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子的研究

2011-04-25 09:43万春辉陈占峰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研究

万春辉,陈占峰

(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湖北 武汉 430016)

青葙(CelosiaargenteaL.)是苋科(Amaranthcea)1年生草本植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药典收载品种。其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肝、明目、退翳之功效[1]。生于田野、路旁和荒地,为旱地常见杂草。福建省、浙江省、广东省青葙植物资源丰富。本文对青葙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为青葙子的质量评价及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本草考证研究

青葙子为苋科青葙属1年生草本植物青葙的干燥成熟的种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疗唇口青,列为下品,因其能治眼疾,故别名草决明。李时珍在其所著的《本草纲目》一文中对青葙子作了描述,曰:“青葙生田野间,嫩苗似苋可食,长则三四尺。苗叶花实与鸡冠花子一样无别,但鸡冠花子穗或有大而扁或团者,苏恭言其结角,误矣。此则稍间生花穗,尖长四五寸,状如兔尾,水红色,亦有黄白色者,子在穗中,与鸡冠子及苋子一样难辨。”由此可见,古人对于青葙子、鸡冠子与苋子的区别比较模糊,但对青葙苗与鸡冠花子苗的区别是很清楚的。

2 资源概况

2.1 形态特征 青葙为1年生草本,高50~100 cm。茎直立,绿色或带红紫色,有纵条纹。叶互生,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9 cm,宽1~3 cm。穗状花序顶生;苞片、小苞片和花被片干膜质,淡红色,后变白色,苞片3;花被片5;雄蕊5,花丝下部合生成杯状;子房上位,柱头2裂。胞果卵形,盖裂。种子扁圆形,黑色,有光泽。花期5~7月,果期8~9月。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物或摘取果穗,晒干,收集种子。青葙子扁圆形,少数圆肾形,直径1~1.5 mm。表面黑色或红黑色,光亮,中间微隆起,侧边微凹处有种脐。种皮薄而脆。无臭,无味。综上所述,青葙子味苦,性微寒,有清肝、明目、祛风热、降血压、抗炎之功效[5]。

2.2 生物学特性及分布 青葙喜温暖,耐热不耐寒。生长适温25~30 ℃,20 ℃以下生长缓慢,遇霜凋萎;高于30 ℃,其产品品质较差。青葙属短日照植物,在秋季高温日照条件下易抽薹开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吸肥力强,以有机质丰富、肥沃的疏松土壤产量高、品质好。青葙子在我国主产于福建、安徽、广西、四川等地,其中福建省青葙植物资源尤为丰富;在印度、斯里兰卡、非洲和美洲等其他热带地区分布也很广[6]。

2.3 栽培现状 青葙一般喜生长于荒野、路旁、山沟、河滩等疏松土壤,资源分布较为分散、产量极低,人们一旦利用,往往连枝、连株采摘,破坏极为严重。青葙人工栽培发展非常缓慢,多为当地农民利用野生种,在自留地零星栽培,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才对其栽培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基础研究,为人工栽培提供了依据。

3 生药学研究

3.1 原植物鉴定 青葙(CelosiaargenteaL.)为苋科青葙1年生草本植物,高30~90 cm。全株无毛。茎直立,通常上部分枝,绿色或红紫色,具条纹。单叶互生;叶柄长2~15 mm,或无柄;叶片纸质,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9 cm,宽1~3 cm,先端尖或长尖,基部渐狭且稍下延,全缘。花着生甚密,初为淡红色,后变为银白色,穗状花序单生于茎顶或分枝顶,呈圆柱形或圆锥形,长3~10 cm,苞片、小苞片和花被片干膜质,白色光亮;花被片5,白色或粉红色,披针形;雄蕊5,下部合生成杯状,花药紫色。胞果卵状椭圆形,盖裂,上部作帽状脱落,顶端有宿存花柱,包在宿存花被片内[7]。

3.2 性状鉴定 青葙子外观黑亮光滑,大多扁球形,少为肾形。种子纵轴约1.30~1.49 mm,横轴约1.07~1.19 mm,表面红黑色。种子的一侧略凹,凹陷处近中央的突起部分为种脐,形似果柄、稍歪斜。近种脐表面的细胞排列较紧密。种子表面长方形、多边形等网格状纹饰十分清晰,细胞间无缝隙,网眼内能见不规则的瘤状凸起。去种皮后可见类白色胚乳,胚弯曲于种皮与胚乳之间,炒之有香气。见表1。

表1 青葙子及其混淆品种主要性状比较

4 化学成分研究

4.1 氨基酸 青葙子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且种类较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2.85%。非必需氨基酸中谷氨酸含量最高,谷氨酸具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参与多种生理活性物质的合成,对传递神经冲动,维护脑及神经功能发挥重要作用[2]。

4.2 矿质元素 青葙子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其高K,低Na的特点较明显。Fe、Mn、Cu、Zn等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含量丰富。这些微量元素对人体有直接的作用,并参与新陈代谢过程,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8]。因此,青葙子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4.3 环肽 Hiroshi Morita从青葙子中通过一系列的柱层析、高效液相等手段得到了环肽Celogenamide A,含有3-OH吲哚环的环肽Celogentin K,以及3个双环肽Celogentins A,B,C(见图1)。

4.4 三萜皂苷类 迄今为止,从青葙子正丁醇部位分到4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其母核主要为12-稀齐墩果酸骨架结构,其结构如下(见图2)。

4.5 其他成分 薛芊等[9]对青葙子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青葙子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棕榈酸和豆甾醇;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鉴定为胡萝卜苷和齐墩果酸。

图1 环肽Celogenamide A

图2 萜皂苷羌12-稀齐墩果酸骨架结构

5 药理研究

5.1 抗白内障作用 Shah M.B等[10]研究表明:青葙子水提液对Fenton反应所致的晶状体氧化损伤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且疗效优于白内障。

5.2 抗菌作用 青葙子的乙醇抽提物具有抗生素活性,对白色念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腊样芽胞杆菌显示出很强的抑制作用。其抗绿脓杆菌效果与传统抗生素磺胺嘧啶银(SSD)具有可比性。

5.3 抗糖尿病作用 印度民间将青葙子的水煎液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传统中药[4]。研究表明:青葙子乙醇提取物(ACAS)可以降低四氧嘧啶诱导大鼠的糖尿病的血糖,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持续给药15 d不仅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而且ACAS对正常大鼠的血糖水平的影响不明显,给药剂量达到5 g/kg时没有显示明显的毒性反应。同时发现ACAS还可以防止糖尿病大鼠体质量的减少。对四氧嘧啶诱导游离基产生和引起组织损伤有非常有效的保护作用。青葙子提取浸膏可以减少血清过氧化物水平和保护胰脏的功能。

5.4 抗肿瘤和免疫调控作用 Hase K等[3]对青葙子的提取物(CAE)的抗癌转移作用进行了研究。在经门静脉注射结肠癌细胞进行肿瘤细胞接种前,连续腹膜内给药7 d,发现CAE明显抑制了肿瘤的肝转移,并且呈剂量依赖性。CAE对BALB/c小鼠全脾细胞有明显的促有丝分裂作用,也呈浓度依赖性。体外实验发现CEA还能介导巨噬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12(IL-12)。CEA抗癌转移作用的基础在于其具有免疫调控的特性,包括诱导产生IL-12,IL-2和IFN-γ,导致Th1支配的免疫状态和激活巨噬细胞达到抗肿瘤状态。这可能是青葙子抗肿瘤转移的药理基础。Hayakawa等[4]对青葙子的提取物(CAE)的抗癌转移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CAE明显抑制了肿瘤的肝转移,并且呈剂量依赖性。

5.5 保肝作用 Hase K等[3]对青葙子水提取物进行了分离,得到一种酸性杂多糖活性成分青葙素(celosian),对治疗肝炎等肝脏疾病有效,可显著降低血清中AST、ALT和LDH水平,有效抑制四氯化碳引起的大鼠肝损伤,保肝作用强。并用化学性和免疫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研究青葙素的肝脏保护作用,认为青葙素很可能是起保肝作用的有效成分。同时青葙素可以抑制血浆转氨酶(GPT,GOT)和LDH的升高,能够降低四氯化碳引起的大鼠肝化学性损伤后的血浆胆红素水平。

6 结语

6.1 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青葙子资源处于野生状态,品种选育工作力度不够,人工栽培面积尚少,导致产量低,经济效益低,后续资源贫乏。2)青葙子作为中药,已被人们充分认识并加以利用,但对其根、茎、叶、皮等部位很少利用,并且罕见以青葙子为原料的各种产品。

6.2 建议 1)加大对青葙子活性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的研究和分析,这对进一步开发利用青葙子,提高青葙子在国内外的市场地位和经济效益都有着深远的意义。2)根据青葙子良莠不齐的野生形状,拟定出优选标准,选育出优良的品种,进行人工栽培。3)加大对市场的调查,分析和预测,使之有效地指导青葙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市场竞争力,使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

6.3 展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食品营养知识的普及,崇尚高营养型和全营养型、食用安全的天然食品,将成为一种时尚和趋势。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运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研制青葙子系列食品或制剂,加深对青葙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37.

[2]Tadao akenishi.Amino acids[M].Japan:The Japan Essential Amino Acids Association.Incorporated,1987:13-18.

[3]Hase K,Basnet P,Kadota S,et al.Immunostimulating activity of Celosian,an antihepatotaoxic polysaccharide isolated from Celosia argentea[J].Planta Med,1997,63(3):216-219.

[4]Hayakawa Y,Fujii H,Hase K,et al.Anti metastatic and immunomodulating properties of the water extract from Celosia argentea seeds[J].Biol-Pharm-Bull,1998,21(11):1154-1159.

[5]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药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441.

[6]福建植物志编委会.福建植物志[M].福州:福建科学出版社,2000:553-554.

[7]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51.

[8]柴之芳.微量元素化学概论[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4:220-226.

[9]薛芊,郭美丽,张戈.青葙子化学成分研究[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6,10(6):5.

[10]Shah M.B.,Patel K.N.,Chauhan M.G.,Inter[J].Pharmacog,1993,31:223-234.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