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提升,安徽准备好了吗?

2011-06-05 07:06张道刚贺海峰
决策 2011年8期
关键词:桐城企业家企业

■本刊记者 李 红 张道刚 贺海峰

“建议把品牌战略、品牌经济提升到一个更高层面,提升到转型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的高度,作为一个政绩考核的指挥棒。”

品牌是转型发展的利器

《决策》:品牌,不仅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更是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安徽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跨过万亿元大关,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宏观背景下,品牌培育的重要性、迫切性愈益彰显。加速安徽崛起,不仅要拼工业,更要拼品牌。对此应怎样看?

王强:在发展中,桐城始终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尴尬,就是经常被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优势突出的县域超越。我到桐城以后,一直思考在未来的县域竞争中,桐城靠什么取胜?一言以蔽之,品牌经济。

2010年,桐城拥有市级以上名牌、商标品牌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达80亿元以上、出口交货值近10亿元、上缴税收3.6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60%、出口总量的90%和税收总量的60%以上。桐城有品牌,有名牌产品,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集群、品牌集群,这就是桐城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经济模式。为什么重视品牌?要从桐城的长远发展来看问题。无论走到哪里,品牌是通行证。桐城因为品牌而格外有魅力。只要这一点看透了,在支持品牌、建设品牌问题上,很多结就能解得开了。

虽然桐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桐城仍然处于发展的爬坡期和转型期,发展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发展步子不快。特别是缺少大项目、大品牌企业的支撑。一个海尔的含金量,相当于多少个中国驰名商标?二是拉动发展的外力不足。桐城的优势在于民营经济活跃,但劣势在于只有民营经济。一些中小企业还缺乏长远目光,仅仅满足于贴牌生产,没有创品牌的意识和魄力。有的企业经营品牌的意识薄弱、技巧缺乏,简单地将品牌作为推销产品的广告亮点。

我的理解,品牌是转型发展的利器。因此,必须以壮大企业规模、提升产业素质为根本,打造特色品牌集群,不断夯实“品牌兴市”的产业基础。当然,从品牌产品到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城市,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每一个层次往上推进,都有不同的侧重。百年老店、驰名商标,有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但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吴克明:安徽虽然是经济后发地区,但在品牌发展方面是有很好的基础的,既有一些过去老品牌的整合,也有像奇瑞这样的新品牌的崛起。在全面转型过程中,安徽要打造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还要增强紧迫感。

在这个过程中,安徽要发挥科教优势、人才优势,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创新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创新是一种行为,是一个过程,是一种企业家精神。创新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还包括着管理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企业文化的创新,观念的创新以及制度的创新。我们必须找到适合企业特点的创新战略,以及一种走向开放的创新发展模式,还要走安徽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

在品牌与创新上,品牌是在不断的创新,任何一个品牌如果离开了创新,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大品牌。实际上品牌的构建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要把创新的元素加进去,打造出更多的创新型品牌。所以,安徽要走出一条有自主创新能力、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品牌经济道路,徽商要变成一个区域创新品牌,甚者整个安徽都变成一个创新型的发展地区,构建安徽创新的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以及文化品牌。

品牌能给企业带来什么

《决策》:我们知道,企业是实施品牌战略的主体。企业家可能更关心的是,品牌到底能给企业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利益与好处。

王强:我举一个例子。桐城市范岗镇是全国最大的油漆刷、滚筒刷生产基地,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0%以上。但产业集聚水平低,缺少有影响力的品牌。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没名没姓”的产品纷纷丢城失地,而省著名商标“午马”、“河山”牌制刷却逆势增长30%以上。

所以,一个产品要想长久占领市场,离不开一个有生命力的品牌作为支撑。企业一旦从品牌战略中尝到甜头,就会主动去做这件事情。桐城的鸿润羽绒被多年来一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国内销售是薄弱环节。从2005年开始,鸿润逐步加大了在国内市场上的品牌推广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集团带头人夏吉国发自肺腑地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怕没有产品就怕没有知名品牌。如今,鸿润集团的品牌推广费用每年以50%的幅度递增。

章燎原:我们詹氏从1995年开始做山核桃,当时还只是初级化的作坊式加工。1998年开始,我们意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开始做品牌。我们将詹氏定位为高端,就是定位为礼品来做。这是个大胆的突破,以前人们把山核桃只是当做休闲食品,价值并不高。我们要做“炒货中的茅台”,做精加工。为什么呢?我举个例子,我们买空调,首先想到三个品牌,肯定是格力、美的、海尔,或者是格力、美的、奥克斯,或者是格力、奥克斯、志高。无论怎么想,肯定有格力,这就是品牌的效果。如果资金充足的话,肯定第一选择就是格力,不会有其他的考虑。这就是第一品牌的选择性问题,我们詹氏就这么定位:要买山核桃,首先就想到詹氏。

摄影吴成和

但是为什么消费者一定要首选詹氏呢?首先,我们有原产地的保护,有“宁国山核桃”的大旗。以前浙江那边企业生产的也叫“宁国山核桃”,但是现在不行了,它们只能叫“杭州小核桃”。其次,就是消费者的信任。虽然我们价位高,但是选料和加工都是一流的,价位高使得我们能够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产品研发和品质保证中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已经树立起了良好的口碑,形成了品牌影响力。

2005年以来,伴随着品牌的成长,我们的品牌战略有了彻底的飞跃,拥有了一定的消费群体。同时,詹式公司也在追寻品牌的多元化。譬如吃开心果、松子,你脑海里想不出一个品牌来,针对这个市场的空白,我们推出了詹氏的开心果、松子等产品。这样以后消费者在选择的时候,脑海里第一个冒出的品牌就是詹氏。2010年以后,我们又出了一个新的品牌,就是“壳壳果”,这个产品是定位在白领,就是办公室食品,而且是有益身心健康的绿色食品。我们计划在2014年能够实现上市,上市本身也是在做品牌。

汪舵海:以前,我们生产的产品太多了,总共包括20多个品种,但绝大多数都处于低端,过于粗放。2005年以来,我们开始抓大放小,引进新技术、新材料,主攻气缸套、铝活塞、曲轴等少数几个产品。我们属于传统生产型企业,一步跨入一流企业,难度比较大。我们就是从打响“白兔湖”品牌入手,2005年申报成为安徽省著名商标,2008年获批中国驰名商标。同时,着力抓好质量、销量两个方面,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生产骨干企业。

客观地说,我们的产品质量还不能与德国、日本、美国的企业抗衡,但足以占领东南亚、南美、中东市场。2011年上半年,我们参与了4项全国性的标准制定,申报了16项专利。现在我们正在建设国家级的技术研发中心。到2015年,我们将,建成国内一流的“华祥汽配工业园”,初步形成国际化品牌。

陆定光:现在品牌建设的成功与否,最关键的要素就是怎么设计与管理品牌体验。品牌体验,就是从感觉、触觉、思想、行为等这些方面,看一个品牌的承诺价值与消费者个人的风格有什么关系,对消费者希望追求的价值有什么关系。雪花啤酒为什么会成功?他主攻年轻市场。它的广告很益智的,对年轻人,它说雪花啤酒畅想成长,这是年轻人追求的一种个人价值,它告诉你我现在放松了,年轻人可以享受我的成功,畅想成长。这就是品牌创新体现的威力。

在县域经济的考核上,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地区进行加分,可以作为一个政绩考核的指挥棒,以点带面。种子都不撒,怎么能长成树呢?

品牌提升,政府何为

《决策》:打造名牌产品,提升产品质量,不是一日之功,不会一蹴而就。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会遇到哪些困惑?需要政府给予什么支持?

汪建国:品牌的核心是质量。打造品牌企业,必须落实在产品的质量上。这是一个不断提升管理创新、人的素质、技能、工作标准、产品标准、技术创新的过程,一定要贯穿到员工的意识中。此外,还要得到市场的认可,用户的认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对于品牌,政府、企业都很重视,但对于消费者,既重视又轻视。因为一旦你出了名,市场上往往就会出现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出于价格的考虑,可能更愿意选择替代品。而地方政府,一旦涉及地方利益,比如税收,可能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有时候企业的投入未必能够得到正比例的回报。这样一些企业在产品技术研发方面投入的回报,不是立杆见影,实施品牌战略,动力就不足。我们也参与国内行业标准的制定,但如果把标准定得太高,其实自己吃亏。因为你提高质量,别人未必也提高。这实在是一个悖论。

《决策》:政府能够为企业做些什么支持呢?

王强:我觉得核心问题是动力。实施品牌战略,谁来做?谁来加大投入?要让企业感觉到,品牌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很有价值。不让企业感受到价值,企业就会弄虚的,所以,必须质量、品牌一起抓。一定要找到企业家的动力源、动力机制。我们要善于跟企业家交朋友,要走进他的内心深处,把企业家的顾虑打消掉。各行有各行的规律,要让企业家认同品牌的价值。

比如鸿润,是出口产品,产量也很大,国外有非常严格的标准检测,质量很好。但我对他们说,鸿润尽管是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但只是国内消费者心目中的中国驰名商标,是企业、专家眼里的名牌,还不是国内市场占有率、市场影响力的概念。鸿润要实现这个跃升,主要矛盾是市场营销不够,品牌影响不够。以前鸿润老是宣传自己的企业“重合同、守信用”,我让他们学一学雨润祝义才。祝义才提出了一个理念,“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我把鸿润的广告词改了一下,“鸿润,致力于改善人的睡眠质量,做床上用品的世界级品牌”。

王普:宁国发展品牌经济非常珍视企业家群体的作用。我们每年春节第一个拜访的就是企业家,几个知名的企业家我们都要登门拜访,然后搞一个联欢。我们还评选“功勋”。评上“功勋”,开会时可以坐到市委常委之后、副市长之前,企业家对此非常踊跃,2010年评选了14位“功勋”,都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大家的积极性。

为了更好的发展品牌经济,建议把品牌战略、品牌经济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提升到安徽全面转型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的高度。另外,在县域经济的考核上,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地区进行加分,可以作为一个政绩考核的指挥棒,以点带面。种子都不撒,怎么能长成树呢?同时,有了面,点上肯定会冒出来,这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总之,从种子到小苗,从小苗到大树,是有规律性的,政府和企业要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桐城企业家企业
桐城三祖传记文创作之差异探微
企业
企业
企业
浅析桐城歌的艺术特征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安徽桐城六尺巷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桐城歌”的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