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换公章,比衙门还累

2011-05-13 08:27青椒
博客天下 2011年9期
关键词:管理科财务处结项

我是一只“青椒”—大学里的青年教师。

可能在大家的印象里,我所在单位的做事风格应该是比较利索的。大学吗,自由自在,又不是官僚机构,搞那么多程序干吗?但恰恰相反,大学管理的行政化问题,基本能把办事的人累得半死。

历时3年,本“青椒”人生中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终于到了结项的时候。要结项,先结账。这天,我拿着最后一次的经费单来到财务处报销大厅,外面已有不少人坐等了。推门一看,里面几个老师聊得正欢,没人理我。我把装在信封里的一大堆发票、经费本、表格递过去,财务人员头也不抬:“我们还没上班。”其实,此时已经是下午1点30分,该上班了。

10分钟后,我再次来到报销大厅。等了半个多小时才轮到我,但原定给参与项目学生的劳务费被打了回来。原来,学校又出了新规定,为防止教师用科研经费“洗钱”,费用禁止打入参与项目学生的银行卡,只能打入他们的饭卡里。

没办法,我只好回去搜刮学生的发票,以报销的形式分发酬劳。学生饭卡的最高额度是1000元,这样还得分几次打入。我有好几个学生快毕业了,撑死这帮孩子也吃不完……

发票终于弄好了,但本“青椒”还要去财务处做项目的经费决算。

“要盖财务处长章。”财务处管理科的女老师看到我手里的表,还没等我开口就说,“先去院系科研秘书那里领盖章申请表,盖院系的章,再来财务处管理科盖章,之后去换财务处处长章……”

敢情公章都是用来换的,跟世博会一样,用城市馆的章换国家馆的章。我只得又跑回系里的行政办公室。

第二天,我拿着学院盖的章,又到财务处。管理科给盖上他们的章,嘱咐我用这个章去走廊尽头的财务处长室换章。但这管理科章换了处长章还不算完,我还要把盖有处长章的决算表再拿回来,加盖一个财务处公章。

我跑了两天,财务处这趟才算是跑完了,但这属于万里长征第一步—下面还要到审计处去做经费审计。

我搞不懂,为什么各个行政部门,特别是经常做连锁业务的部门离得那么远?现在政府都在搞“政务超市”呢!

横穿校园,我来到学校另一端的审计处。推开门,审计处的工作人员没抬头、没说话,一指门口,那里贴了一张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项经费审计流程》。

流程同财务处基本如出一辙:不停地换章!

换了n个章后,我终于可以到科技处结项了。科技处在另一栋小楼里,但负责的老师同样不在。我向隔壁桌的老师打听,他皱着眉头将我的材料拿过去翻了翻,问:“确定没问题了?”

我连忙答“是”。他抽出来一张纸,写上我的姓名、情况,盖上章,嘱咐我去校长办公室。眼瞧着一枚公章按下去,我松了口气,心想大功告成!结果定睛一看,这张纸又是个“换章申请”……

这么换来换去,就是为了最后那枚刻着“xx大学”字样的鲜红的公章。回想当初申请项目时,我们这些“青椒”绞尽脑汁地想一个吸引人的题目,把计划书写得有创新性、实用性、前瞻性,好像不解决这个问题,人类文明就遭受了巨大损失;之后,每年一份进展报告,每年一份经费执行情况表,每年整理所有项目文章,每年都是厚厚一摞材料,而拿着材料跑学校的各个衙门更成为常态……

猜你喜欢
管理科财务处结项
2020年5—10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结项鉴定优秀、良好名单
云南警官学院完成二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结项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18年部级课题通过结项验收
浅谈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对策
受人请托真敢干先后受贿三十万
论高校财务处与报账主体的财务信息沟通
论高校财务处与报账主体的财务信息沟通
六盘水市工商局领导看望住院老同志
黑龙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获得优秀等级
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自查发现问题及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