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1-06-08 02:10魏洪军程飞
河北医药 2011年18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病程肾病

魏洪军 程飞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预计未来二十年,发展中国家糖尿病发病年龄将主要集中在45~64岁,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将面临严峻挑战[1]。本文对358例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对其发病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收集2007至2010年北京世纪坛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58例,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男269例,女89例;年龄18~86岁,平均年龄(61±14)岁;病程1~41年,平均(12±6)年。根据糖尿病病程分为3组:病程≤5年组(n=53),病程6~14年组(n=197),病程≥15年组(n=108)。

1.2 方法 所有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定值均取住院的化验结果。

1.3 诊断标准 糖尿病肾病: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UAER <20 μg/min为正常,UAER 20 ~200 μg/min为早期糖尿病肾病,UAER>200 μg/min为临床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由眼科专职医生在散瞳或眼底荧光造影后检查确定;糖尿病神经病变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和电生理检查异常,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神经、肌肉病变后诊断;高血压诊断:收缩压(SBP)≥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冠心病诊断:典型胸痛、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或有明确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史者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冠脉搭桥术后;外周大血管病变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和血管Doppler超声诊断;脑血管病诊断依据脑中风的症状、体征和脑CT或MRI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高血压32.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1.3%、糖尿病肾病30.7%、糖尿病神经病变28.5%、冠心病27.6%、脑血管病22.6%、外周大血管病变11.5%;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中,发生颅神经病变13例,分别为:动眼神经6例、外展神经5例:面神经2例;自主神经病变9例(包括糖尿病性膀胱2例:胃轻瘫3例:糖尿病性腹泻2例、体位性低血压2例)。

2.2 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与糖尿病病程关系 3组不同病程的糖尿病患者,其FBG、PBG及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3组2型糖尿病患者FBG、PBG及慢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3 慢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高血压的发生率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冠心病以及脑血管病变的发生率,病程≥15年组显著高于病程6~14年组和病程≤5年组(P<0.05);但病程6~14年组和病程≤5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4 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糖尿病各慢性并发症为因变量,以性别比、年龄、糖尿病病程、FBG、PBG、HbA1c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2。

表2 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4 预后与转归 本组358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致残20例,占5.6%,原因分别为:脑梗死或脑出血11例,失明5例,糖尿病足2例,肿瘤1例,尿毒症1例;死亡18例,占5.0%,死亡原因分别为:多脏器衰竭6例,脑出血4例,感染性休克3例,肺癌2例,结肠癌1例以及心脏猝死2例。

3 讨论

糖尿病早期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高血糖前期可达十年左右,长期慢性高血糖导致器官的功能损害,尤其是眼睛、肾脏、神经系统、心脏和血管,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2]。

本组资料中,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以高血压(32.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1.3%)、糖尿病肾病(30.7%)多见,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3];且糖尿病病程和血糖水平是影响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对糖尿病病程进一步分组研究显示,不同病程组间,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早期预防糖尿病、积极控制血糖对延缓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本组资料显示,患者年龄和糖尿病病程是影响冠心病、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提示,在病程≥15年组中,上述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病程6~14年组和病程≤5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程6~14年组和病程≤5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糖尿病病程对大血管并发症的影响非常重要;研究表明,未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中风、冠心病和外周血管病变危险性明显增加[4-6],所以加强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干预,延缓糖尿病发病病程,是预防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本观察资料中,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致残率为5.6%,脑血管病变是致残的主要原因(55%),其次为失明(25%);病死率5.0%,多脏器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33.3%),其次为脑出血(22.2%)。

综上所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都有相应的危险因素。遗传易感性和年龄是不可控制因素,但病程和血糖水平是完全可以通过早期干预延缓发病时间,严格规范治疗控制糖代谢指标来实现的,因此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监测、早期预防和早期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综合治疗,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根本措施[7]。

1 Bonow RO,Gheorghiade M.The Diabetes Epidemic:A National and Global Crisis.Am J Med,2004,116:2-9.

2 苏振磊,杨红伟.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20例临床分析.临床误诊误治,2009,22:62-63.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调查组.全国住院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10年回顾性调查分析.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232-237.

4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creening for Type 2 Diabetes.Diabetes Care,2004,27:11-14.

5 曾姣娥,杨泉.基层医院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病变调查分析.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03.

6 武文.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917.

7 刘开渊.糖尿病患者并发慢性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174.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病程肾病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重女轻男”的肾病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
益气祛瘀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