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稻甬优9号在泉州市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2011-06-07 06:49江桥玲张加春
园艺与种苗 2011年5期
关键词:中稻泉州市晚稻

江桥玲,张加春

(1.福建省泉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福建泉州 362000;2.福建省泉州市气象局,福建泉州 362000)

杂交稻甬优9号是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合作,以晚粳型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甬粳2号A为母本,以中籼型恢复系K306093为父本杂交配组育成的籼粳杂交水稻新组合。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7011),2010年经福建省农业厅审核通过[闽稻(2010)第001号],同意甬优9号在福建省引种推广[1]。2010年泉州市引进该品种在泉州市永春县、德化县和南安市进行多点示范,该组合表现出丰产性好、抗逆性较强、增产潜力大、米质较优等特点,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适宜在泉州市作中晚稻种植。

1 种植表现

1.1 丰产稳产性好

1.1.1 引种试验。2008年参加福建省中稻引种试验,甬优9号平均产量9 461.85 kg/h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5.9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09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189.30 kg/h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6.44%,同年被评为福建省首届地产优质米水稻新品种。

1.1.2 示范试验。2010年在泉州市永春湖洋镇桃源村作晚稻示范种植20 hm2,平均产量8 800.50 kg/hm2,比对照特优175增产12.20%;2010年在德化县上涌镇云路村23.3 hm2中稻示范片中,平均产量9 822.00 kg/hm2,比对照宜优673增产12.40%;同年在南安市柳城镇三堡村20.0 hm2晚稻示范片中,平均产量9 519.00 kg/hm2,比对照特优63增产14.00%。该组合在泉州市中晚稻示范中表现高产、稳产。

1.2 综合性状优良

1.2.1 生育期。甬优9号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2.7 d,比对照秀水63长5.3 d;在福建省引种栽培,全生育期149 d,较对照Ⅱ优明86晚熟7 d,较对照宜优673迟熟5 d左右。

1.2.2 农艺性状。甬优9号株高118.7 cm,较对照Ⅱ优明86低11.2 cm,植株较矮,株型适中,须根发达,茎秆健壮;剑叶呈瓦壮直立,叶姿挺直,叶色浓绿,群体整齐,长势繁茂,熟期转色较好;谷粒长椭圆形,有顶芒,稃尖无色,谷粒黄亮,穗长23.56 cm,较对照Ⅱ优明86短3.86 cm[2]。

1.2.3 经济性状。甬优9号分蘖力中等偏弱,有效穗数228.45万穗/hm2,较对照Ⅱ优明86多7.50万穗/hm2;成穗率63.43%,较对照低1.60%;每穗总粒数188.37粒,较对照多6.57粒;每穗实粒数164.92粒,较对照多6.78粒;结实率87.56%,较对照高0.58%;千粒重28.80 g,与对照Ⅱ优明86相当[2](表1)。

表1 甬优9号主要农艺和经济性状表现[2]

1.3 抗逆性较强

2008—2009年在泉州市永春、德化、南安等地多点示范,甬优9号表现稻瘟病、白叶枯病发生均较轻,轻感稻曲病,后期抗倒性好。2009—2010年经福建省区试品种抗稻瘟病鉴定,田间鉴定表现中抗至抗叶瘟病,中感穗颈瘟,苗期室内人工接菌鉴定表现抗稻瘟病,2年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稻瘟病。

1.4 品质较优

经浙江省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甬优9号糙米率80.8%,精米率73.1%,整精米率69.3%,粒长6.3 mm,长宽比 2.4,垩白粒率 20.8%,垩白度1.8%,透明度1级,碱消值6.0级,胶稠度86 mm,直链淀粉含量17.1%,蛋白质7.3%。米质达部颁1级优质食用稻品种标准,米质优于泉州市当地主栽品种特优 175、特优 63(表 2)。经加工食用,米粒兼具籼米蓬松清香和粳米柔韧甘滑的特性,口感极佳。

表2 甬优9号等4个品种品质性状比较

2 适种区域

该组合适宜在浙江、上海和江苏南部稻瘟病轻发的晚粳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适时播种、培育多糵壮秧

甬优9号在泉州市做中稻栽培,应安排在4月下旬播种,5月下旬移栽;做晚稻栽培,应在6月下旬播种,7月下旬移栽,且务必在“立秋”前插完。采用半旱式育秧,稀播匀播。秧田播种量以150 kg/hm2左右为宜,大田用种量11.25 kg/hm2左右。浸种时要加入强氯精浸种消毒,以防种子带菌。播种时用300 kg/hm2三元复合肥作秧田基肥。当秧苗1叶1心期时,用15%多效唑200 g对水100 kg喷施秧苗,培育多蘖壮秧;长至2叶1心期时,施尿素45~60 kg/hm2;在移栽前4~5天,施尿素75~90 kg/hm2作为“送嫁肥”,并喷施1次三环唑和锐劲特混合防病虫。秧龄控制在25~30 d。

送嫁肥:又叫“起身肥”,是秧苗临近移栽的一次施肥。这次施肥的目的是使秧苗移栽后能迅速返青。秧苗发根力的强弱决定于根原基形成的数目,而根原基的分化又与秧苗体内碳、氮水平有关。“送嫁肥”既能增加根原基数量,促进秧苗光合作用,提高碳素水平,也可提供发根所需要的足够的能量,促进根细胞快速分裂,加快根的生长。“送嫁肥‘一般在移栽前5天左右施用。

3.2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

甬优9号株型高大,分蘖中等,穗大粒多,生长势强,增产潜力大。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确定合理株行距与基本苗数,是高产的重要基础[3]。株行距以22.3 cm×23.0 cm或20 cm×25 cm为宜,插足19.5万丛/hm2,每丛插2粒谷,基本苗120万~150万/hm2。

3.3 科学施肥,健苗增穗

该组合耐肥抗倒,应保证前期早生快发,后期不缺肥,利于形成大穗,增加籽粒充实度,提高结实率,不早衰。栽培上应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施纯氮195~225 kg/hm2,氮肥、磷肥和钾肥用量比为1.0∶0.5∶0.8。基肥施碳酸氢铵225 kg/hm2、复合肥(氮、磷、钾比例为 16 ∶16 ∶6)375 kg/hm2。插后 5 ~7天,结合浅水灌溉,施复合肥225 kg/hm2、尿素75 kg/hm2、氯化钾75 kg/hm2作分蘖肥追施。巧施穗肥,在幼穗分化始期,施尿素30~45 kg/hm2、氯化钾75 kg/hm2作穗肥,促进穗大粒多。在抽穗期,适施尿素45~60 kg/hm2,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以促进灌浆结实,保持后期转色,增强光合作用,防止叶片早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3.4 科学管水,控制苗数

在水分管理上,采取浅水插秧、深水返青、薄水促蘖、适时搁田、足水养胎、浅水抽穗、湿润灌浆、适时断水的办法[4]。要求在插后25天左右发足茎蘖数。够苗晒田,即当田间总苗数达到计划最高苗数的80%(总茎蘖达330万~345万/hm2)时,放水晒田,晒至田边见小裂缝,田中脚踩不粘泥,达标后复水,保持有效穗255万~270万/hm2。幼穗分化至抽穗扬花期时保持3 cm的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保持湿润,养根保湿壮粒。后期切勿断水过早,确保二次灌浆的谷粒饱满,提高千粒重,增加整精米率。

3.5 综防病虫,确保丰收

针对甬优9号轻感稻曲病、中感稻瘟病的特点,在栽培上要特别注意做好稻瘟病、稻曲病的防治。在防治措施上,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预测预报,苗期要注意稻飞虱的防治,中后期要防治好螟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破口至抽穗期要及时做好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治。选用对口农药,适时防治,确保丰产丰收。

[1]林桂武,郑春寿.杂交水稻新组合甬优9号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1,29(1):34-35.

[2]陈英.中稻杂优新组合比较试验与分析[J].上海农业科技,2010(6):30-31,33.

[3]杨扬,况浩池,曾正明,等.杂交水稻新组合K优4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809-6810.

[4]李志均,钱国壬,何南,等.中熟晚粳稻新品种嘉绍3号的选育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1):156.

[5]李木英,石庆华,王忠明,等.Ⅱ优明86中稻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特性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165-171.

[6]ZHANG Sheng,LIN Tai-yun.Correlation,Regression and Path Analysis between Yield Traits and Yield of Yongyou No.9[J].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2011,12(4):517-519.

[7]王道中,郭熙盛,王文军.氮肥施用时期及用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7929-17930.

[8]张胜,林太赟.籼粳杂交稻甬优9号高产高效技术途径分析[J].中国稻米,2011(3):59-61.

[9]解文孝,李建国,韩勇,等.播期对水稻粒位间籽粒灌浆动态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3-95,114.

[10]吴建平,邢丹英,高剑华,等.不同播期·密度·施肥量·水分对早稻生长发育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445-12446,12472.

[11]吴建能,许开华,陈忠泽,等.不同氮肥用量对杂交晚稻甬优12穗粒结构和产量的影响[J].园艺与种苗,2011(2):64-66.

[12]郑乐云.超级稻新组合“甬优9号”的性状表现及栽培要点[J].温州农业科技,2008(1):42-43.

猜你喜欢
中稻泉州市晚稻
晚稻帖(外一首)
浅谈施用镁肥对晚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 优秀少儿美术作品展
广州乘车海南路上
泉州市妇联“336”助力脱贫有高招
宜都市气候变化对中稻产量的影响
中稻广两优676“3414”肥效试验
丰收的田野
关于高中数学选修的讨论
武夷山市中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