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2011-05-16 10:21撰文吴艳秋
中国果菜 2011年3期
关键词:透性褐变贮藏期

撰文/吴艳秋

龙眼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撰文/吴艳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和前处理 采收当天选取成熟度一致(九成熟),无病虫害及机械伤的果实,用0.5%漂白粉洗果,再用流水冲洗,晾干,预冷2h。

1.2 试验内容和方法 龙眼果实经前处理后,用药剂仲丁胺(2-AB)40倍+特克多(TBZ)500ppm+抑霉唑500ppm防腐处理,再用聚丙烯(PP)薄膜袋包装,置入恒温箱中贮藏。处理温度分别为0、4、8±0.5℃,每处理30kg果,重复3次。贮藏7、14、21、28、35d抽样检查好果率,在室温(27-30℃ )下观察果实外观。

2、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贮藏温度龙眼果实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

表1表明,龙眼果实贮藏中糖度呈下降趋势,且温度越高,糖度下降越快,作为呼吸底物被消耗。总酸则或升或降,与温度有关,但规律性不强。维生素C含量趋于下降,相同贮藏期4℃果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0℃、8℃果,说明4℃下果实能较好地保存维生素C。三个温度下失重率不高,其中8℃果失重率较大,但也小于1.20%。总的来看,4℃果主要营养成分下降不多,因此贮藏后肉质清甜爽脆,具固有风味。

2.2 不同贮藏温度龙眼果实果皮细胞膜透性的变化

从图1可知,0℃果贮藏14d时果皮细胞电解质渗出率显著提高(p<0.01),之后一直保持高水平,在28d时也有明显升幅(p<0.01)。4℃果与8℃果细胞电解质渗出率一直低于0℃果,后期差异更为明显。8℃果在贮藏14d之前细胞膜透性低于4℃果,之后由于出现褐变,果肉自溶且腐烂,膜透性又一直略高于4℃果。上述结果表明,低温下龙眼果皮细胞膜透性增加,同一贮藏温度下随贮藏时间延长膜透性继续上升,而相同贮藏期内贮藏温度引起的差异与贮藏时间有关。

2.3 不同贮藏温度龙眼果实呼吸强度的变化

从图2可知,0℃果贮藏7d呼吸强度显著降低(p<0.01),贮藏28d时异常回升(p>0.05),是因冷害所致,之后又急剧下降且处于很低水平,说明龙眼果实生命活动已很微弱。8℃果贮藏21d后因病原微生物活动加剧,引起腐烂,呼吸强度开始回升。4℃果在贮藏期保持较低而稳定的呼吸强度。

2.4 不同贮藏温度龙眼果实乙烯释放量的变化

从图3可知,龙眼果实从常温移入低温,乙烯释放量显著下降,贮藏期未出现高峰。0℃果乙烯释放低而平稳,而4℃果与8℃果贮藏14d乙烯释放显著上升,之后一直与0℃果保持显著差异(p<0.01),二者之间也有显著差异(p>0.05)。8℃果贮藏35d乙烯释放达最高(1.101 μl.kg-1.h r-1),此时果实已严重腐烂。

2.5 龙眼果实CAT活性的变化

从图4可知,贮藏过程中三个温度下CAT活性都低于果实采收时水平。说明低温抑制了CAT活性。0℃下CAT活性前期下降很快,贮藏21d下降了67.15%,之后略有回升,28d后又显著下降(p<0.01),达最低值,说明龙眼已遭受不可逆转的冷害。4℃下CAT活性前期下降较慢,14d后回升,贮藏21d开始急剧下降。8℃果CAT活性则一直下降,前期下降慢,贮藏21d开始急剧下降。另外0℃果CAT的活力明显低于4℃果、8℃果(p<0.01),说明温度越低对CAT活性抑制作用越大。

2.6 不同贮藏温度龙眼果实SOD活性的变化

从图5可知,SOD活性在0℃、4℃、8℃三种温度条件下都有相似的表现。贮藏7d均明显下降,之后急剧回升,贮藏14d又开始缓慢回落,21d后显著下降(p<0.01)。在贮藏前期和后期,0℃果SOD活性均低于4℃果、8℃果,且后期差异明显(p<0.01)。0℃果在14d 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可视为对冷害的应激反应,其后冷害加重,SOD受到伤害,活力下降;而8℃果SOD活性一直高于4℃果,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抑制SOD活性有一定的时间效应。

2.7 不同贮藏温度龙眼果实PPO活性的变化

从图6可知, 0℃、4℃果PPO活性变化无规律,而8℃果在整个贮藏期PPO活性都高于0℃、4℃果,说明较低的温度对PPO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8℃果在贮藏前7d PPO活性略有下降,之后持续上升,到21d显著上升(p<0.01),此时果实发生褐变且日趋加重,35d再次急剧升高,达到最高活性值,此时已经整果褐变且腐烂严重。由此可知,8℃果PPO活性变化与其褐变与腐烂进程相适应,PPO可能是引起龙眼果实褐变的原因。

3、讨论

3.1 相同贮藏期,龙眼果实在4℃温度条件下,果实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0℃、8℃果,说明4℃下果实能较好地保存维生素C。

3.2 龙眼与荔枝一样,是非呼吸高峰型果实。本试验也观察到果实在4℃与8℃下不表现生理失调现象,而在0℃贮藏21d呼吸强度异常升高,到28d达高峰(图2),说明果实已遭受冷害。

3.3 龙眼果皮细胞膜透性的变化可反应果实受冷害的程度。0℃下贮藏14d细胞膜透性异常增加,果实开始表现冷害,28d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加,之后膜透性持续上升,果实严重冷害。

3.4 低温下CAT与SOD活性都受到抑制,温度越低CAT与SOD活性也越低。在0℃贮藏21d CAT与SOD活性显著低于4℃果、8℃果,与呼吸强度及细胞膜透性的变化相一致。由于0℃下CAT与SOD活性都受到抑制,果实内氧自由基不能清除,自由基的积累最终导致冷害。

3.5 0℃、4℃果PPO活性变化无规律,而8℃果在整个贮藏期PPO活性都高于0℃、4℃果,说明较低的温度对PPO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8℃果PPO活性变化与其褐变与腐烂进程,说明PPO可能是引起龙眼果实褐变的原因。

4、结论

从龙眼果实在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其生理生化变化研究可得出:龙眼低温贮藏以4±0.5℃为宜,能较好地保存维生素C,能够防止冷害发生,抑制果实褐变,延长贮藏期,贮藏效果好。

辽宁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透性褐变贮藏期
茉莉酸甲酯处理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
外源乙烯处理对黄冠梨果皮褐变和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长期喷施葡萄糖和磷酸二氢钾对西红柿膜细胞透性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低温对温室番茄叶片膜细胞透性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苹果贮藏期病害的成因及防控措施
低温套袋利于葡萄果梗保鲜
10个山东主栽石榴品种果实褐变及其相关酶活性比较
干旱处理对侧柏和油松幼苗针叶生理变化的影响
影响牡丹石榴外植体褐变的因素分析
苹果酒的生产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