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新闻

2011-04-27 10:29
电子世界 2011年12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

10月15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中共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陕西省省长赵正永分别致信或题词祝贺。教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和高校致信祝贺。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利华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

刘利华在讲话中指出,从红都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到今天闻名海内外的巍巍学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走过了光荣而不平凡的80年。80年薪火相继,一代代西电师生耕耘不息,为国家信息化、国防现代化建设,谱写了一曲辉煌乐章。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以发展电子信息通信技术为使命,参与并见证了新中国电子信息通信产业从落后到崛起的宏伟历程,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在基础研究、预先研究、重大工程项目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国电子信息通信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缔造的我党我军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1959年被确立为全国重点大学,20世纪60年代曾以“西军电”享誉海内外。1988年学校更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现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211工程”项目建设高校,有各类在校生3万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700余人,硕士研究生8100余人。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人才工作座谈会在南京召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更好地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系统人才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教司邀请河北等11个省(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负责同志、人事人才工作处的相关同志以及部属单位代表,于10月14日至15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了工业和信息化系统人才工作座谈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教司司长衣雪青详细介绍了部里人才工作的有关情况,对明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行业人才工作提出了思路和措施,并从找准工作定位、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施、建立工作体系四个方面,引导与会代表深入讨论行业人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各省(市)同志重点介绍了本地区近三年来,特别是去年行业人事人才工作会议以来的行业人才工作情况,并积极为更好地开展行业人才工作出谋划策。

与会人员普遍反映,本次会议坦诚交流、积极互动、讲求实效,为工业和信息化系统人才工作队伍搭建了很好的工作交流平台,达到了破解工作难点、总结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思路、交流工作方式和方法的目的。

陕西省电子学会举办“信息感知与三网融合”前沿技术学术研讨会

由陕西省电子学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办的“信息感知与三网融合”前沿技术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9月23日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召开。省科协、省电子学会、兄弟省市电子学会的领导及代表200多人参加了会议。

陕西省电子学会理事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郝跃致开幕词。大会邀请了有关专家做了特邀报告。郝跃教授的“超高速微电子技术的若干新进展”,围绕减小特征尺寸、降低功耗、优化设计和开发新材料等技术以提高微电子运算速度为目标,介绍了超高速微电子技术的发展;771研究所沈绪榜院士的“计算机前沿技术的思考”,从计算机的应用技术、设计技术、制造技术等不同角度开启了我们对计算机前沿技术的思考;IBM全球战略联盟新兴国家云计算总经理寇卫东教授的“信息技术最新进展”,对云计算的内涵作了精辟的解读,讲述了云计算对政府和企业转型带来的巨大影响,同时介绍了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业务等方面的技术,并结合IBM的最新产品,展望了这些技术领域逐步走向实用的远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段振华教授的“模型检测三十年”,就目前关注的软件可信性问题,详细介绍了模型检测的内涵、原理及最新进展,同时还介绍了他们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各位专家的报告体现了相关领域最新研究动态,受到与会代表的欢迎。

大会共收到论文120多篇,评出优秀论文5篇。

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重庆开幕

10月1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新闻出版总署和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和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共同承办以“转变期刊发展方式与中国科技期刊的历史使命”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重庆开幕。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副书记程东红,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出席开幕式并讲话。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陈贵云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是全国科技期刊出版界所举办的最高端、最具影响力的行业论坛之一。自2004年开始举办以来,至今已分别在北京、上海和杭州三地成功举办了六届,对于推动我国科技期刊与出版业的创新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本次论坛通过开幕式及大会报告会、高峰论坛、五个专题论坛、科技期刊暨出版新技术展览、科技期刊进院校企业等活动,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科技期刊的理论建设,探讨新时期科技期刊的发展战略,推动科技期刊的创新发展,为充分发挥科技期刊在推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创造条件。

来自相关专业的院士、专家和新闻出版总署相关部门的领导,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负责人,英国皇家化学会、美国物理联合会、斯普林格集团(Springer)、英国水务集团、威力—布莱克维尔出版集团、谷歌集团等国外社团、出版集团的专家及代表,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图书馆出版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或负责人,以及重庆市本地代表共计5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Lantiq推出先进的电话芯片:为2.4GHz家用无绳电话带来高清语音通话质量

德国慕尼黑/纽比贝格——2011年10月18日——宽带接入和家庭网络技术供应商领特公司(Lantiq)今日宣布:面向先进家用无绳电话应用扩大其单芯片解决方案系列。公司的全新COSIC™ WDCT,即广泛采用的DECT解决方案的2.4Ghz版本,将诸如宽带语音和低速率数据服务等特色功能带到了亚太国家和地区及新兴市场,以使用这个不需授权的频率范围。

COSIC WDCT的特点与优势

·第一款支持宽带/高清语音通话质量,以及低速率的数据应用功能(类似于欧洲的CAT-iq™功能的设置)的2.4Ghz频率无绳解决方案,使无绳电话成为数字家庭的一个增值组成部分。

·采用宽带编码和传输、以及先进的声学回声消除,使得在通话和录音中拥有极度高清的语音质量,包括带有高清音效的全双工免提通话。

·通过自适应冲突检测和信道选择实现与2.4GHz无线局域网共存。

·高信噪比(灵敏度约为-98dbm)可降低对发射功率的要求,并达到比其他替代设备更好的距离性能。

·所有的COSIC系列成员都在一块硅芯片上集成了基带控制器、射频(RF)收发器和功率放大器,因此可将物料成本(BOM cost)降到最低、优化生产制造和物流、实现最小的PCB占板面积和低功耗。

·整个系列的芯片都采用单一的架构,可在从需要授权的1.9GHz DECT/ CAT-iq标准到无需授权的2.4GHz无绳语音平台范围内,充分利用制造商在硬件和软件设计方面的投资。”

艾法斯成为TD产业联盟第一批海外测试测量仪器厂商会员

TD产业联盟与艾法斯控股公司(Aeroflex Holding Corp.,纽交所代码:ARX)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艾法斯有限公司(Aeroflex Limited)9月27日日宣布:TD产业联盟日前授予艾法斯公司“TD产业联盟非理事会成员资格”。该项联盟理事会决议标志着艾法斯覆盖TD系统设备、终端和芯片的研发和制造的全方位测试测量解决方案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同,同时也标志着TD系列标准和相关产业在全球实现了更广阔的发展。艾法斯是TD产业联盟的第一批海外测试测量仪器供应商会员,其TD测试解决方案已经被中国厂商广泛采用。

TD-SCDMA在成功部署的基础上,目前正进入快速发展的通道。而作为一项主流的第四代移动通信(4G)国际标准,TD-LTE在全球重要厂商的积极参与和共同推动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形成了覆盖系统设备、芯片、终端和测试仪表等关键环节的完整产业链,而且已有20多个国家决定建立TDLTE网络,TD产业正在形成国际化发展的态势。

伴随着TD-SCDMA产业的井喷式发展和TD-LTE大规模技术试验的有序推进,系统设备、终端及器件供应商将需要可靠的测试仪器来应对这些由标准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艾法斯的各种TD测试解决方案在中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被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和广大TD-LTE的系统设备制造商、TDLTE芯片研发厂商及终端制造厂商等选择作为试验和测试的基准和工具。

TD产业联盟(TDIA)于2002年10月30日成立,成员企业包括中国移动、大唐、华为、联想、中兴、普天、三星、联发科技、ST-E、SK电讯等国内外知名通信企业,覆盖了TD产业链从运营、系统、芯片、终端到测试仪表的各个环节。

飞兆半导体下一代单芯片功率模块系列满足2013 ErP Lot 6待机功率法规要求

根据2013欧盟委员会能源相关产品(ErP)环保设计指令Lot 6的节能要求,电子设备在待机模式下的最大功耗不得超过0.5W,这项要求对于PC、游戏控制台和液晶电视的辅助电源设计仍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有鉴于此,高性能功率和便携产品供应商飞兆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推出FSB系列AC电压调节器。FSB系列是下一代绿色模式飞兆功率开关(FPS™),可以帮助设计人员解决实现低于0.5W待机模式功耗的难题。FSB系列器件通过集成飞兆半导体的mWSaverTM技术,能够大幅降低待机功耗和无负载功耗,从而满足全球各地的待机模式功耗指导规范。

FSB系列在单一封装解决方案中集成有先进的电流模式脉宽调制(PWM)和耐雪崩700V SenseFET,可以实现待机模式能效较高的辅助电源设计,并提供相比先前的解决方案更小的尺寸,更高的可靠性和更低的系统成本。

创新性AX-CAP™方法是飞兆半导体五项专有mWSaver技术之一,它通过省去X-cap放电电阻器,最大限度地减小EMI滤波级的损耗,同时满足IEC61010-1安全要求。mWSaver技术的绿色模式功能提供关断时间调制,以线性方式减小轻负载条件下的开关频率,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开关损耗。以上特性结合极低的工作电流,FSB系列能够轻易满足并超越轻负载功耗限制。

另外,FSB系列集成有可编程逐周期限流功能,内部开环保护,内置brown-in/brown-out保护,用于恒定功率限制的高压线和低压线补偿,具有滞后效应的过热保护,欠压闭锁和过压保护功能等保护功能。FSB系列带有具备不同额定电流的集成式MOSFET,可以用于最高35W设计。该系列中的首款产品FSB127H带有2A内部MOSFET,并采用8脚双列直插式封装。

飞兆半导体的mWSaver技术提供了同级最佳的最低无负载和轻负载功耗特性,以期满足全球各地现有的和建议中的标准和法规,并实现具有更小占位面积,更高可靠性和更低系统成本的设计。

第十七届全国混合集成电路学术会议在合肥召开

由中国电子学会元件分会主办,中电科技集团第43研究所承办的第十七届全国混合集成电路学术会议于近日在合肥召开,近8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上,中国电子学会元件分会混合集成电路技术部主任、中电科技集团第43所李浪平所长致欢迎词,中国电子学会元件分会秘书长陈福厚、中国电子元件协会混合集成电路分会秘书长李稳玲到会祝贺。北京飞宇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申蓉的“一种高功率密度薄膜功率电阻的试制”、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刘刚“T/R组件对混合集成电路模块的使用要求”、中国兵器工业第214研究所何中伟“高密度集成MCM-C/D产品研制”、航天九院771所姜伟“晶圆级芯片尺寸封装{WLCSP}产品研制”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杜磊“薄厚膜电阻器电流噪声指数测试系统”的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欢迎。

Microsemi宣布成功完成收购Zarlink半导体公司

美高森美公司(Microsemi Corporation)宣布成功完成收购Zarlink半导体公司(Zarlink Semiconductor Inc.,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代号:ZL)。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无限公司0916753号(0916753 B.C.ULC,美高森美间接全资控股子公司)已经完成此要约收购,将于今天获得123,438,737股Zarlink股份,约占Zarlink流通股的96%,以及本金为54,417,000加元的Zarlink可转换债券,约占其流通债券的87%。美高森美成功完成这一收购,将于今天接管Zarlink半导体的董事会和运营。根据加拿大商业公司法(Canada Business Corporations Act.),美高森美将以强制收购的方式,在短期内收购其余未被收购的Zarlink股票。根据加拿大和美国证券法,美高森美将执行必须步骤,将Zarlink从多伦多证券交易所(TSX)上市名单中去除,不再成为负有报告义务的发行人。

2011年9月份电子认证服务业动态

截至2011年9月30日,有效电子认证证书持有量合计22,017,299张,本月增加937,051张,环比增长4.45%。其中机构证书9,333,784张,本月增加199,913张,环比增长2.19%。个人证书12,672,882张,本月增加737,102张,环比增长6.18%。设备证书10,633张,本月增加36张,环比增长0.34%。

2011年9月份电子认证证书数量统计表

Molex提供广泛的自动化解决方案系列为全球包装工业带来通过验证的卓越成效

全套互连产品供应商Molex公司推出Brad®自动化产品线,这是世界各地寻求价格具有竞争力的高性能解决方案的包装机器制造商、机器人制造商和设备系统集成商的理想选择。Molex的自动化产品专为满足包括工业以太网及其它包装工业的先进制造需求而设计,以捆包式解决方案提供,同时备有广泛的工业网络协议选项。

Molex同时提供用于包装行业的电子技术,包括:

连接产品

·连接器和插座:在I/O和网络系统中实现快速且可靠的连接,Brad连接器和插座提供用于最严苛环境的牢固的防水(IP67)连接。

通信产品

·PLC/PAC背板模块:该模块同时支持以太网和Fieldbus协议,通过使用针对ControlLogix的Add-on-Profile,可以轻易集成到Rockwell Automation的RSLogix5000中,并可加到Rockwell集成架构构建器内的系统设计中。

·PC和远程扫描仪:使用以太网作为主干网访问DeviceNet或PROFIBUS网络,为联网I/O和诊断信息带来较低成本的接入方法。

控制产品

·极高耐用性(IP67)I/O:模块易于安装,可安装在机器上,能够耐受存在液体、灰尘或振动的环境。

·工业以太网开关:使用IP30或IP40外壳,具有适合工业使用的牢固设计特性,并提供铜或光纤通信端口。

功率产品

·模块化功率解决方案:模块化快速连接系统实现易于安装的配电系统,无需专门的工具和人员。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定义和特征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定义和特征
科技期刊的分类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科技期刊学术会议组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