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佛教寺庙概况

2011-04-19 10:11■周
群文天地 2011年9期
关键词:塑像西宁佛教

■周 德

西宁地区,佛教盛行,庵观寺庙,遍布城郊各处,远者无从稽考,即近七八十年来若干事迹,亦多变迁。现将西宁的佛教寺庙的一些情况,记述如下,仅供参考。

印心寺:据《西宁府志》记载,该寺系佛敏于乾隆末年创建挂锡处。佛敏,天水人,蜀汉将军姜伯约之后。七岁剃度为僧,著有《心经直解溪山咏》四卷,发明心性之旨,以格致诚正为本,不杂寂灭禅语。该寺原址在今之南大街,寺容雄伟,在西宁古刹中尚属首屈一指。寺的建筑木料,采用南郊本山木。寺凡二进,山门塑四大天王,中院为韦陀殿;再进为两层佛殿,底层中供释迦牟尼塑像,南北两厢楼房十二楹,贯串前后院。北楼储藏经,南楼储经版。两楼下供十八罗汉塑像,工艺精致,形态各异,有若静思,有若所悟,有若入禅,有若欢喜。南楼下厢房有门通禅院,育花木,每逢春夏,清香幽雅,别有风趣。主持印心寺的和尚圆寂后,葬于东郊,建塔纪念,称为印心和尚墓,墓周筑土墙围之。庙产甚多,四百年来香火鼎盛,今已淹没。

崇兴寺:亦称崇庆寺,建于明末清初。寺址隍庙街路北(今名解放路)。凡二进,内外院均系楼房,供释迦牟尼,原为葆宁寺的属寺,清末设私塾。青海建省后,香火渐稀,坍塌失修。

葆宁寺:创建于元末明初。寺址包括玉井巷以北城根和北门外迤东香水园。明洪武十四年,耿秉文建西宁新城时,倚岩石建立,随之分裂为二。葆宁寺原坐北向南,后将前后三殿倒置。寺凡三进,寺宇宏敞。主要建筑为大佛殿、韦陀殿。中院东西有画廊,绘有佛教应化事迹。侧院设观音堂、子孙庙及禅院,藏有明末《大藏》一部。寺产素极雄厚,寺周土地为其所有。在北郊及殷家庄亦有寺产。上世纪20年代,法徒堕落沾染不良嗜好,寺产变卖殆尽,从此一蹶不振。

普济寺:寺址南郊,坐南向北,建筑较小。系清末洋行经理沈得璞先后捐银六百两,由杨进湘主持修建。原供地藏王菩萨,后塑观音。20年代初曾将印心寺十八罗汉塑像迁于此寺。远在清乾隆四年(1739年)西宁佥事杨应琚等为暂厝外地人遗尸,在现普济寺东侧处修建漏得园一处,四周房屋共三十余楹,编成字号,停寄遗骸,通称寄骨寺。

九华寺:系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前后陆续建成。寺址与普济寺相望,规模较普济宏大。前院建戏楼,大殿供地藏王菩萨。该寺为山、陕帮商民集资兴建。寺有寄柩院一处,计大小房屋三十四楹,山、陕籍及非山陕籍灵柩,均能停寄,收入的停柩费作管理用。

甘露庵:创建于明末,年久无从查考,庵貌小而雅致。20年代,一度作为私塾,30年代末,西宁佛教会设于此。

宏觉寺:原名洪觉寺,亦有称作红觉寺者,即以寺名命街名,规模与葆宁寺媲美。凡三进,主殿塑三大菩萨像,前殿为护法殿,前院建有左钟右鼓楼,各院庙房及东侧马厩,因系拉卜楞寺的属寺,为该寺僧朝拜塔尔寺时寄宿之处。青海建省,蒙藏招待所设于此,一度曾为班禅驻青办事处占用。

转经寺:原为藏经寺,为大通广惠寺属寺。寺址在县门街(今人民街)路北。凡二进,由敏珠尔、先灵佛先后主持。寺宇宽敞,两厢为广惠寺僧众来西宁寄宿。30年代,西北佛教居士林借住。50年代,为青海菩提学会会址。

金塔寺:为塔尔寺属寺。寺址在宏觉寺街西端,坐南向北。凡朝拜塔尔寺或该寺僧人来西宁者均住于此。寺貌较小,创建于清季。二十年代,曾整修一新。

雷鸣寺:创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当落成时,适值天雨雷鸣,因名雷鸣寺,并以寺名命街名,迄今沿用。寺南向,正殿两层。

莫家寺:创建于明崇祯十四年前后,本为明副总兵莫与京宗祠,塑三大菩萨像。传说莫氏祖先为明奸相严嵩父子迫害,子孙流落西宁。寺成即以寺名为街名。莫与京墓在东郊曹家寨曹家沟,称为莫家坟,遗迹尚存。其后裔落户南川,即名其地为莫家沟。今该沟郭家湾有其遗族居住。

广嗣宫:创建于明末,时间难以稽考。寺址在原西宁隍庙西侧(今解放路),面向南。据传有某显宦的如夫人怀姓者出家为尼时所建,庙仅一进。30年代,曾将原印心寺、葆宁寺的塑像迁此。其中印心寺韦陀像,系用白檀香木雕刻,工艺精致,一木一窍,鞘套而成,传说出自南方巨匠之手,寺僧长途运来,供奉于印心寺。后毁于“文化大革命”浩劫中。

法幢寺:寺址在西郊园树庄。修建于30年代,为女尼尘空所创建(尘空尚健在)。寺面向西,供释迦牟尼塑像,佛基体由崇宁寺遗留的旧佛像改塑而成,工艺高超,为各寺之冠,该寺现在还能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

北斗宫:建于明初。宫址在官井街西侧,并以名街。凡一进,右侧有修道院,护送班禅专使行署曾一度驻此。

北山寺:一名土楼山寺,原为永兴寺,为西宁最古之寺。远在北魏时,以其山崖“为浮屠状”,即名“土楼神祠”,通称“古神祠”。虽历经修葺,多所倾圮。明季在山脚右侧建铁佛寺,早已废。清宣统元年(1909年),西宁香行魏僖等捐资重修。二年(1910年),葆宁寺僧徐仁,拆祁家城禅院,改为佛阁,并添修山门、斋舍,面目一新,今已倾颓,然尚可辨认。

至于城关各街巷的关帝庙、广福观、水土祠、八蜡庙、三师殿、火神庙、三官祠等,非佛教体系所能范围,因不录列。即使佛教寺宇,已湮没无闻者,亦未叙及。

猜你喜欢
塑像西宁佛教
李白与佛教思想关系再探讨
佛教艺术
贾宝玉三次劫难及其佛教隐喻——“三毒”与情
塑像和井
轻轻松松聊汉语——“中国夏都”西宁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毛主席塑像今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