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观察

2011-05-29 07:23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5期
关键词:兰索拉莫沙食管炎

孙 军

(江苏省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科,江苏宜兴,21422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一种较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刺激或损伤食管黏膜或邻近的组织,引发主要临床症状有烧心、反酸和胸骨后痛、反食、恶心及食管炎症等[1-2]。目前其发病率呈年龄高发趋势,45~65岁中老年患者为高发人群[3]。2006年1月~2010年8月期间,本院消化专科门诊及住院部共诊治142例患者,应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GERD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42例患者均经胃镜及组织活检确诊为GERD,其中男 77例,女 65例,平均年龄48.7岁,病史5个月~10年,平均 36个月。所有患者均排除食管肿瘤、消化性溃疡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及可致胃肠症状的全身性疾病。治疗前患者4周内未服过抑酸剂或其他严重影响胃肠道功能的药物。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兰索拉唑组(n=45),莫沙必利组(n=47),兰索拉唑+莫沙必利治疗组(n=50)。3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P>0.05)。

1.2 临床症状评价[4-5]

GERD患者均接受胃镜常规检查:以烧心、胸痛为主,其次为反酸、恶心、呕吐等。根据1999年全国GERD研讨会制定的标准,按症状的不同分为4级。0级:基本上无症状(局部出现组织学改变);Ⅰ级:呈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症状轻微可以忍受;Ⅱ级: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非全周性;Ⅲ级:病变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或溃疡。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2个或2个以上级别,食管炎症基本消失,食管黏膜破损处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内镜下改善1个级别;无效:临床症状基本无变化或明显加重。

1.3 治疗方法

兰索拉唑片(四川成都同道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组:规格15 mg,1次/d;莫沙必利片(成都大西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组:规格5 mg,3次/d;兰索拉唑+莫沙必利治疗组:剂量及用法同前。药片均于饭前30 min空腹口服,治疗期间停用其它药物,疗程均为6周。

2 结 果

2.1 3组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3可见,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6周后,GERD症状总有效率为94.0%(47/50),显效率为 78.0%(39/50),有效率为 16.0%(8/50)。兰索拉唑+莫沙必利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兰索拉唑组(82.2%)与莫沙必利组(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组出现头晕、口干、心悸1例(2.0%),兰索拉唑组头痛、便秘2例(4.4%),莫沙必利组发现腹部痉挛性疼痛2例(4.3%)。不良反应患者症状均较轻微,经对症治疗或继续服药后自行消失,所有病例治疗后的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指数也均未见异常。

表1 3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 论

GERD属于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炎症,引发系列并发症,其严重程度与食管酸暴露程度和时间有关[6]。故治疗的一般原则是抑酸和阻止胃内容物反流,降低反流物酸度,增强食管的清除力和保护食管黏膜。

GERD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研究表明其与多种致病因素有关[7-9]。如①食管下括约肌运动障碍或胃食管连接部结构异常,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②胃、十二指肠功能失调,胃排空受阻,反流物的质和量增加;③食管体部清除酸能力减弱,食管黏膜的屏障功能破坏,保护机制出现减弱,攻击因子作用增强,如酸性反流物(胃酸、胃蛋白酶)或碱性反流物(胆汁、胰液)等[10]。兰索拉唑为新一代强效质子泵抑制剂,经肠道吸收后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能特异性地抑制胃壁细胞H+-K+-ATP酶,使壁细胞的H+不能转运到胃中去,从而使胃液中胃酸量大量减少。其抑酸作用强而持久,是治疗GERD的有效药物。莫沙必利为新一代全胃肠促动力药,为强效选择性胃肠5-HT4受体激动剂。通过兴奋5-HT4受体,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增强胃肠蠕动,促进胃、十二指肠内容物排空[11-12]。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加强抗反流屏障,减少肠胃酸性反流物。从而减轻食管的酸暴露,同时还可降低食管对腔内机械性刺激的敏感性。以上两者药理作用机制分析可知,两者联合应用可优势互补、疗效叠加。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GERD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94.0%。3组显效率为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组(78.0%)>兰索拉唑组(57.8%)>莫沙必利组(55.3%)。从本组数据分析可知,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及发生频度减少,均明显优于兰索拉唑组和莫沙必利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率为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组>兰索拉唑组>莫沙必利组,轻微的GERD患者(0~I级),3组药物治疗方案均有不同程度好转,其中尤以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组的治疗效果最明显。对于大部分Ⅱ级和Ⅲ级食管炎患者,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组也有不同程度缓解,差异有显著性。

综上可知,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可明显改善GERD临床症状,临床效果及内镜检查效果均明显优于单用兰索拉唑和莫沙必利。且用药简单,经济实惠,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1]胡 慧,詹凌青.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对比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1):54.

[2]何申霞.柴胡陷胸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5例[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7,29(3):33.

[3]母泽贵.四逆越左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21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0):86.

[4]许俊敏,吴小珑.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GERD临床观察[J].临床与实践,2009,13(12):1087.

[5]余小明,阮国平,肖海平.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8例[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8):47.

[6]卢柏春,文昌思.兰索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3):56.

[7]丁西平.胃食管反流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13(6):662.

[8]熊毅敏,王一鸣,徐维田,等.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0,24(1):21.

[9]丁卫民.洛赛克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50.

[10]李凤明.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J].临床医学,2007,27(8):82.

[11]唐芙爱,李 健,赵治国,等.兰索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4,13(4):428.

[12]刘 洋,黄玉凯.莫沙必利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5例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2(4):49.

猜你喜欢
兰索拉莫沙食管炎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兰索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张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兰索拉唑对Hp引起糜烂性胃炎患者Th1/Th2漂移的影响
观察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探析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注射用兰索拉唑配伍禁忌分析
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