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评分表用于老年性精神障碍住院病人安全预防的研究

2011-05-14 00:57杨凤莲
护理研究 2011年3期
关键词:评分表安全事件精神障碍

杨凤莲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增加,我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1]。据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超过总数人口的7.0%,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以超过老年人年增速度5.4%的速度增长,9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更以7.1%的速度增长[2]。这使得医院中老年精神障碍病人也在不断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机体生理机能也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机体总体功能障碍,使得病人安全问题更为重要。如思维障碍、情绪障碍、记忆力减退、行动迟缓、感觉迟钝、视力下降等均成为影响老年精神障碍病人住院期间安全的危险因素,如何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已成为护理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为此在2008年4月—2009年10月住院的老年精神障碍病人中采用护理安全评分表进行安全预防,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老年精神障碍病人240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研究组男69例,女51例,年龄 60岁~81岁(67.5岁±7.2岁),精神分裂症93例,躁郁症18例,其他9例;对照组病人男66例,女 54例,年龄61岁~83岁(69.0岁±10.1岁),精神分裂症96例,躁郁症 17例,其他 7例。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疾病种类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实施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安全护理措施。研究组在使用常规安全护理措施基础上采用护理安全评分表进行护理。

1.2.1 护理安全评分表的设计 参照护理工作中其他科室所制订的护理安全评分表的设计[4],根据精神科的特点,制定符合精神科的护理安全评分表,组织副主任护师以上职称护理专家7人,共同修改审核并通过,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其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既往史、疾病诊断、治疗措施、躯体状况、存在的危险、潜在的危险、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每个项目均按不同的等级制订相应的分数,分数越高说明不安全的危险性越强。并针对每个项目制订相应的安全护理措施。

1.2.2 评估方法 研究组在老年精神障碍病人入院第1天,有主管护师采用护理安全评分表对病人安全问题进行评估,存在重大安全问题为重度,用红色表示,其次为中度,用黄色表示,轻度用蓝色表示。针对不安全因素制订相应护理措施,然后由责任组长对该病人的评估情况、护理措施等进行审查,并加以补充。特殊情况由护士长综合分析得出结论确立安全护理措施。把病人的危险程度在一览表中表示,每周评估1次,有病情变化的随时评估,即实施动态评估。随时掌握病人的病情,根据不同的危险级别为老年精神障碍病人进行护理,防止意外的发生。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发生不安全事件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发生不安全事件情况比较 例(%)

2.2 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家属满意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家属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老年精神障碍病人,由于受机体状况和精神症状的双重影响,安全问题要比综合科室更重要。如受幻觉、妄想、情绪障碍的影响易出现自伤、他伤。治疗过程中,受药物副反应的影响,易出现摔伤、呛咳、吞咽困难等。精神分裂症病人由于长期反复住院,其应付行为渐趋迟钝,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体质下降,故易并发其他疾病,从而危及生命安全。受机体综合机能衰退影响,各项生理机能逐步下降,对外环境改变的适应和反应能力下降,对内环境中各种性质刺激的反应调节能力缓慢及减退,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减退[5],有记忆力减退、行动迟缓、感觉迟钝、视力下降等不安全因素的病人比其他疾病病人更易出现,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有更科学更优质的服务,以达到减少或杜绝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在未使用护理安全评分表时,由于护理工作的繁忙、琐碎,细小安全问题不能及时了解,易被忽视,从而产生安全问题。护理安全评分表的使用,能使护士在短时间内有针对性地掌握病人安全问题,能明显减少老年精神障碍病人不安全事件的发生。表1显示,两组病人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从7.50%减少到0.8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说明护理安全评分表的使用,能让我们及时发现现存安全问题和潜在的安全问题,及时制订护理措施,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让病人得到及时安全的治疗,为早日康复打下良好基础。

护理安全评分表的使用,使病人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从表2可见,研究组病人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家属满意度从89.17%提高到98.3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收治老年精神障碍病人过程中,护理安全评分表的使用,能使护士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病人情况,对病人安全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处理,安全有了明显保障,从而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如有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会给病人、病人家属带来精神上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使医疗护理处于被动地位[6],也埋下了不和谐的因素。掌握和了解病人病情变化和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做好危险因素的评估预防,提供周到安全的护理服务,对病情恢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护理安全评分表的使用,使护理工作有的放矢,护理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今后我们要不断探索、不断完善,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立符合时代的护理体系,让病人安全、安心接受治疗,增强病人及家属对护士的信任感。

[1]李银霞,叶小清,冯奕梅,等.老年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8(8B):2096.

[2]闫有梅,翟颖,王海燕.高龄病人住院期间的主要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9B):21-22.

[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

[4]侯惠如,闫雅凤.护理安全评分表用于高龄住院病人安全预防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7A):21-23.

[5]林菊英.社区护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92-194.

[6]郑宝玲.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家庭护士,2008,6(8B):2097-2098.

猜你喜欢
评分表安全事件精神障碍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2020年度区块链领域安全事件达555起
本年度谁是冠军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改良GRACE评分表在急诊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
食品安全事件的价格冲击效应
喹硫平与利培酮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疗效比较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
新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中起重机械的区别
英国:公布食品安全事件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