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40例

2011-06-08 03:13段卫平吕一品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11期
关键词:浮针髌骨进针

段卫平,吕一品



浮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40例

段卫平,吕一品

(溧阳市中医院针灸科,江苏 213300)

针灸疗法;浮针;骨关节炎,膝关节

膝骨关节炎是骨关节炎中最常见的,以膝关节的疼痛僵硬及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中医学将之归纳在“痹证”范畴。膝骨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中老年女性发病率较高,随着我国逐渐老龄化,膝骨关节炎的发病越来越多,是中老年人临床常见的关节慢性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采用浮针治疗膝骨关节炎40例,并与常规针刺治疗21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1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均为溧阳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中男7例,女33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70岁;病程最短3 d,最长2年。对照组中男8例,女13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7 d,最长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寻找MTrP

MTrP(Myofascial Trigger Point)称为肌筋膜触发点或者激痛点。由于大部分膝关节的MTrP被髌骨覆盖,我们使用推按髌骨的方法寻找MTrP。检查时患者述疼痛,即显示此处有MTrP。通常膝关节的MTrP有6个,分别为髌骨内侧下方向髌骨外侧上方推按时髌骨内侧下方的痛点为P1点;髌骨外侧下方向髌骨内侧上方推按时髌骨外侧下方的痛点为P2点;髌骨内侧上方向髌骨外侧下方推按时髌骨内侧上方出现的痛点为P3点;髌骨外侧上方向髌骨内侧下方推按时髌骨外侧上方出现的痛点为P4点;由髌骨正上方向下推按时,髌韧带下出现的痛点为P5点;P6点通常是在腘窝中或下方出现的,呈条索状,触之明显。

2.1.2 浮针治疗

浮针针具由南京派福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在MTrP外侧5~6 cm处进行皮肤消毒。针尖以髌骨为中心由外向内指向MTrP,快速进针,针只停留在皮下浅筋膜层,针体完全进入皮下后,进行扫撒(在一个平面上以拇指为支点作左右扇形运动)。以患者局部MTrP疼痛明显减轻或不疼痛为止。留针外部软管7~8 h后拔出。浮针疗法不受疗程的限制,患者不复发即可不治疗。

2.2 对照组

取内膝眼、犊鼻、膝阳关、阳陵泉、阿是穴。皮肤消毒之后,针入穴位。内膝眼、犊鼻采用艾灸治疗,同时TDP照射疼痛处。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 临床症状消失,关节不疼痛,活动不受限。

显效 临床症状消失,关节疼痛不明显,关节活动无受限或稍受限。

好转 临床症状有部分改善。

无效 治疗前后无改变。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57.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提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1)<0.05

3.3 病例介绍

患者,女,61岁。两侧膝关节疼痛一月余。上下楼梯及下蹲时疼痛加重。曾做过针灸及熏蒸治疗。治疗效果不理想。查患者右腿膝关节P1、P2、P3、P5点疼痛,P6点MTrP条索样,疼痛明显;查左腿膝关节P2、P4、P5点疼痛,在患者右腿膝关节上方5~6 cm处由上向下进针扫散2 min,P3点疼痛减轻,在P1点下方5~6 cm处由下向上进针扫散1 min,在P5外点下方5~6 cm处由外下斜内向上进针扫散2 min,在P2点下方3~4 cm处由下向上进针扫散2 min,疼痛减轻;又在左腿膝关节P4点上方5~6 cm处由上向下进针扫散1 min,在P5点外下方3~4 cm处由外下斜内向上进针扫散2 min,在P2点下方3~4 cm处由下向上进针扫散1 min,让患者俯卧位在P6点下方5~6 cm处扫散2 min,再查疼痛减轻,留管让患者活动,1 h后再诊,患者诉症状减轻,上下楼时还有点疼痛,查右腿P6点MTrP还在,在其下方3~4 cm处又进一针扫散2 min,MTrP不再明显,留管5~8 h后让患者自行取出。嘱患者注意休息。两日后复诊,患者述症状已明显好转,仅有下楼时右膝感到轻微的疼痛。查患者右膝P6点处仍有MTrP。在其下方5~6 cm处进针,进行扫散3 min。MTrP消失,留管5~8 h后嘱患者自行取出。患者三诊时症状已消失。嘱其注意休息。

4 讨论

目前针对膝骨关节炎西医方面治疗常用止痛药、非甾体消炎药、维生素口服或软膏外涂,也有用关节腔内冲洗后注射透明质酸钠或糖皮质激素,这种方法初期效果是肯定的,但远期疗效并不理想。关节镜下清理术,这种方法虽可减轻症状,但据报道一年的有效率为32%~80%,差异较大。软骨刨削成型术,早期结果表明60%的患者症状有所改善,其余仍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钻孔减压术、截骨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等这些方法不仅耗费大量财力,患者饱受痛苦,而且远期效果并不肯定。目前正尝试用基因治疗骨关节炎,但是这方面的治疗研究还很少,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中医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自己的特色,并且具有不错的疗效。中医常用中药内服外敷、熏洗、针灸、推拿、拔罐、电热针、穴位注射等方法进行治疗,其中温针灸配合刺络拔罐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膝的功能活动,并且没有副反应,一般患者都愿意接受。但是治疗时间较长,效果不明确。

浮针的整个治疗过程都是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作用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只是产生了生物电信号。浮针就是通过生物电(生物电的传导主要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传导,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电化学反应,使肌肉处收缩性结节及肌紧张消除,打破能量危机假说中所说的恶性循环,从而治疗疾病[1-3]。浮针的作用采用中医皮部理论也可以解释明白。《素问·皮部论》:“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经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因此,在皮下部分进针和扫撒,能够振奋皮部之经气,从而推动体内气血运行。浮针作用于皮下,安全可靠,效果明确,由于作用于浅筋膜层,此层没有神经末梢,所以患者痛苦小,接受性强,是目前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较好方法。

[1] 张计臣,徐贵云.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7):472-474.

[2] 樊亚红,方晓丽.浮针为主治疗胃痛的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11):18-19.

[3] 陶琪彬.浮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 (12):12.

2011-04-07

段卫平(1966 - ),男,副主任医师

1005-0957(2011)11-0777-02

R246.2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1.11.777

猜你喜欢
浮针髌骨进针
浮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专家共识(第11版)
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浮针治疗产后股外侧皮神经炎验案
浮针联合自拟通便方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一例犬髌骨内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40°角进针和垂直进针桡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对比
皮纹网眼无痛进针法
髌骨钢板治疗髌骨骨折
不置换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去神经化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研究
髌骨软化症的研究进展