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纷飞油市乱

2011-05-03 02:17
中国石油石化 2011年7期
关键词:局势利比亚石油

■文/本刊记者 张 娥

◎ 利比亚乱局给石油业带来的更多是心理冲击。供图/东方IC

随着西方国家军事介入,利比亚动荡不断升级。这场乱象升级背后,给世界石油市场带来诸多不确定性,给利比亚石油生产带来极大打击,给石油生产国、输出国带来的却是一场心理上的轰炸。

利比亚战乱 石油业叫苦

利比亚的战乱,给世界油市带来冲击,也给作为石油进口大国的中国及中国石油企业带来一些反思。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从国际市场获得石油资源时,一定要考虑到天灾人祸等各种不利因素,并坚定地实行多元化油气进口战略。

3月19日,美英法等西方多国开始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被西方国家命名为“奥德赛黎明”的军事打击就此打响。整个行动中,包括法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的战机从多个空军基地起飞,空袭了的黎波里、祖瓦拉、米苏拉塔和班加西等城市。

已然动荡的利比亚,在轰炸中面临新的战火与危机。西方国家的行为,已然使得利比亚国家内部的动荡大幅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利比亚的油气产业走向何处去?利比亚动荡所引发的乱象,对国际油价影响几何?

利比亚:石油产业停滞

利比亚独立后到卡扎菲掌权初期是利比亚石油发展的黄金时期,十年之内跃入世界产油国前列。良好的资源潜力和利比亚的改革开放,使世界评论界认为利比亚已进入政治平稳时期,使他在投资热点中的排名一路上升,在2005年全球最具油气投资吸引力排名中,利比亚位居榜首。

然而,世事难料。眼下的利比亚已是满目苍痍,更别说石油生产了。

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多处目标在3月21日晚再次遭到西方国家战机的空中打击。美军非洲司令部司令卡特·哈姆21日说,联军在利比亚建立的禁飞区将继续扩大,将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包括在内。

对此,专家认为,法、英、美等国家开始对利比亚发动军事攻击,利比亚的原油供应、未来原油产出,都将受到一定冲击。

据今年1月19日利比亚央行公布的数据,2010年,利比亚石油收入达324.3亿美元,超过了2009年的200亿美元。而美国能源信息署去年12月公布的利比亚石油最新数据显示,利比亚以443亿桶位居2010年非洲国家石油储量的第一位。利比亚被称为欧洲诸国的油库,超过70%的石油出口到欧洲。

显然,如果利比亚政局继续动荡,有可能像国际能源署(IEA)所预测的那样,其原油出口会暂时中断。类似中国这样的原油进口国,可能会向非洲其他国家寻求替代能源,且国际的期货油价或将上扬。

(1)按装置图1所示连接各装置, 接好数据采集器外接电源,打开计算机,进入数据采集软件V6.0,使电极玻璃泡位于液面下,测出蒸馏水和食盐水溶液的pH,感知二者的pH为7,并介绍溶液呈中性时pH=7,用蒸馏水冲洗pH电极。

利比亚局势对能源市场更重要的影响在于,该国有多处石油炼厂和勘探基地,这些设施能否得到较好保护、其后由谁来管理,是各方更为关注的话题。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部主任董漫远认为:“利比亚局势短期难以平息,这是一个部落社会,部落利益诉求不同。接下来将会对石油分配展开一场恶斗,对地区稳定也将产生较大影响。”

产油国家:心理冲击上升

在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下台之后,反政府示威如同泛滥的尼罗河水,溢向埃及周边的中东国家。如今,利比亚、也门、阿尔及利亚、约旦、巴林、伊朗等国也陷入动荡。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贺文萍认为,从巴林局势发展可以看出,此前势如破竹席卷中东北非的政治动荡,因为不确定因素的出现而遭到遏制,打破了此前关于革命引发各国连锁反应的猜测,但是局势还在不断变化发展中。

其中,利比亚局势的发展,不仅为石油生产国非常关注,石油输入国同样十分担忧。

董漫远认为:“单从利比亚的石油产量来看,对全局的影响不大。但是美英法打击利比亚政府行为,可能导致其他产油国政局不稳,特别是海湾产油国。目前海外合作委员会6个国家中,有3个国家政局已不稳。这种心理上的影响,可能推高油价。”

“利比亚目前的现状,心理影响还使得很多石油输入国对未来形成几点担忧:政局持续动荡是否影响石油产量,这种动荡是否会影响能源通道的安全。波斯湾是世界重要的石油通道,一旦被巴林的反政府势力控制,后果不堪设想。目前沙特已经介入巴林,而伊朗又与巴林有联系,造成伊朗与沙特的矛盾上升,进一步刺激了石油进口国脆弱的神经。”董漫远进一步分析。

中东各国受到从埃及、利比亚传来的“推翻执政者”风暴的影响,开始都提出了改善民生的口号。但是,随着革命的深入,最开始的诉求和各国国情结合后,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苏丹局势也有脆弱性,苏丹反政府势力会否抬头,会不会出现利比亚这种乱局?很显然,多国的反政府势力都在关注利比亚局势的发展,这或许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模式:从事反政府活动可能得到西方国家支持,通过西方军事介入来达到夺权上台的结果。这种寄望于西方介入的模式,不能不说加大了石油供应紧张的担忧,助推了油价上涨的可能。”董漫远告诉记者。

中国:冷静观察思考

历史上的多次纠纷使得利比亚与美国闹翻,这也给了许多西方国家公司可乘之机,它们纷纷取代美国公司而大获渔翁之利。法国、西班牙,特别是意大利得到了最多的好处。如果说BP在阿尔及利亚曾起过“头羊”作用,那么意大利的阿吉普公司也成为在利比亚影响最大的外国石油公司。

美英法此次的军事行动,恐怕将改变上述的局面。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表示:“在采取对利比亚进行军事打击前,西方国家肯定权衡了利弊。在此轮军事打击中,利比亚的一些炼油设施可能受一些影响,但对西方国家的石油供应影响不大。一是利比亚的出口量所占比例不大。二是可以转移进口,转移生产,像沙特就已经增加石油生产,可以加大对这些国家的石油进口。三是目前天气开始转暖,油气产品不至于出现紧缺状况。”

◎又是石油惹的祸?一名反政府士兵望着远处石油管道爆炸冒出的黑烟,脑海中或许会闪过这样的疑问吧!供图/东方IC

然而,对此次西方国家的做法,也有专家表示不容乐观。董漫远说:“假设利比亚难民潮流向邻国、流向欧洲,新一轮动荡势必造成。那时,能源供应安全、油价上涨,都将与利比亚动荡产生直接关系。”

中国从利比亚进口原油约700多万吨,约占我国进口总量的3%。中石油财务总监周明春在出席2011中石油业绩说明会时称,中石油对于地区动荡的危机应对方案也正在形成中。“目前,国家主管部门已经组织好几次专题研究,公司应对危机的战略方针大体上是,在国内加强勘探,同时加强新的渠道合作谈判,比如与俄罗斯等产油国的谈判。”

董漫远认为:“现在中国政府、中国石油企业都持比较冷静的态度。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和北非国家等坚持基本的外交原则、政策,通过此次事件证明是正确的。这种长期以来建立的良好关系,与当地互利合作,造福了当地人民。将来利比亚不论是谁掌权、执政,利比亚新政府都不能忽视与中国的关系。因此,我国油企与利比亚未来新政府合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合作空间是有的。”

然而,从眼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卡扎菲下台可能是一个趋势。

“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规模已经形成,企业这些年走出的经验依然可以借鉴,工作还需要改进。只是目前还要看利比亚局势的走向,还需要我国企业等一等。今后,重头戏还在于与利比亚新政府构建关系。”董漫远称。

经历了利比亚这场完全有人祸引发的动荡,虽说我国油企并无太大损失,但是中国石油企业今后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还是应提前反思并采取措施应对某些不利因素。

“无论是日本大地震还是利比亚动荡局势,这些事件都给了中国企业一个教训: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从国际市场获得石油资源时,一定要坚定地走多元化油气进口战略。在走进国外市场等诸多发展模式时,一定要考虑天灾、人祸等这些不利因素。”专家建议。

猜你喜欢
局势利比亚石油
石油石化展会
联合国就乌克兰局势召开紧急会议
奇妙的石油
纳卡战斗加剧局势彻底升级的威胁
利比亚首都争夺战牵动世界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