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射阳县应对突发海洋事件的做法与启示

2011-06-01 09:27田为友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年8期
关键词:射阳县突发事件应急

田为友

江苏省射阳县应对突发海洋事件的做法与启示

田为友

自2009年12月以来,我国黄海海域受突发性极端天气的影响,先后发生多次渔业生产安全事故,其中直接关系到江苏省射阳县的有3起,分别在2009年12月8日、2010年1月12日和4月21日。这3次突发事件直接导致20多人遇险或失踪,不但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同时也给射阳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射阳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在事件发生后反应迅速、临危不乱、科学指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有效保证了这3次突发海洋事件在较短时间内得以有效处置。

射阳县主要做法

领导高度重视,反应迅速。突发海洋事件发生后,射阳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指挥救援工作;与此同时,江苏省、盐城市的党委、政府负责同志接报后立即作出批示,对救治获救人员、搜寻下落不明人员和善后处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派出省、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亲临射阳县参与指挥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迅速反应为整个事件的有效、果断处置提供了有力的政策、组织和领导保障。

2011 年1 月17 日,射阳县召开安全工作会议

组织指挥有力,处置有序。事件发生后,射阳县委、县政府立即在救援地点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事故处理工作,并按照事态发展的规律分别成立了综合协调、搜寻搜救、舆论宣传、善后处理、维稳机动和理赔救助等相关问题处置工作组。针对善后处理这一复杂过程,善后处理工作组按照“属地管理、分散处置、一人一组、统一政策、确保稳定”的原则,又分别成立了若干个善后处理工作小组,将伤亡和失踪人员亲属分别安置在不同地点,以人为本,积极稳妥地处理善后事宜,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由于组织有力,这3起海洋事件的善后处理工作基本都在一周之内得到妥善处置,并且没有发生任何反弹现象,得到了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充分肯定。

舆论引导正确,应对有方。事件发生后,各种媒体纷至沓来。射阳县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作出响应,发出新闻通稿,分别在市、县广播,电视,报纸和政府门户网站发布渔船和人员失踪消息,正面引导社会舆论,让广大群众在第一时间内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舆论宣传组积极与有关媒体沟通,及时通报事件处置的工作状态,有效扼制负面炒作。与此同时,射阳县委、县政府将整个事件的发生、起因、处理过程及善后工作等相关情况及时向省、市调查组和省、市领导汇报,确保对整个事件的处置工作既能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和肯定,又能得到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2011年1月18日,射阳县邱德兵副县长检查渔业安全

问题整改有力,举一反三。事件发生后,射阳县委、县政府痛定思痛,下定决心,深入剖析原因,认真吸取教训,切实加以整改,立即组织开展了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按照责任落实到位、培训教育到位、安全监管到位、通信保障到位、渔业保险到位、执法力量到位等“六个到位”的要求,全面落实属地政府、船东、船长责任,并对所有渔船、船员及设施的合法性进行逐一检查并登记造册;对所有渔船进出港实行签证制度,坚决制止航行性能差、不按规定配备安全设备和职务船员配备不齐等存在安全隐患的渔船出海作业,坚决遏制渔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多发势头。

射阳县突发海洋事件得到了有效应对和积极处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如应急防灾的思想认识尚有欠缺、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应急基础建设薄弱以及处置协调沟通能力有待加强等,仍需不断完善。

2011年7月25日,射阳港口举行“射阳县‘平安2011’海洋渔业应急演练”

成功应对突发海洋事件的启示

领导重视、责任到位是保证。突发性事件一般是指突然发生的,对一定区域内的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秩序、生态环境或公共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危害,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加以应对的事件。一方面,组织领导应到位。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是应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同志是直接责任人,要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组织领导体系;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分析形势,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责任落实应到位。各级政府应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责任制,可通过签订责任状等形式将责任落实到每个责任单位、每个责任人和每个时间节点;应将各级政府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纳入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内容,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凡是对突发事件报告不及时、处置不得力、不能高效履职的单位和个人,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完善体系、加强预演是基础。一是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制度建设,扩大应急预案覆盖面,力争所有基层政府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全部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应急预案体系及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的,要组织人力、物力抓紧制定完善。二是加强应急预案演习。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应适时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环境污染、公共卫生、社会治安、渔业生产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应急预案的演练演习工作,切实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加强应急知识宣传培训。全面推进应急管理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村组、进学校的“五进”工作,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救助技能。四是加强应急队伍体系建设。各级政府应将应急管理队伍建设与机构改革紧密结合,设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县、镇两级应分别建立不少于30人、20人的应急专业队伍,保证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响;定期开展各镇区和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以及应急管理专业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各级政府应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并提供公安技防、数字化城管、海洋渔业生产、企业安全等公共监控信息平台,确保全程跟踪。

畅通渠道、速报信息是前提。信息报告渠道畅通及时度和传递范围,直接影响党委、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级党委、政府尤为关切,人民群众十分关心,各类媒体特别关注。一是及时拟出新闻通稿。现场应急指挥部在掌握事故发生经过后,应迅速整理基本情况,在上报的同时拟出新闻通稿交由各媒体登载,让社会各界尽快了解事故真相,有效防止别有用心者散布不良消息或借机炒作。二是重视网络的宣传舆论导向作用。各级政府应把网络宣传作为处置公共突发事件的重要工作来抓,实施“专业化”管理,设立专职人员组成专门工作机构对网络进行专职监管,正确引导舆论。三要进一步制定和细化信息报送办法,明确报送程序,建立统一的报送制度。加大信息报送督查、通报和责任追究力度,对迟报、谎报、瞒报、漏报紧急重大情况或传达领导和上级机关批示不及时、跟踪协调落实不到位等予以惩戒。

快速反应、高效处置是关键。突发事件的应对需要领导者当机立断,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作出决策反应,同时准确识别,抓住关键点,总揽整个事件处置全局,牢牢把握应对主动权。一是在第一时间部署。事件发生后,镇区、县(区)和市协调部署分别以不超过30分钟、1小时和2小时为宜;应急指挥和工作人员必须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有关人员接到指令后必须迅速前往,按指挥部的要求做好有关方面的协调工作,确保现场救援及时有效。二是在第一时间救援和抢救。现场指挥人员应随时关注和提醒现场救援人员和医疗机构抢抓“白金10分钟”(主要指现场紧急包扎、人工呼吸等)和“黄金半小时”(尽可能在30分钟内对危重伤员进行急救),争分夺秒抢救伤员;射阳县委、县政府在组织开展“12.8”海上遇险人员救援时,主要负责同志命令现场车辆全部面向事发点打开远光灯,向遇险人员发出引导信号,6名身穿潜水服的船员在灯光的引导下结对互助、淌水上岸,被成功救起,卫生部门立刻开展医疗急救,3天后全部康复出院;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抢救重伤者,尽最大努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协调联运、全民动员是保障。整合和调动社会资源,共同应对突发事件,有助于形成应急处置的合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着力形成政府统一指挥、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建立重、特大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建立社会动员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挥中介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群众自救、互助的作用,协助政府做好紧急疏散、心理干预、医疗救治、分发物资和维护秩序等工作,提高社会应急意识。三是建立专家决策机制。尽可能建立应急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库,实现科学果断、综合协调的应急决策和处置机制,以最小的代价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四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开辟多元化的筹集渠道,实行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县、镇区两级财政应将应急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各部门都要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应急管理;各镇区以及各相关职能部门要采取自我储备和社会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关键时刻物资供应正常;积极鼓励引导全县各企事业单位参加各种保险,有效降低灾害风险和减少损失,为突发事件提供强有力的物质资金保障。

科学应对突发性海洋事件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同时也考验着各级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江苏省射阳县党委、县政府在处置近几年突发性渔业安全生产事故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仍有许多不足。应该了解到,处理任何一起突发事件没有固定的模式,需因时、因事、因人、因地制宜,但突发事件有其内在生成机理,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充分把握、科学决策,从而以最小的代价最大程度地挽回损失。

射阳县黄沙港

猜你喜欢
射阳县突发事件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2020年射阳县蚕病发生状况调查
江苏省射阳县的“书法拥军志愿服务队”
射阳县蚕桑业“十四五”发展思考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Bike-to-Work Day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