避风险的办法,如果前期索赔工作得不到解决,将会失去索赔时效,从而造成资金投入风险。经过一个月的谈判,最后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工队没有撤离现场,而是在项目部的强烈要求下更换了管理人员,索赔工作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该项目从2008年10月份开始连续每月平均完成产值在500万元以上,取得了业主、监理的认可和赞扬,扭转了前期项目经营的不利局面。

3.3 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

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又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两河口项目始终坚持企业信誉是第一要务,重视合同管理,重视合同履行,以诚信为本,在经营管理上主抓合同管理。

两河口项目实行专业分包,项目部采用介入式、指导式、控制式对分包队伍实行全方位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严禁“以包代管”。同时对内在与分包队伍的合同关系处理上,项目加强商务管理工作,重视合同履约,同时增强管理人员经营意识,坚持工程进度与结算双同步,坚持项目履约和合同变更处理关系并重,积极做到工程按期完成与结算解决索赔两不误,把合同纠纷解决在施工过程当中。同时跟踪和参与监督工人工资发放,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对外在与发包方履约中,坚持结算与工程进度同步,索赔工作及时跟进,对合同外发生的变更项目做到及时签证,及时解决,把合同履约风险降低到最低值。两河口项目超长距离的地质变化,由于变更签证工作及时,使得变更工程量能在正常的中间计量支付中得以解决,很大地缓解了资金紧张问题,也使得遗留问题得到减少。

3.4 通过工程索赔将风险转化为利润

两河口项目自开工以来,完成的隧道开挖仅有270m符合原设计围岩情况,其余的围岩从原设计的Ⅱ、Ⅲ类变为Ⅴ类或Ⅴ类偏差围岩,长距离的地质变化导致工期滞后,同时也造成人力资源的流失,技术欠缺。如何保证隧道开挖的安全性运行是需要解决的最大技术性风险因素,如何加强管理、保证施工质量、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是控制风险的关键。

针对两河口项目围岩差这一特点,项目抓住围岩变化的契机,首先确定“以质量保安全、以安全促进度”的生产方针,把安全责任放在首位,从方案的变更入手,积极联系监理、设计、业主,改变和加强支护参数,有效地降低技术风险,杜绝安全风险,同时实现效益最大化。两河口工程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连续几年获得两河口项目安全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同时在围岩变差的情况下通过和业主、监理、设计沟通,变更原设计方案,方案的优化既保证了施工进度,又保证了施工质量和安全,同时使项目增加了收入,变更增加收入已达到1.21亿元。同时,由于围岩变化造成工期拖延,项目适时的提出阶段性工期索赔报告,得到了17.35个月的工期顺延批复,及时把工期拖延带来的风险损失降到了最低,避免了工期反索赔。

施工期间,由于市场条件发生变化,以及外界因素干扰(比如“5·12汶川”大地震),柴油价格上涨以致材料价格上涨,针对合同中“材料不调价”的不利因素,项目通过寻找国家政策、四川省政府材料调价政策等依据,咨询工程造价机构,并以事实为依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本着公正、公平,风险共担的原则为材料调差找到了依据,经过几次合同谈判最后得到了阶段性445万元的材料价差补偿。其次,由于业主供电时间的推迟,加之围岩长距离变化,造成自发电成本的增加,针对业主供电时间推迟这一有利合同约定条件,经过多次合同谈判,调查取证,以及通过咨询等方式,使得调差立项成立。自发电电价差补偿实质就是柴油价差补偿,而在谈判中出现每度电消耗柴油量的投标条件的打折系数问题说法不一,针对这一情况,项目经过对投标阶段的自发电电价进行计算分析,以数据分析说明两河口项目自发电以低于成本价在运行,使得业主最终同意在电转化柴油的问题上不打折,以指数法调差公式计算,最后得到阶段性324万元的自发电柴油价差补偿费。由于围岩差,涌水多,造成多起塌方,项目经过现场取证,调查分析,最终界定为地质原因造成非施工原因造成,最后成功的获得210万元的塌方索赔。两河口项目经过协调、沟通等方式扭转不利因素,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合同变更索赔,有效地降低了成本风险,为项目创造了收益。

3.5 通过工程保险进行风险转移

工程保险是针对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而造成的物质损失和依法对第三者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提供保障的一种综合性保险。两河口项目提出对于地质原因、不可避免外界因素等造成的工程损失走工程保险理赔,由于围岩差,两河口项目发生多起塌方,通过现场调查、取证、分析最后界定为地质原因造成,在管理局暂不予处理的情况下,项目通过工程保险索赔,得到四次塌方损失补偿和一次人身意外伤害险共计120万元,有效地实现了风险转移。

3.6 通过外部关系协调有效降低成本风险和环境风险

两河口水电站工程合同中明确业主提供的条件(2)的规定:招标人将于2007年8月31日开始供电,电价为每度0.4元/kW·h。考虑两河口水电站前期工程的发展动态,出于对自发电成本的控制,项目预测业主供电将不会按时供电,2008年5月项目通过县城一个电站投产的机会,做县电力局工作,优先引进社会电,为项目节省了巨额的发电柴油费用,有效地降低了成本风险。

两河口项目处于藏区,环境复杂,时有藏民无理要求项目赔偿或资助一些财物的现象发生。为了搞好关系,保证施工环境的和谐、融洽,项目一方面和当地藏民搞好关系,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关系,杜绝和避免无理要求赔偿现象的发生。通过适当给予当地村民一些零碎活,节假日到村里慰问困难户来协调与当地居民关系,树立了公司形象;另一方面通过和当地县政府、地方村委会、水电分局搞好关系,参与一些重大事件的处理和解决,为项目节约了不必要的开支。

4 结论

两河口项目自2006年开工至今完成产值1.85亿元,完成合同价的155%,其中合同变更增加收入1.21亿元,索赔项目增加收入1900万元,未拖欠工人工资,无债务纠纷。两河口项目经营效果显著,两年连续获得局项目商务突出贡献奖,经营取得成功,是对项目经营风险的正确估计和正确预防,通过一系列的规避风险方式得到了很好的防范,把风险值降低到了最低点。两河口项目走技术管理型经营模式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对风险的规避取得了良好效果的经验值得借鉴。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两河口围岩工程
四川省: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全部投产
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
两河口水电站征地移民安置寺庙迁建规划设计及实施管理探讨
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分析
两河口电站进水口稳定性分析
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初期支护大变形治理技术
子午工程
滑动构造带大断面弱胶结围岩控制技术
工程
地面荷载及围岩自重作用下浅埋隧道的围岩应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