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疗效观察

2011-06-02 01:56浙江省开化县人民医院开化324300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5期
关键词:丹红急性期肌力

高 松 浙江省开化县人民医院 开化 324300

2008年2月—2010年6月,笔者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2例脑梗死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①纳入标准: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发病时间6h~1周;入院前未经任何治疗,年龄40~79岁,意识清醒或轻度嗜睡。②排除标准:有内源性出血倾向,组织损伤(心肌梗死、外科手术),对本药过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等。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40~79岁,平均63.2岁;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型(0~15分)5例,中型(16~30分)11例,重型(31~45分)16例。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5~76岁,平均65.5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型6例,中型10例,重型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基础治疗,如给予脱水利尿药、维生素等营养药物及相应的对症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0.9%氯化钠液250mL中静脉滴注,1天1次;两组均治疗14天后进行疗效评价,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血脂、血糖、血生化、心电图及头颅CT等。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S)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体征基本消失,生活自理,能做一般的日常工作;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肌力提高2级或2级以上,生活部分自理;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偏瘫、失语好转,生活不能自理;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不足17%或增加18%以上或死亡。

3.2 结 果 治疗组32例中基本治愈10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2例,无变化2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30例中基本治愈4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5例,无变化9例,总有效率70.0%。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两组治疗前后肌力比较 治疗组用药后14天患侧肢体肌力达2级以上为90.6%,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肌力比较 例

3.4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血糖及尿常规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

4 讨论

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70%左右。脑梗死急性期梗死中心缺血,脑组织坏死,常造成不可逆永久性损伤,但其周围缺血半暗带病变较轻,呈可逆性。急性期治疗应尽早去除动脉内血栓,解除或改善缺血区的血液供应,积极治疗,常可缩小梗死面积改善症状,减轻继发性神经元损伤,改善脑功能。但由于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有严格的时间(起病6小时内)和病例选择限制,而不易被广泛使用[3]。此时,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药物的治疗可限制梗死灶向缺血半暗带扩展,也可维持这个区域血液供应而减少梗死面积,并可使阻塞的血管再通。

丹红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丹参与红花。药理研究显示,丹参可抑制磷酸二酯酶,升高红细胞、血小板、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兴奋前列环素(PGI2)合成酶的活性,使血管扩张,有较强的抗血小板凝聚作用,可以显著降低血浆TXA2水平[4],能有效清除机体内的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稳定细胞膜。而红花中的红花总黄酮,具有扩张冠状动脉、降压、抗血栓、耐缺氧、免疫抑制多种药理功效,可激活、促进纤溶系统活性,有效防止缺血缺氧对神经元的损害,具有保护神经元作用[5]。

本组结果表明,脑梗死急性期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肢体肌力等级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疗效确切、见效快,与常规基础治疗具有协同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中华神经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 年)[S].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3]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6.

[4]杨佳,张毅,秦彩玲,等.丹参、三七的有效部位对正常大鼠血小板黏聚性及TXA2、PGI2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4,10(5):21-24.

[5]王会玲.红花黄色素的现代研究概述[S].中国中医药科技,1998,5(5):333-334.

猜你喜欢
丹红急性期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
巨刺灵骨、大白治疗颈型颈椎病急性期40例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