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良种筛选试验研究初报

2011-06-06 06:56沈植国谭运德王文战丁鑫程建明薛茂盛
关键词:蓖麻硕果调查结果

沈植国,谭运德,王文战,丁鑫,程建明,薛茂盛

(1.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8;2.国有济源市苗圃场,河南济源454650)

蓖麻(Riciuns communis Linnaaus)是大戟科蓖麻属双子叶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红麻、大麻子等,是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耐盐碱、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等特点,管理简便,生产投入低,收益快,是广大丘陵旱地和河滩盐碱地的适生作物之一[1-4].同时蓖麻是世界四大食用油料作物之一,由于蓖麻籽粒出油率高达50%,且蓖麻油具有低温下不容易凝固、高温下不容易挥发等特点,蓖麻油成为航空、航天最重要的润滑油,是重要的工业用油源作物,具有广泛的用途和综合经济价值[5].

中国蓖麻栽培历史悠久,蓖麻种质资源也较丰富.中国已收集整理蓖麻种质资源2 000多份,并积极进行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其中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育种材料300余份[6].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蓖麻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30多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培育了一批优良杂交品种,使中国蓖麻单产从1 200 kg/hm2左右提高到了3 000 kg/hm2以上[7-8].近些年来,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就蓖麻在河南省济源市的引种栽培方面做了一些研究,选择了10个优良品种进行引种,就其产量、农艺性状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试验,以期选出适宜发展的蓖麻品种,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国有济源市苗圃场,东经 112°36.259′,北纬 35°07.013′,海拔 140m,年平均气温 14.3℃,年降雨量641.7 mm,年有效积温4 692.6℃,日极端最高温43℃,日极端最低温-20℃,年日照时数2 375.4 h.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1.2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由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提供,有晋蓖、淄蓖、汾蓖等10个优良品种,统一编号为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9号、10号.

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随机区组试验设计,10个品种,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60 m2,每重复中10个品种随机排列,株行距1 m×1 m,保护行2行,株行距与试验品种一致.

1.4 栽培管理措施

各试验小区栽培管理措施一致,及时定苗、中耕除草、追肥化控、整枝打杈,并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9].

2 结果与分析

2.1 蓖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调查

不同蓖麻品种的农艺性状调查结果见表1.

2.1.1 生长量调查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10个蓖麻品种的株高平均为177.59 cm,其中4号最高为236.5 cm,5号次之为219.30 cm,其他株高大小依次为1号>6号>9号>2号>7号>8号>3号>10号,差异较大,10号最矮为111.8 cm;平均茎粗为3.34 cm,7号主茎最粗为4.15 cm,4号次之为3.72 cm,2号最细为2.73 cm;平均主茎节数为7.0个,主茎节数在3.4~12.0个之间,8号最少为3.4个;主茎位高为21.50 cm~67.36 cm,平均值为 47.53 cm.

表1 10个蓖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调查汇总表

续表110个蓖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调查汇总表

2.1.2 结穗调查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10个蓖麻品种的主穗长范围为26.08~65.08 cm,以8号最长为65.08 cm,以4号最小为26.08 cm;主穗硕果数平均为124.1个,以9号最多为176.1个,3号最少为66.9个,另外还有2号、6号、8号主穗硕果数均达到150个以上;单株有效穗平均值为10.3个,以4号最多为18.3个,8号最少为3.7个,另外2号和7号单株有效穗数均达到12个以上;一级分枝主穗长平均值为38.90 cm,其中6号最长为47.88 cm,4号最短为27.24 cm;一级分枝硕果数平均值为86.4个,其中9号最多为144.8个,4号最少为48.3个;二级分枝主穗长平均值为27.92 cm,其中7号最长为39.56 cm,2号、5号、6号、8号没有二级分枝;二级分枝硕果数平均为33.9个,其中1号最多为51.3个;三级分枝主穗长平均为22.56 cm,其中1号最长为28.66 cm,2号、3号、5号、6号、8号没有三级分枝;三级分枝硕果数平均为14.7个,其中4号最多为21.2个.

2.1.3 产量调查结果 10个蓖麻品种的产量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10个蓖麻品种抗性与产量汇总表

由表2可以看出,单株产量平均值为299.1 g,单株产量有明显差别,7号最多为469.2 g,9号次之,接着是2号和1号,单株产量均达到了300 g以上;百粒重平均值为28.5 g,以7号最多为40.6 g,其次为2号和9号,均在30 g以上.其中3号和10号易倒伏,2号、8号、10号本年发生了比较严重的虫害.

2.1.4物候期调查结果 10个蓖麻品种的物候期调查结果见表3.

表310 个蓖麻品种物候期调查

从表3可以看出,10个蓖麻品种从播种到出苗需要8~14 d,出苗期为11~28 d,差别较大,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差别均较大,一般在6月中下旬现蕾开花,8月下旬开始收获,其中4号较早为7月下旬,10号最晚为9月上旬,全年生育期106~120 d属于中熟品种(105 d<熟性≤125 d)[10],均适宜中原地区的气候条件.其中4号和7号生育期最短为106 d,10号最长为120 d,其他品种之间差异较小.

2.2 数据统计检验

由于品种较多,大小差异明显,特对各方面表现良好的品种进行多重比较.

2.2.1 百粒重统计分析 几种蓖麻果实百粒重统计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品种蓖麻果实百粒重的多重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不同蓖麻品种果实百粒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7号品种百粒重极显著高于2号、9号、5号和4号,百粒重为40.6 g,其他4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2.2.2 单株产量结果统计分析 几种蓖麻品种单株产量统计分析结果见表5.

表5 几个品种蓖麻单株产量的多重比较

从表5可以看出,不同品种蓖麻单株产量之间有显著差异.7号与其它品种相比有显著差异,9号和2号无显著差异,其它水平有极显著差异.由分析结果可知,7号、9号和2号单株年产量高于其它品种,7号最高为469.2 g,其次是9号393.8 g,接着是2号368.7 g.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表明,10个蓖麻品种按生育期均为中熟品种,适宜济源地区栽培,其中2号、8号、10号易发生虫害,3号和10号易倒伏.从单株产量多重比较知7号产量最大,差异达显著水平,其次是9号、2号、1号、5号;其中9号和2号与其他品种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7号百粒重最大,差异达显著水平,其次是2号、9号、5号、4号,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7号、9号均在济源有较好的发展前景,2号如能控制好虫害的影响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发展品种.从主穗硕果数及各级分枝硕果数可以看出,2号、3号、5号、6号、8号分枝能力较弱,没有二级或三级分枝,其他品种分枝能力较强.

本次试验中,密度统一定为株行距1 m×1 m,而根据各品种生长表现来看,播种密度与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及栽培方式有关,一般高秆品种应稀播,株行距适宜为1.0~1.2 m×1.2~1.5 m,矮秆品种应密播,株行距适宜为0.6~0.8 m×0.8~1.0 m,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及管理精细程度合理调整种植密度.因当年春夏之交雨水偏多,且高秆品种栽培密度偏大,部分品种虫害比较严重,个别指标试验数据难免有所偏差,以期在今后的试验中得到修正.

[1]覃玉荣,丘小军,张泽尧.蓖麻良种筛选研究初报[J].广西林业科学,2006,35(1):18-22.

[2]张志平.蓖麻高效栽培技术[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109-110.

[3]高彩婷,宝力高,刘涛.蓖麻研究概况[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25(2):178-181.

[4]姚远,李凤山,陈永胜,等.国内外蓖麻研究进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24(2):172-175.

[5]陈贵善.蓖麻适时打顶整枝能增产[J].农村百事通,2006(10):35.

[6]张研,乔金友.浅析中国蓖麻产业化发展前景[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6):316-319.

[7]李文昌,杨建国,杜刚,等.5个法国蓖麻种在云南的引种效果[J].云南农业,2000(6):18.

[8]李清泉.北方高寒区蓖麻覆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3(5):43-44.

[9]唐永清,张格峰,张浩,等.蓖麻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中国种业,2005(3):61-62.

[10]严兴初.蓖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60.

猜你喜欢
蓖麻硕果调查结果
十年拍瓦研究结硕果
匠心坚守30载、砥砺前行硕果丰
芷江西路社区助老志愿者居家护理知识调查结果分析
巧嘴绕口令
老树新枝结硕果
最新中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京发布
过去十年中国城乡居民WHOQOL-100调查结果的元分析
蓖麻蒴果剥壳过程中的力学性能有限元仿真
三十春秋硕果芳,百尺竿头越行建
蓖麻防害虫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