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治疗Ⅲ期肺癌疗效观察

2011-06-02 01:56徐焕龙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医院放疗科宁波315010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5期
关键词:控制率中位放射性

徐焕龙 胡 挺 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医院放疗科 宁波 315010

放疗是Ⅲ期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我们对2005年1月—2007年2月接受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45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以3DCRT大分割治疗非小细胞癌(NSCLC)患者45例为治疗组,并随机抽取同期适形常规分割的Ⅲ期非小细胞癌患者48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NSCLC,不能手术或手术不可根除(包括拒绝手术)的ⅢA期和ⅢB期NSCLC初治患者,KPS评分≥70分。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例

2 治疗方法

大分割组CT扫描与计划:适形治疗步骤:先在模拟机下固定体位,然后进行胸部CT扫描定位,层厚5mm,图像经数字化转输,三维重建进入适形放疗计划系统(TPS),勾画肿瘤靶区(GTV)包括原发肿瘤和区域转移淋巴结,不作任何淋巴引流区的预防照射。将GTV的三维方向均匀外扩1.0cm视为临床靶区(CTV),CTV 外扩 1.0cm 为计划靶体积(PTV),利用射野方向观(BEV)进行照射野设计。一般采用3~5个共向射线束,以PTV几何中心为射野等中心,并定义其为剂量归一点。以90%等剂量曲线包绕PTV,45例患者均接受全程大分割放疗。剂量分割项3.5Gy/次,1天1次,1周5次,14次/19~22天,处方剂量49Gy。根据α/β=10转换大分割剂量,全组等效生物剂量BED66.15Gy/(α/β值取10)。常规分割照射:剂量分割 1次 2.0Gy/次,1天 1次,1周 5次,30~32次/40~44天。放疗结束后2~3周两组患者均受泰素加顺铂方案化疗2~3次。

放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近期疗效评定,以后每3个月检查1次,第二年起每6个月检查1次。统计患者生存时间,局部复发时间,远处转移时间。放疗副反应参照RTOG早期放射反应评价标准和EORTC晚期放射反应评价标准观察评定。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生存采用Raplan-Meier法,Logrank法检验,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按WHO(1981年)统一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有效率为CR+PR。

3.2 近期疗效 放射治疗结束后1个月CT检查局部肿瘤消退情况。大分割组45例中完全缓解22例,部分缓解16例,稳定7例,有效率84.4%;常规组48例中,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16例,稳定20例,有效率58.3%。大分割组有效率优于常规组(P<0.05)。

3.3 远期疗效 随访截止至2008年12月31日,失访3例,随访率96.8%,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适形大分割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8.5个月,常规分割组患者中位生存12.2个月。两组比较,χ2=6.34,P=0.015。大分割组和常规分割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75.1%、44.8%,χ2=5.67,P=0.018。3 年生存率分别为25%、10%,χ2=4.32,P=0.032。

3.4 毒副反应 适形大分割和常规分割组的Ⅰ、Ⅱ级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54.5%、52.3%与50.0%、4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Ⅲ级以上放射性肺炎,经对症处理均完成治疗计划。晚期放射性肺损伤按SOMA分级为Ⅰ、Ⅱ级(无Ⅲ级以上),在主观症状方面出现肺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 15.56%(7/45)、10.41%(5/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CT扫描有异常改变者分别为 71.11%(32/45)、67.75%(33/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5 失败和死亡原因 失败原因主要为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大分割组死亡30例,死于远处转移25例,死于局部复发5例;常规分割组死亡31例,死于远处转移23例,死于局部复发8例。

4 讨论

Fowler[1]和Chapell[2]发现NSCLC细胞增殖较快,放疗总疗程时间延长会导致肿瘤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下降。Chen等[3]分析了NSCLC放疗疗程和放疗的关系,结果放疗总疗程延长使肿瘤局部控制率下降,从而证实缩短疗程可以提高NSCLC疗效。Cheung等[4]回顾性分析33例早期NSCLC,采用48Gy分12次放疗,中位生存期为22个月,2年总生存率为46%,病因特异生存率54%,无病生存率为40%。于金明等[5]治疗35例Ⅰ、Ⅱ期NSCLC患者,大分割加速放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7个月和19个月,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3%和23%,无病生存率分别为33%和10%。本组结果也显示,大分割放疗优于常规放疗。

大分割加速放疗疗效好于常规分割,可用线性二次方程计算生物当量剂量来解释[6]。对于α/β值较低的肿瘤,由于对分次照射剂量更加敏感,大分割有可能提高局部控制率。早期NSCLC的靶体积小,大分割放疗疗效及安全性较好,但局部晚期NSCLC的大分割放疗疗效及安全性较少报道。Onimaru等[7]用大剂量分割治疗45例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对周围型、直径≤3cm的肿瘤用60Gy分8次治疗2周,对中心型或直径>3cm的肿瘤用48Gy分8次治疗2周,结果3年局部控制率、生存率较常规放疗明显提高。但放射性食道炎和胸腺炎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较高。其中1例死于放射性食道炎,主要与分次剂量过大有关。

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虽提高了肿瘤剂量的适形度,但也造成肿瘤周围大量正常组织受到低剂量辐射。由于低剂量情况下细胞存在超敏现象,故在适形治疗中应尽可能提高靶区割剂量,但又不造成过大的并发症。因此,笔者适当降低总剂量,治疗中未出现严重副反应及并发症。

[1]殷蔚伯,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3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309-310.

[2]Fowler LF,Chappell R.Non-small cell lung turmor repopulation rapidly during radiation therapy[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0,46:516-517.

[3]Chen M ,Jiang GL,Fu XL,et al.The impactof overall treated time on outcomes in radiation therapy for non-small lung cancer[J].Lung CanCer,2000,28:11-19

[4] Cheung PC,Yeung LT.Basrurv,et al.Accelereted hypofraction for early-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2,54:1014-1023.

[5]于金明,任瑞美,袁明智,等.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剂量分割研究.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5,5:158-161.

[6]沈瑜.放疗中的时间、剂量和分次//沈瑜,糜福顺,主编.肿瘤放射生物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00-219.

[7]Onimaru R,Shirato H,Shimizu S,et al.Tolerance of organs at risk in small-volume,hypofractionated,image-guided radiotherapy for prime and metastatic lung cancers[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3,56:126-135.

猜你喜欢
控制率中位放射性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中医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研究进展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真相的力量
注重活动引领 凸显数学本质——以“三角形的中位线”为例
A Meta-Analysis of Treating Radiation Proctitis by Retention Enema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跟踪导练(4)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
郑州市某三甲医院职工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急性并发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