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需共建手机安全盈利模式

2011-05-30 09:13作者尚斌
通信世界 2011年25期
关键词:盈利模式商业模式厂商

作者 | 尚斌

近日,“2011中国手机安全产业大会”、中国移动MM绿色软件诚信联盟高峰论坛举办,工信部也于近期表示开始着手建立手机病毒特征库。手机安全问题再次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作为发展最快也是最富产业前景的领域,移动互联网不仅吸引了大批应用开发者与用户,也吸引了批量恶意程序开发者的目光。更为致命的是,相比手机安全软件,基于手机终端的病毒有着清晰的赢利模式。

有分析称,PC病毒找到商业模式用了20年,而手机因为其永久在线、天生跟资费挂钩,手机病毒找到商业模式只用了3年。可以看到,现阶段手机病毒多紧密围绕在“利益”的周围——恶意扣费、远程控制、隐私窃取等,其中,恶意扣费是手机恶意软件中最常见的行为,有报告显示,超七成手机恶意软件存在恶意扣费行为。

与手机病毒行业有着清晰的盈利模式不同,目前手机安全软件却面临着盈利模式不明朗的问题。在众多手机安全厂商中,有的厂商采取先跑马圈地,在培育客户规模优势的同时慢慢探索盈利模式,而更有部分厂家迫于生存或发展的压力,简单地套用SP发展模式,打着“手机安全”的旗号行“手机恶意软件”的事实,这与保障客户权益的初衷大相径庭。

那么,面对未来,手机安全厂商应如何打造合理持续的商业模式呢?

首先,手机安全产品的盈利模式需要调动产业各方参与其中。一方面,手机病毒的猖獗归根结底是利益的驱动。因此,治理的根本是斩断“利益的黑手”。这需要运营商从SP治理、监管单位从加强行业监管等方面堵住利益黑洞,抬高违规企业的违规成本,净化产业环境。另一方面,运营商、终端制造商、监管机构需为手机安全厂商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如终端制造商提供软件预装的便利;运营商借助自身的软件商城和计费策略提供便利的下载和计费通道,特别是提供传播和营销方面的支持,引导客户形成使用习惯;而监管机构则需着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秩序和发展氛围等。

其次,手机安全厂商应该侧重于提供“综合的移动终端解决方案”。手机安全软件在包括“垃圾短信治理、绿色上网控制、手机防盗平台、手机支付安全”四大自身功能的基础上,更需要与“通讯录备份管理、远程资料备份管理、IM、移动娱乐”等结合在一起。简言之,需要符合SOLOMO(社交加本地化加移动)的大趋势。

也许,现在谈盈利模式为之尚早。但显然,将手机安全软件变成一款万能的软件,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总入口是必由之路。毕竟,不管最终的盈利模式如何,有一句话堪称公理:离客户越近,离成功越近。

猜你喜欢
盈利模式商业模式厂商
玩具厂商及合作机构新年进步
厂商对北京卡车市场不抱希望
从盈利模式角度看腾讯公司的发展之路
商业模式从0到N
考虑产能约束的耐用品厂商易耗部件兼容策略
开放存取盈利模式之思考
网络电台陆续获资本青睐盈利模式未知
电视厂商与好莱坞公司将制订超高清标准
视频网站盈利模式的转型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